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與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地變化,傳統(tǒng)的家庭婚姻觀念也在不斷地改變。農村地區(qū)很多的家庭成員因為經濟的問題而不得不外出打工,夫妻雙方因為常年分居而導致了最終的離婚。夫妻雙方的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一旦處理不好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重點探討了農村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的現狀及相關的對策,希望有效地改善農村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
關鍵詞:農村;單親家庭;教育現狀;對策
一、農村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現狀
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家庭關愛的缺失,其心理相對于正常家庭的孩子而言會更加細膩,因為家庭結構的坍塌對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傷害,孩子的內心會更加封閉,不愿意與他人交流。在實際的調查中發(fā)現,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學校中都比較自閉,無論是學習成績、行為習慣還是個人心理上,與普通家庭的孩子都存在極大的差異。通常情況下,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加自卑,并且對自己缺乏自信心,對于學習以及生活都缺乏興趣,獨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喜歡與他人交流,處于一種十分消極的狀態(tài)。一些原本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在家庭發(fā)生變故以后,學習成績急劇下降,再加上其他學生的區(qū)別對待,導致這些孩子內心變得十分脆弱,極易與他人發(fā)生爭吵。長此以往導致了學生產生了比較嚴重的厭學心理。調查中發(fā)現,校園中經常逃課、曠課、早退的學生中,大概有81.68%的學生為單親家庭,普通家庭的孩子只有18.32%。在日常的課堂學習中經常擾亂課程秩序或者不配合教師授課的學生中,單親家庭的孩子占據了79.23%,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只占據了20.77%。農村輟學孩子中單親家庭的孩子占據了82.15%,正常家庭的孩子只占據了17.85%。
二、改善單親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單親家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就是家庭、社會以及學校,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以及校園環(huán)境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視家庭、社會和學校三位一體教育體系的構建,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1.優(yōu)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一個孩子成長的主要場所,孩子的性格以及為人處世都會受到家庭環(huán)境氛圍的影響,家庭教育直接決定了孩子以后的成長狀況,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很多單親家庭因為家庭結構的改變,忽視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只關心孩子的物質需求,忽視了孩子精神方面以及教育方面的需求。長此以往,導致孩子產生了嚴重的逆反心理,對于父母不僅僅沒有感激,甚至會產生厭惡情緒。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單親家庭的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重視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每天都要與孩子有一些基本的溝通以及互動,這樣一方面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愛,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孩子排解心里的負擔,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家長還要起到一定的教育責任,引導孩子去學習思考,幫助孩子走到正確的道路上。
2.完善學校教育
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其無論是教育模式還是教育方法都是十分多樣化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學校應當針對單親家庭的孩子,設立一個相對完善的教育體系,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好地走出心理陰影,讓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
(1)倡導愛心教育
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家庭結構的破壞,其心理上大多數都存在一定的情感缺失,存在比較嚴重的“被遺棄感”。因此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教師在日常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飽含愛意,加強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教師要以真摯的情感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要更加認真誠摯,做到全身心對待卻又不區(qū)別對待,讓孩子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愛護,有效地彌補孩子在家庭中缺失的愛。
(2)加強心理引導
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缺少足夠的關愛,其內心大都比較自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愛與他人溝通交流,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對此教師要加強對孩子的性格引導,鼓勵孩子參與到一些日常的班級活動中,并且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為孩子設計一些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單親家庭的孩子能夠在班級中更好地展現自我,進而有效地走出心理陰影,更好地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
(3)建立檔案資料
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其入學以后,教師就應當為其建立一份完善的檔案資料,對孩子成長中的經歷以及遇到的事情進行全面的整理分析,檔案中需要收集一些重要的關鍵性聯系人聯系方式,然后通過檔案中的資料詳細地分析孩子成長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引導。通過與相關親屬的聯系,更好地了解孩子,進而更好地疏導孩子心理的問題,讓孩子能夠實現良性的發(fā)展。
3.完善社會保障
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以政策法令的形式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社會保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讓更多的人關注到單親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教育問題。首先要完善離婚家庭子女的監(jiān)護權,法院在判決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問題以及心理問題,綜合監(jiān)護人的經濟條件、文化程度以及思想水平等一系列因素進行最終的判決;其次要充分發(fā)揮社區(qū)的作用,以社區(qū)為單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交流空間,社區(qū)工作人員應當定期上門訪問,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全面評估孩子的心理狀況以及教育狀況,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
近年來國內離婚率不斷上升,單親家庭的數量越來越多,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家庭的破碎對孩子的影響極其巨大,會給孩子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孩子在成長中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單親家庭青少年的關心與愛護,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教育體系,從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三個方面入手,最大程度上確保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注:本文為2017年度蘭州市個人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農村初中單親家庭學生教育問題個案研究》,課題立項號LZ[2017]GR0506,主持人謝國泰。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