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新榮
摘 要: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方式。課堂評價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學活動的導引、教學信息的反饋、教學過程的調控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評價展開論述,旨在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評價
初中教學體系中,語文學科是非常重要的,語文能力對于學生的成長和今后的發(fā)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課堂評價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要通過有效評價來切實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一、評價內容要豐富、真誠
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就是“很好,不錯,非常好,請坐”。毫無新意的評價,使得學生更加關注教師口中的“請坐”兩字。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真誠的評價,使之啟迪學生的思維。例如教學《三峽》,這篇課文旨在引導學生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仔細揣摩畫龍點睛的詞語,從而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此優(yōu)美的三峽,作者僅用百余字就描繪得如此傳神入化,其語言之美,其筆法之妙,實在不能不令人稱奇。同學們,你們認為文章中哪些地方寫得美,哪些地方寫得妙?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認識,有的學生認為“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句話寫得非常好,重重的山崖,都遮擋了天空和月亮,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都看不見太陽和月亮。作者用寥寥數(shù)語,形象地勾勒出了三峽的雄偉峭拔,讀后,綿延峭拔的山峰仿佛就在我們面前。當學生做出這樣的回答之后,我們教師不能簡單的一句“很好,請坐”來進行評價,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全面的評價:“該同學先是用現(xiàn)代化的語言解釋了文言文的意思,然后學生又對作者精彩的寫作手法進行了描述,接著又說出了自己讀后的聯(lián)想,回答思路清晰、完整。”也就是說,教師要把學生回答的精彩之處具體描述出來,讓學生知道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還可以怎樣改進,這才是評價的價值之處。
二、評價主體多樣化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一般就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是評價的主體。新課標背景下,評價主體要多樣化,不止是教師評價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評價,引導學生自己評價自己。
首先是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班級學生朝夕相處,而且班級學生的認知大體上處于一個同等水平,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評。例如語文作文評改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一篇作文,讓學生集體閱讀,然后讓學生分別站起來講述他們認為這篇文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果自己寫的話會怎樣寫,等等。這種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有助于學生提高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進而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再例如語文朗讀課堂上,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評。比如一名學生讀完了《愛蓮說》,其他學生可以從字音、節(jié)奏、語氣、情感等方面給出評價。學生給出了評價,那么他們以后的朗讀中就會著重注意這些問題,因此學生間的互評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其次是學生的自我評價。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清楚地認識了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才能有效地進行知識的構建。比如說朗讀,學生沒有認識到自身朗讀中存在的問題,那么他們以后就不會加以改正和避免,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評。
三、褒貶兼顧,共促學生的發(fā)展
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提倡賞識教育,就是說教師要注重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注重對學生進行表揚。而這種盲目的贊賞也是存在一定弊端的,無論學生說得對還是錯,都能得到表揚,那就失去了表揚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褒貶兼顧,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但是教師在指出學生錯誤的同時要引導他們說出正確的答案。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他們能夠感知到教師耐心的引導,而不是玻璃心似的不能接受教師的否定。例如教學《與朱元思書》,這篇課文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
棄,教學時,有學生提出那是不是我們都要鄙棄那些熱衷于功名利祿的人?這種想法肯定是不正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是通過正常途徑獲得的,就應該被肯定和尊重。初中生正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而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活動的開展要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目標,課堂評價更要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來進行。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注重評價對學生的引導作用,要通過真誠、有效的評價,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互評和自評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謝曉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
[2]蘇婷婷.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8(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