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關于基礎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表示: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促進學生德、智、體和其他方面的全面發展是老師需要考慮的問題。而一個優秀的中學生,尤其需要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屬于自己的正確的三觀,從而更好地努力為人民服務。如何通過中學課后體育服務來學習更多的知識,從而更好地培養自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最終成為有理想、有道德和有文化的一代新人。就如何加強中學課后體育服務進行全方位的探究。
關鍵詞:中學教育;體育服務;課后服務;策略探究
素質教育尤其提倡中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對于學生的現階段成長和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康的身體是美好未來的重要基礎,所謂的基礎教育也屬于終身教育。要養成一種好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尤其要從基礎教育階段開始。通過加強中學課后體育服務來更好地為終身體育教育服務。如果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加強中學課后體育服務,那么也可以讓學生養成更好的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一、中學課后體育服務的概念
課后體育服務是隨著時代發展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指的是學生在下課之后在學校的活動和課后學生在學校的活動安排,最根本的就是要規范中學課后體育的規范化服務和管理。應該說,中學課后體育服務指的是中學課后服務所衍生出的一種新的概念。
二、當前中學課后體育服務的主要困境
1.中學生體質出現問題
與前幾年相比,中學生的速度、爆發力和力量等素質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與2008年相比,18歲左右的男生身高平均下降
1.75厘米,女生平均下降1.00厘米。與此同時,中學生的肺活量與2008年相比分別下降了168毫升和78毫升。根據檢測相比,男生的肥胖比率由2008年的8.86%上升到11.5%。城市女生的肥胖比率由2008年的2.74%上升到5.48%。以上數據均表明,雖然已經引入了體育課程,但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卻在不斷地下滑。
2.中學生體育鍛煉投入的時間較少
根據對899名中學生調查的結果來看,其每天平均的鍛煉時間為19分鐘,而鍛煉時間超過30分鐘的只有不到600人,鍛煉時間超過40分鐘以上的人只有不到200人。這些數據充分表明,中學生普遍存在鍛煉不足的情況,很多中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學校大多對體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除了體育課之外的“兩操兩課”活動都沒有辦法正常展開。
因為在鍛煉的過程中,廣大人員“應試教育”的思想還非常嚴重,導致學生學習任務日漸加重。廣大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正變得越來越少。很多學生甚至只愿意將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中學課后體育服務中,不愿意將多余的時間白白浪費,更加不愿意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因此,我們更加有必要對如何加強中學生課后體育服務進行深入探究。
3.學校環境阻礙學生進行鍛煉
較差的學校環境阻礙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學校在建設的過程中對于體育場館的建設都不非常重視,更加不愿意加強此方面的投入。很多中學生表示自己所在的中學場地小,甚至沒有鍛煉的設施,導致自己想要鍛煉也找不到地方。
三、加強中學課后體育服務的策略
1.加強完善學校體育任務管理
要想全面加強中學課后體育服務,那么一定要在“遵循學校教育和運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力、財力、信息和時間的作用,采用最佳的方法和手段對學校體育工作過程和內外部的各種因素進行檢查和計劃。學校應該根據自身中學課后體育服務的目標來科學地制訂學校體育工作中的各種計劃,從而在建立各類管理機構的基礎上明確責任和分工,為加強中學課后體育服務獻計獻策。
2.將中學課后體育服務的策略盡可能的多樣化
在某市舉辦的“一袋牛奶的暴走”的活動就是某中學組織起來的課后體育服務活動。全校有興趣的中學生將會集中在一起圍繞規定的線路進行走動,既起到了鍛煉身體的作用,也起到了互相交流感情和全城參與的目的。有的中學在學生做完作業之后也舉行了各類球類比賽。例如,成立專門的“中學生課余籃球隊”和“中學生課余足球隊”等,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身體。
3.向學生開展講座傳授體育知識
在加強中學課后體育服務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開展講座向學生傳授相應的知識,從而使得學生更加喜愛體育和了解內部體育的知識。中學生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原則理論以及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手段之后,才能夠更好地獨立參與體育活動,并在之后有安全從事某工作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滿足身心健康的需要。很多學生也通過參加講座產生了對體育的興趣。
學生在加強中學課后體育服務研究的過程中,尤其要在加強學校體育任務管理基礎上讓中學課后體育服務的策略盡可能的多樣化,最終的目的其實要通過課后體育服務來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參考文獻:
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155-159.
作者簡介:彭秀發,1982年12月出生,男,漢族。廣東省肇慶市,學士學位,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