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芝芳(本刊記者)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面提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醫療衛生幫扶體系建設是健康扶貧的重要內容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脫貧攻堅“3+X”幫扶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起以醫院對口幫扶、醫聯體幫扶、服務保障幫扶、精準結對幫扶“四大體系”為重點的醫療衛生幫扶體系,有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面提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成立了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劉寶琴為組長的醫療衛生幫扶體系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配備專職人員。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強醫療衛生幫扶體系建設提升健康扶貧工作水平的指導意見》和《醫院對口幫扶體系工作方案》等四個指導性文件,召開了醫療衛生幫扶工作啟動會和攻勢會,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明確雙方職責,強力推動落實。
截至目前,全省共組織86家省內省際三級醫院對口幫扶104家貧困縣縣級醫院,218家二級醫院幫扶1634個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幫扶村衛生室;28個省市公共衛生計生機構幫扶11個深度貧困縣公共衛生計生機構,實現了對口幫扶全覆蓋,為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針對縣鎮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實際,探索推行了兩種幫扶模式。一是“組團式”醫療技術幫扶模式。由幫扶醫院向貧困縣縣級醫院派駐1名院長或副院長、至少5名醫務人員組成的團隊,駐點幫扶被幫扶醫院開展日常診療服務(如西電醫院對口幫扶寧陜縣醫院的3+2+1模式),每年為被幫扶醫院“解決一項醫療急需,突破一個薄弱環節,帶出一支技術團隊,新增一個服務項目”,促進受援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建立四種形式的醫聯體。醫療集團。如延安大學附屬醫院與所在地區的縣級醫院建立托管關系,打造三級醫院牽頭、縣級醫院融合式參與的緊密型醫療集團。縣鎮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以醫保總額預付、居民簽約服務為紐帶,建立縣鄉村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如安康市石泉縣)。專科聯盟。全省大型綜合醫院的特色專科,以及西安市兒童醫院、紅會醫院等專科醫院,以契約形式,建立起兒科、骨科及胸痛、腦卒中中心等專科聯盟。遠程醫療服務。醫聯體內的遠程醫療服務與各醫院間的遠程醫療協作同步推進。
目前,延安醫療集團依托信息平臺,實現醫聯體成員之間遠程會診、遠程教育、遠程診斷。安康建起了中、省、市、縣、鎮、村六級醫療衛生機構同時串聯的各醫院遠程醫療協網。
為讓醫療衛生幫扶真正幫到點上、扶在根上,取得實效,不斷強化督查考核,落實了季度通報、半年點評和年終考核的工作機制,組織開展了專項督查和第三方巡查評估。在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級醫院專項督查中,我省名列全國第二。
9月初舉辦全省醫療衛生對口幫扶擂臺賽,10個經過縣級推薦、市級預賽的縣級醫院,從200余家醫療機構中脫穎而出,通過展板打擂、視頻攻擂、發言守擂和知識搶答四種形式同臺競技,展示成效,樹立典型,總結經驗。
據統計,全省共組派8300多名醫務人員,手術1.82萬例,新建特色專科194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179個,培訓臨床骨干醫師1571人次,遠程醫療會診2.32萬多例。共有78家縣(區)綜合醫院通過二級甲等醫院等級評(復)審,30萬人口以上的縣區綜合醫院全部達到二甲醫院標準,2個縣級醫院按照三級醫院管理,超過半數的縣區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