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藝這古老的藝術,是火與土的融合,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像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近代,傳統陶藝在西方現代文化思潮的沖擊下,出現了現代陶藝,而現代陶藝的制作,是在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陶瓷文化,融合現代審美意識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更符合大眾的審美與對器具的使用需求。
關鍵詞:傳統陶藝;現代陶藝;陶藝的制作;審美意識
一、 傳統陶藝
中國陶瓷藝術具有幾千年的歷史,并取得了輝煌的藝術成就。
陶藝這古老的藝術,是火與土的融合,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像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中國陶藝所特具的東方藝術的情韻風格,歷代相傳,不斷發展,激起了無數讓世人矚目的浪花,可謂是群星燦爛,令人嘆為觀止,并對世界的陶藝文化進程具有重要影響。陶藝這種獨特創造方式,是用自己的雙手去挖掘內心的意境,傳統的陶器造型擁有古樸、傳神、生動的藝術效果,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隨時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更能讓學生從內心產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獨特的審美能力。傳統陶藝的發展主要以實用和裝飾為主,其品種之繁多,技藝之精湛,手法之豐富,而作品的外在形式蘊含著傳統文化形態,其質意境為“器以載道”,形神兼備、盡善盡美,巧而得體、精而合宜。從中反映出以“中庸”為理想境界的工藝審美觀,展現出了人與人之間和諧,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統一。在器物上達到有機統一,和諧交融。在今天對于一名現代的中國陶藝家來說,如何把這種些寶貴的藝術品格融入自己的血液中,才能創造出巧奪天工,被譽為天成之作。
二、 現代陶藝
陶藝是古老的,也是時尚的,陶藝作品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現代陶藝是介于雕塑、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之間的一種新藝術表達方式。然而現代陶藝是以陶泥作為它的物質載體,揭示了中國陶藝藝術發展的淵源,卻是一種現代的藝術精神,它主張自由創造、張揚個性的發揮,即使有些作品仍然保留原有審美的形態,但已不再是以實用為目的,而且突破了原有的舊技術規范,摒棄了傳統陶陶藝作品的精致、典雅、對稱、平淡含蓄等古典審美趣味,向著隨意自由、更富有想象力,更具人文精神的現代審美水平發展。現代陶藝作為人類傳統技藝的延伸,受現實世界的啟發和靈感再現,以及精益求精的審美追求,更應該借助于載體為媒介,擺脫了以手工技藝為主,逐步轉向的一種雅俗共賞的純藝術形式,來展示藝術家個性、認識、審美、情緒、意念,也是回歸意識的反映,是二十世紀現代審美的體現。
三、 陶藝制作的過程與方法
陶藝制作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 揉泥——把剛挖回來的陶土取出2~3公斤,把它不斷地搓揉,泥團揉制時雙手保持穩定,不要隨泥團晃動,做出適當厚度的泥片。初學者須記住的動作要領是:慢、準、穩。手移動的速度要慢;手移動的速度要一致,手和泥團接觸的位置要穩,用力的大小要合適。
1. 然后將泥團擺正、揉均勻以備成型,就可以把陶土放在轉臺上,打開機器,使轉盤帶動泥團旋轉。兩手伸平,立在泥團兩側,在旋轉中一手用力向中心推壓泥團使它變細、變高,另一只手輔助泥團增高。此時注意手要貼著轉盤推向泥團中心,不要離開轉盤,等待泥團高度超過手掌以后,再把手上移,一直保持泥團的大小。在塑形時,力度不能太大,保持好形狀。塑形的造型可采用傳統的同心圓為主,含蓄而內斂;也可以將現代強烈個性,自由奔放的特點融入其中。
2. 把器具的形狀做好后,就需要修整一下,讓它的形狀更加圓滑。做好形狀后,需要讓它陰干幾天,在放置的時候,可以傾斜一點角度,防止在晾干的過程中底部裂開。將泥坯完全晾干后,左手拖住泥坯,右手拿修胚刀將泥坯表面修整到大致光滑,然后用砂紙或粗布進一步打磨光滑。該狀態下,還可以使用修胚座固定泥坯進行修胚。
3. 最后是上釉環節了,沒有上釉的陶器只能用來當作花盆、裝飾品等。上釉的時候,可以畫一些自己喜歡的圖案,或者是寫一些有寓意的東西。在這一環節可以采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用中國傳統文化,如講究韻味,如可以存在著情感的抒發等。
4. 接下來就是燒制環節了,一般的陶吧會負責燒制環節,在家里做好的可以送到陶吧。燒制好后,自己在家中仔細清洗一下,就可以使用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四、 傳統藝術與現代陶藝的結合
中國是一個陶藝大國,歷史悠久、古老而璀璨的傳統文化符號的代表。而適應時代的要求,現代陶藝則迅速發展,在不斷地挖掘和繼承發揚優秀的民族傳統陶藝文化的基礎上,必須融合現代審美意識,才能使現代陶藝和傳統陶藝完美的結合,現在的陶藝,更符合大眾的審美與對器具的使用需求。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去關注、親手制作陶藝。民間青花與現代陶瓷造型結合,更是強調了把傳統帶入到現代意境中,在青花瓷中將水墨畫極具抽象意味的墨趣作為裝飾語言的主體,在青花瓷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與的肯定,正式這種互補的結合,現代的陶藝作品才能遍布全國,邁出國門。
作者簡介:
魚軍平,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隴西縣渭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