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內涵豐富,詞句優美,韻律和諧,特別適合小學生背誦。小學基礎教育階段,誦讀經典詩文,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素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誦讀;古典詩詞;培養興趣
小學基礎教育階段,誦讀經典詩文,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素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指導學生背誦古詩呢?下面我就對自己的幾點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 管理引航——建立有效的管理評價方式
(一) 創設讀書環境,培養學生誦讀習慣
在學校,引導孩子利用早到校或課間的時間,再或者先于其他學科完成課堂作業后都可以進行誦讀。久而久之,孩子們之間相互感染、相互熏陶、相互促進,可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同時家庭文化氛圍也直接影響著孩子們誦讀習慣的培養。鼓勵家長給孩子們創設一個誦讀小天地,購買一定數量的圖書,家長在家和孩子一起進行閱讀、逐步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興趣。
(二) 利用不同時間引領學生進行誦讀
除了學校每周一至周四下午的15分鐘誦讀時間外,還可以利用語文課前兩分鐘、課間休息三分鐘、排站路隊時,引領學生背誦經典詩文。同時發動家長積極支持經典詩文誦讀活動,通過“飯前三分鐘”“睡前十分鐘”“晨誦兩分鐘”等形式,保證學生每天在家誦讀經典詩文不少于15分鐘,這樣既可以緩解學習疲勞,又提高了學生的誦讀興趣。
二、 以讀為本——訓練朗讀層次,提高朗讀水平
在低年級的誦讀教學中,學生應以讀為本。初讀時,我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拼音畫出生字,自己默讀,對古詩文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后老師帶領學生朗讀,保證誦讀時字音準確。最后學生自己讀,做到讀準音,不丟字、添字,把詩文讀正確流利。自讀后,可指導個別誦讀水平較弱的學生大聲朗讀,讓學生相互評議,讓他們自己糾正,指導讀錯的字詞。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男女分讀、小組讀、全班齊讀、輕聲讀、競賽讀等,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水平。這樣,學生讀得不煩、不累,越讀興致越高,大多數學生很快能熟讀成誦。
三、 允許學生“模糊解讀”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誦讀時,不必要求學生弄懂每篇詩句的深意,只要把大體意思說明就可以了,詩句中更深層次的意思,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文學知識不斷積累而逐步領會。
四、 多種形式背誦,調動學生積極性
如采用兩人賽、男女組賽、限時背、師生背、快背、慢背、小組輪換背、接龍比賽背、問答背等,多種形式綜合背誦,靈活且富有變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
五、 開展活動,趣味激發
(一) 借助傳統佳節開展活動
為慶祝傳統佳節,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經典的詩文,摘抄、交流或以小組為單位辦一份手抄小報。
(二) 詩文誦讀玩中學
孩子們都喜歡做游戲,如果把詩文背誦融入游戲之中,學生一邊玩一邊讀、一邊玩一邊背,背誦就不再顯得那么枯燥,孩子們會更感興趣。如:“跳皮筋背詩文”,女孩子們都喜歡跳皮筋,可以邊跳邊背《弟子規》,哪個同學跳壞或者背錯視為犯規,就要撐皮筋。再如:學生玩拍手游戲時,“你拍一,我拍一”就變成了“弟子規,圣人訓”,進行玩中學。
(三) 古詩文誦讀畫中學
畫畫可以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把畫畫和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相結合,可以讓孩子們展開想象,把自己感興趣的詩句用圖畫展現出來。不要求孩子們畫工精細、畫面漂亮,主要是讓孩子們從畫中收獲快樂。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蓬頭稚子學垂倫,側坐莓苔草映身”“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等,這些詩句都能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幅幅優美的圖畫。學生在認真誦讀的基礎上,畫出了一幅幅孩子們心中的圖畫。不要求孩子們畫得多么漂亮,主要是讓孩子們從畫中感受到快樂。畫好之后,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畫帶回家展示給家長看。
六、 活動評價激勵方式
1. 課堂上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全班評議等。
2. 家校互動,讓家長監督孩子每天在家保證十到十五分鐘誦讀時間,并按時檢查當天詩文背誦情況。
3. 在家與家長一起進行詩文朗讀、賽讀。
4. 每月對詩文誦讀進行一次抽檢。可采用全班齊背、分小組背、開火車一人背一句或老師背上半句學生背下半句,還可以讓學生自選一段喜歡的詩文進行背誦。
5. 開展“我是誦讀小明星”評比機制,對表現突出、背誦好的同學予以紅花獎勵。
通過近兩年來詩文誦讀活動的開展,現在孩子們已經能通過誦讀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如:看到同學亂扔垃圾,有的孩子會提醒“勿亂頓,致污穢”。聽見有人講臟話,孩子們會說“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通過家長反映,孩子們在學習了《弟子規》《三字經》后,知道關心父母、幫父母干活了,外出碰見熟人有禮貌了。現在班里丟東西的少了;損害公物的少了;課間打鬧瘋跑的少了;課堂作業寫完后講話的少了;坐在那里靜靜地看書的學生漸漸多了;罵人講臟活的少了,講文明的孩子多了。
誦讀優秀古詩文,能夠更好地陶冶孩子們的情操,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讓我們和學生一起,在唐詩宋詞中,為我們的班集體營造更加濃郁的書香氣息吧!
作者簡介:
徐燕,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市和誠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