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妹
摘 要: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已經廣泛應用模板施工技術,但對其具有較高的要求。在工程建筑的過程中,應根據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出合適的工程模板,并嚴格控制工程模板的施工質量,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建筑物的質量。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的模塊施工技術的基本特征,并利用模板配置技術、安裝階段技術,以及拆除階段技術等建筑工程模板技術,以此來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施工技術
引言
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繼而產生了建筑模板技術,并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工程建筑的過程中,合理的運用建筑模板技術部件能提升施工的效率,也能有效的提供施工質量,更為突出的一點是能彌補我國建筑施工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繼而加快了建筑行業的進步與發展。近些年來,我國已成功的研制出,液壓自動爬模技術,并廣泛的應用在建筑行業中,也使得我國建筑工程的模塊技術進入了新的時期。
1建筑工程中模塊施工技術的基本特征
在混凝土結構建筑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混凝土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減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加快施工進度,對建筑工程的模塊施工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首先,應確保混凝土各個部分的尺寸和位置、結構大小等,其中平面尺寸形狀、截面尺寸等相關構件與所設計的施工圖紙相符;其次,模塊應具備一定的剛度、穩定性以及強度等,可承受新澆筑混凝土的質量、側壓力以及在施工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承載力。再次,所構建的模塊構造應方便簡單并可靈活的進行拆裝,有效的滿足鋼筋的安裝、綁扎、養護混凝土以及澆筑混凝土等相關技術的要求。工程模塊的構造應該具備明確的受力點,方便集中性的進行制造,繼而可有效的提升模塊的機械化和工廠化,能達到節約材料的效果,拆裝方便可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使相關工作可以順利實施,有效的縮短施工的工期,提升施工的進度;最后,模板應嚴密的接縫,如果模板不能達到接縫的要求,應采用合理的處理方式,例如運用塑料布、薄鐵片等,繼而可確保不出現漏漿的現象。
在混凝土成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模塊施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施工環節,其主要是為了能夠確保施工的構建尺寸、形狀以及工程的結構,并有效的保障施工位置的準確性,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所以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首先施工模塊應具備足夠的剛度和強度,保障工程在足夠穩定的環境下進行安裝于拆除,另外應該具備光面整齊并且接縫嚴密不漏漿的模板,在進行高層建筑的過程中對模塊的施工的要求更多,并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所以在進行模塊施工的過程中應針對不同的工程狀況采用適當的施工方案,繼而可有效的保障施工質量,節約施工成本,縮短施工工期。
2模塊施工技術
在運用混凝土施工建設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要確保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為了能夠有效的縮短施工進度、減低施工成本,在進行模板施工的過程中,應滿足合理的運用模板配置技術、安裝技術以及拆卸技術等,以下對相關技術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2.1工程模板配置技術
在配置模板的過程中應根據圖紙的尺寸,針對于結構形態相對簡單的構件,所構件的模板可按照施工圖紙進行合理的配置,針對橫檔,以及模板來說其斷面,以及相互之間的距離和支撐系統的配置,可按照規范和查表的形式進行合理的選擇,而針對于較為復雜的形體的構建來說,例如樓梯、臺階等所配置的模板在一般情況下都采用放大樣的方式進行配置,運用放大樣的方式,是指根據施工的結構圖紙,在地面上將勾踐的實際形狀繪畫出來,之后將各個部分的模塊用尺子對其進行測量,并要確保其精準,之后在制定模板,然而針對結構較為復雜的構件,運用放大樣的方式在制定模板時顯得尤為繁瑣,另外還需要較大的場所,有時甚至還難以將圖紙直觀的畫出,針對這種情況;來說可根據計算方式來配置模板。
2.2工程模板的施工技術
2.2.1模板安裝技術
在一般情況下建筑模板的施工工序,是從基本的墊層模板直到樓梯的模板。針對于墊層的模板來說,它的基礎高度較低,但體積相對來說加大,在對其進行安裝前應核實基礎的標高和中心線,事先將周邊線與軸線彈出,結合邊線的尺寸與側面的尺寸對準,并且在標高與模板的垂直度校正之后,找出支撐點將模板固定,用其將模板固定。在安裝完模板后,應將雜物清除干凈,再復查模板的標高、尺寸等指標看其是否達到事先設計的要求,若達到要求即可。在構建基礎梁的模板時,一般都是將基礎梁底部的土方經過壓實后,使用磚砌胎膜,并與水泥砂漿進行配置其比例為1:3。在一般情況下在基礎梁的跨度大并梁寬較小時,它的外側模板只需要進行拼接即可,但是應注意的是在墊層位置應將兩側的邊線彈出,保障標高尺寸正確的情況下,運用支撐將其穩固[3]。
2.2.2柱模板安裝
由于柱的高度較高,并且尺寸相對較小,所以在施工前應將交叉橫縱線與邊線彈出,由于柱的斷面長度與兩邊是相同的,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應運用兩塊短邊的斷面板拼接處一個組合形的模板,在進行釘柱模板的過程中應將一些海綿條板與板中間接觸位置,繼而可有效的防止出現漏漿的情況。在柱模的底部位置需要安裝一個能排放垃圾的口。在安裝模板的過程中,應搭設合格的鋼管架 ,在一般情況下需要運用井字形狀的鋼管架,并維持在鋼管架的橫管中間與柱模板的中間至少五十毫米的位置,例如兩個柱都在一個平面的上方,應校正兩端的模板,并將中間模板安裝的位置確定,在安裝后應認真進行檢驗,在檢驗的過程中,應立即運用木楔進行堵塞,應保證其穩定并且牢固,與此同時需要適應水平撐和剪刀撐來確保柱子位置的精確度。
2.2.3模板拆除階段技術
在建筑工程等項目中所搗完的混凝土在模板拆除的過程中,要嚴格的控制管理混凝土拆模的時間,繼而可有效的保障拆模時以及拆模后不出現掉角、起皮的現象,因此模板達 后才可以進行拆除,在拆除建筑物的墻體前,應先將穿墻桿螺母是松開的狀況,并確保穿墻已在墻體內取出;在敲打模板上方的加劇銷子時,先松開模板上的夾具夾爪,確保模板與墻體是分離的狀態;之后在將螺栓對拉,在松開與模柱連接的模板;應將混凝土上的灰塵清除,并涂刷脫模劑后可適當的進行安裝,為方便后期周轉應用。
總結
綜上,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模板施工技術是一項關鍵的技術內容,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全面掌握施工技術的要點,合理的優化模板施工技術,應嚴格根據相關設計要求開展施工作業,確保工程模板的尺寸具有合理性,且能夠保障模板的穩定性。另外也要嚴格的掌握施工材料的質量,確保施工材料與施工技術能有效的滿足設計的根本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傳智.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術分析探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7
[2]蔣小三.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科學與財富,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