陳愷
摘 要:節能減排是指人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并減少對環境有害物體的排放,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電力企業積極建立有效的節能減排體系,是企業對環境保護的認知度和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在國際經濟一體化和社會主義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電力企業要想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性發展,就必須把企業的經營理念和長期發展規劃與節能減排充分聯系到一起,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關鍵詞:節能減排;電力市場;有效結合
現階段我國電力事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如何通過加強電力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是企業實現長期發展的重要課題。節能減排既符合當今國內外先進的發展理念,又順應歷史潮流。在我國各項事業高速發展的新時期,本文通過對現今電力市場節能減排情況的深入探究,深刻分析電力市場在節能減排工作進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期日后電力企業的綠色發展進程提供意見參考及數據支持。
一、節能減排的涵義以及開展意義
“節能減排”的第一次出現是我國的“十一五”指導綱要。綱要明確指出:“十一五”時期內,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的百分比要降低20%左右,污染物、廢棄物的排放要下降10個百分點。國家發改委頒發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節能減排工作的目標和總體要求。節能減排的核心思想是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順應企業自身與周圍環境中的自然因素、生態因素,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減少廢棄物的排放,使企業與自然和諧發展。這就要求電力優秀降低正常生產活動中的資源消費和有害物排放,把創新的節能減排技術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最終確立一套完整的節能減排運營體系,從本質和總體上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1]。在人民群眾對資源浪費和生活環境日益關注的今天,電力企業只有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轉變企業經營理念,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1]。
二、節能減排與電力市場的結合
1、制定合理發電計劃
根據節能減排工作的要求,電力企業應按照明確的發電順序安排供電:風能、太陽能等不可調度的電源的發電;水能、地熱能及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資源及環保型發電;核能;余熱、余壓、余氣煤層氣等綜合資源發電;利用天然氣煤氣發電;其他未帶熱負荷的熱電聯產發電等;在我國當下的電源中,火電發電量占有80%以上的比例,未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主要還是會以火電為主。綜合以上分析,電力企業在制定計劃時,需要考慮在次日的預計負荷曲線中預留一部分作為備用發電量,再減去可預測發電如核電等,其余的電量就可按正規的調配方法進行安排發電。在水電容量小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水電調峰按常規火電廠的等微增率發進行調配。在水電容量大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水火電協調工作的辦法進行發電。根據相關規定,電力調度系統可根據發電機組的發電能力、日負荷預測、電網工作方式、安全因素等,按照基本的發電組合方案和排序表,制定次日發電機組發電組合的具體方案。并由區域電力調度部門進一步確定本區域內的開停機方式。在確定了每個時段的出力分配后,及時進行安全核對,如出現部分支路阻塞的情況要及時修改發電計劃。混合整數規劃法等可以有效計算復雜的系統起停機計劃。
2、制定標準化的計費標準
電力市場與常規市場不同,電價的高低是由節能減排的優先順序決定的。可再生資源的價格高出普通能源的部分,分攤到全國范圍。其他熱電聯產機組的電價是按照實際成本加利潤制定的。對于一般的火機組,則按照平均煤耗加一定利潤來計算,這樣雖然簡單,卻不夠合理。按實時的單位煤耗成本加利潤是相對合理的計算辦法。由于負荷的大小不同,決定了每千瓦時發生的煤耗不同,這樣致使部分調峰機組得到較高的回報。計費方式的計算可以根據遙測電能表的實時測量值與實時發電出力對應的單位成本相乘得知。正常情況下,全網電與邊際電價相同,邊際電價可以根據最后一臺上網發電機組的發電成本加利潤求得。根據相關政策,對各個試點的發電機組達不到利用率低限標準的予以補償。此辦法對日前發電計劃同樣適用。月度、季度、年度發電計劃均可按同樣辦法執行。可根據年度負荷預計誤差大的實際情況,根據相對準確的負荷預計在每個季度和月份校正年度發電計劃。安排不同類型機組發電的標準是節能減排的優先順序。可根據等微增率的辦法來安排常規火電廠的發電計劃。可選擇每一季度或每一月份中比較典型的一天來制定發電計劃,再根據年度計劃簽訂與各電廠的雙邊合約進行制約。此辦法的弊端是導致一些效率低的電廠始終得不到發電機會,可根據相關辦法予以適當補償。
3、制定不穩定因素突發處理措施
由于風力、太陽能及小水電等可再生資源的不穩定性,這些電源的工作情況會隨著氣候條件和變化,而且不可預知。因此需要平衡電源的作用來保證系統總出力與總體符合之間的協調。可以由調度中心指定專門機組,或利用電力市場由各個機組報價來提供服務。相當于在機組完成計劃的前提下,對增出力及減出力進行付費。可以把可再生資源引發的功率變化問題,交由市場決定。其他諸如阻塞管理問題、輔助服務問題,都可以采用和電力市場相同的辦法處理。
4、雙邊合同的簽訂
發電廠與大客戶之間簽訂雙邊合同,對于維持電源穩定劑防止市場干擾又重要作用。雙邊合同在國內外電力市場普遍被重視及廣泛推廣應用,是電力市場的主要交易方式。國內目前對雙邊合同的形式沒有正式的明文規定。這里只能考慮靠幾種可能性:電價用電量固定的合同是比較基礎的雙邊期貨合同。合同要求雙方需在一定時期內,按照固定的電價和電量計算電費,并由交易中心校核電量和最大負荷的安全值;差價合同在國內已有使用先例。雙方經過協商確定價格和起止時間,最終以現貨價格進行結算;購電權合同允許用戶在預付定金后,在一定時間內按約定電價購買電量,如果到期未能實現交易,定金不退。
5、配售電的使用
在配電、售電一級展開競爭的辦法,可以有效打破壟斷,在國內實現配售電市場。配售電陸續開始在我國進行試點運營,售電公司既不具備發電能力也沒有配電網絡,它從電廠購電,付費給配電公司,然后銷售給有需求的客貨。這就需要一套先進的售電計費系統通過網絡計算用戶的使用量。售電公司必須要做到其從發電廠購買的電量總量不得超過計劃用電量,有利于節約電量,可以大范圍推廣使用。
總結:
根據國家發改委提出的“十一五”期間工作目標,我國要在“十一五”末期實現能源供應既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又能使能源節約和能源效率明顯提高,從而實現能源與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全世界對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越來越關注的今天,電力市場作為與國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產業,應充分把握節能減排的核心思想,對環境資源、物質資源等實現最合理的利用,通過行之有效的節能減排措施,兼顧行業發展與電力能源節約,始終把節能發電作為電力市場運營的主體,致力于實現全網電廠的總煤耗最低、效率最高、污染最小。
參考文獻:
[1]冀學民. 關于節能減排與電力市場的結合[J]. 中國化工貿易, 2017,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