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設計行業的日益興起,我們生活的每一處地方都包含著設計,由此我們會引發思考:“設計到底是什么?藝術到底是什么?設計與藝術的關系?”等相關的問題,然而就對藝術、設計以及兩者關系的理解,我們每一個人的定義都是不同的,每個人對它們都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本文著重對設計進行分析,解釋了“什么是設計,什么是藝術”等相關問題,來進一步分析設計與藝術的關系。
關鍵詞:設計;藝術;審美意識;聯系
在人類發展歷史上,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藝術和設計在其各自的領域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與此同時,它們兩者之間的關系也相當的微妙;設計從最早對時期的有意識、有目的的加工,慢慢演變為當今包含人類審美需要和功能需要的創造性活動。筆者認為就此演變而來的人類對美的需求,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藝術了。
設計與藝術兩者之間是有聯系的,想要很好地理解“設計與藝術”的概念,對于首要了解設計這一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使設計隨著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含義,但設計終究會升華成為藝術。
1 設計的解釋
“設計”這個詞起源于古羅馬,并可以追溯到拉丁語的“designare”,它的含義有很多,比如說追溯、標記、描繪、計劃、和做事;1548年,對于“設計”的解釋首次出現在《牛津英語詞典》中,這時的設計還是動詞,與“指出、制定”的含義等同;1588年,它又身兼了名詞的意思,意思是指“目的、目標和意圖”;幾年以后,對于它的名詞的解釋變得更加精確即“做一件事之前的計劃,行動之前的打算”。這些比較原始的關于設計的含義一直沿用至今,隨后新的含義也在不斷地出現,有些解釋則比較籠統,有些解釋則比較精確。
筆者認為,設計可以簡而言之的這樣去定義,設計就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東西,設計就是符合自然的客觀規律,一切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進行創作的,同時設計出來的東西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和諧,更加的豐富多彩;更進一步來說,設計就是將平凡變得不平凡。
假如你從來沒有見過智能手機,當你第一次接觸到它的時候,先不看它的外形,怎樣才能猜出它的用途呢?如果光是盯著它看,當然無濟于事。你完全無法從這個玻璃、塑料、金屬材料的組合中得到丁點的暗示:它到底是用來干什么用的?它該怎樣使用?使用它對我們有什么影響?……你無法想象到這樣如此小的玩意居然比一輛推土機還要厲害,這樣一個小型的數碼裝備居然容納了相當大的內存容量,單從它的外形來看,你怎會發現它既可以當電話、相機、瀏覽器、家庭數碼管理系統、播放器、游戲機、音響、電視機、鬧鐘、日記本、筆記本、地址簿、計算器、氣壓計、導航儀、指南針等等這些設備。這如此厲害的數碼設備最早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具備足夠勇氣、想象力、知識和技術的科學家對晶體管進行發明,使得數據的傳輸成為可能,將其進一步的壓縮使它越來越小,當百萬個晶體管同時存在于一部手機里的時候,就形成了我們所驚嘆的這一部數碼設備。假想,如果沒有設計,科學家的勞動成果將永遠停留在實驗的范疇之內,則更不可能改變人類的生活,無法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當人們談論到手機以及其他物品的設計時,往往只停留在設計物品的外表上,但是物品的外形設計只是設計的一個部分,實際上,設計指的是分析事物、視覺化實現、計劃以及執行的過程。設計創造了許許多多人類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東西,這些設計使得科技不斷地發展,使得科學技術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使得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方便,更加的豐富多彩。
2 藝術的解釋
曾經在課堂上就聽老師說過“藝術是生活的反映,不反映社會生活的藝術是不存在的。”所謂的藝術就是指人類根據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遵循審美和反審美規律的前提下運用一定的物質文化手段,創造出富有極大的美學特征的精神文化的創造性行為。以往以來,人們對于“藝術”并沒有固定的解釋,在西方,“藝術”一詞源于古羅馬的拉丁文“art”,原義是指相對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藝”,泛指各種用手工制作的藝術品以及文學、戲劇等。從廣義的范圍上來說,“藝術”還包括醫學、科學等方面的技藝,其概念與技術大致相同。官方則從它的社會學、認識論和審美三個層次來進行定義:第一,從社會學方面來說,藝術是注重意識形態和精神的生產,它的目的是生產藝術品;第二,從認識論方面來說,它著重尋求真理、靠近真理以及獲得真理;第三,從審美方面來說,藝術著重其審美性,它的目的是生產出具有審美性的藝術作品。藝術不僅包括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同時也包括精神與物質結合的產品。
3 設計與藝術的關系
對于設計與藝術的關系解釋,筆者最喜歡的是美國杰出的家具與室內設計大師查爾斯·伊姆斯的做法,當有人問到他,設計是否是“一種藝術性的表達”時,他是這樣回答的:“我更愿意說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表達,它可能(如果它足夠好的話)在之后會被當成藝術。”
藝術與設計有著密切的聯系,他們之間許多相似之處,同時它們之間又存在著區別。設計的實用性和藝術的審美性在以前的原始社會內原始人類打制石器的行為中就得以體現,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意識不斷的提高以及造物范圍的不斷擴展,促使了藝術與設計更加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設計是一種把計劃、規劃、設想通過視覺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活動過程,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而藝術是一種人類創造的一種具有審美的、創造性的意識形態和生產形態。隨著人們的審美意識不斷提高,設計也在不斷地發展,自然而然地生產出“好的設計”,與此同時“好的設計”也影響著藝術的發展。因此,設計與藝術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4 結語
以上的內容是筆者關于設計、藝術以及兩者之間關系的一個理解,本文著重對設計進行分析來深入探討藝術與設計的內容。關于設計筆者還需強調幾點:
第一,設計的開放性是其中之一。在這個資源開放的時代,就保密來說,它變得不再誘人,因此設計應該放下偏見,敞開胸懷,尋求與其他科學的合作。第二,設計要更具有人性化。設計需要更善解人意,更好地注意到我們生活中的經常出現的小問題,雖然這些問題不能用理性進行解決,但是它卻影響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第三,設計需要大膽和謙遜的態度。設計師如果想要在工作上有所進步,這兩種特質是他們必須具備的。他們必須要勇敢地接受設計的局限性。第四,設計應更有策略。設計師是設計的溝通者,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不僅要認真地完成設計,還需要練就一些傳播的技巧,以便進行有必要的宣傳。
參考文獻:
[1] 江黎.椅子的變異[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2] 楊碩.人類理性與設計科學[M].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3] 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M].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周曉(1994—),女,山西永濟人,山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專業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平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