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國有企業黨校是企業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學習、理想信念教育、黨性修養錘煉的主渠道。國家電網公司黨校西安分校、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黨校依托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和陜西紅色資源,聚焦教學主題,提升辦學水平,探索教學方法,打造革命傳統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和黨史國情教育培訓基地。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國網黨校西安分校成立了黨建研究中心,積極與中國延安干部學院、陜西省委黨校、西安市委黨校、復旦大學、西北大學等院校就國企黨建工作開展研討,探索建立企業黨校與地方黨委黨校、干部培訓學院和高等院校的長效合作機制,支撐企業黨建工作。
開展的“發揮國有企業黨委(黨組)領導作用研究,打造‘尋心梁家河,傳承延安魂’黨建品牌,加強紅色資源在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中的應用”“打造具有陜西特色新時代黨建工作品牌研究”“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黨建研究”“國家電網陜西張思德共產黨員服務隊規范手冊”等全國黨建研究會課題和多項企業黨建項目課題,在地方和行業受到廣泛贊譽。在網站開通黨校工作專欄“傳承紅色基因,強根固魂樹人”,成功入駐“人民黨建云”。編撰“黨校工作動態”專欄開辟理論專版,展示黨建研究成果,緊跟時代步伐、圍繞黨和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的重大部署、中心工作和戰略方向,重點做好理論研討、研究闡釋工作,將黨的最新理論和實踐成果的解讀傳播給更多受眾,做好重大理論問題的辨析引導、宣傳引領。
2018年開展“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的落地實踐案例”征集活動,選取32篇優秀案例編撰案例集,每一個案例都圍繞著一條主線,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網陜西公司在某一個領域、某一個專業,或一個片區、一個層面的特色亮點。全面展示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與改革發展融合推進的創新做法和成功經驗。
開展“黨建+”項目研究,挖掘總結提煉企業基層黨建創新實踐成果,推廣應用。充分發揮學科、人才、實踐優勢,聚焦國有企業黨建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為黨委(組)出好主意、當好參謀、做好支撐。
國網黨校西安分校充分發揮陜西特有紅色教育資源優勢,創新編制涵蓋12個模塊共計233門課程的《國網黨校西安分校教學手冊》。聘請16名國網公司黨建專家擔任兼職培訓師,并將中央黨校等單位的178名知名學者、專家教授納入黨校師資儲備。
課程設置設計上,緊貼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合理設置理論教育、黨性教育、能力提升、陜西實踐四大板塊,傾力打造更具鮮明國網特征、陜西特點、黨校特色的培訓項目體系。開發出12類、243門黨校課程體系,探索出“為民情懷”“對話‘張思德’”“選擇”“勞模之路”等四門情景教學課程。
教師隊伍建設上,采取內部挖掘和外部助力并用措施,建設專兼聘相結合的師資隊伍,著力打造一批學員有掌聲、行業有聲譽、國內有名氣的名師、名課、名作,發出國網聲音、展現國網思想、傳播國網品牌?!榜R扎上的流動課堂”就是很好的例證。國網黨校西安分校學員面對張思德雕塑,跟著老師聲情并茂誦讀《為人民服務》講話后,再聽老師解讀張思德精神與《為人民服務》講話,使大家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含義有更深的感悟。
教學方式方法上,適應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社會的干部學習特點,以打造智慧黨校為依托,完善培訓信息系統管理功能,建立培訓課程資源、案例資源、題庫資源、師資數據庫,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將新技術的應用融入黨員干部的學習體驗之中,使黨校建成為公司智慧技術應用推廣的示范園。
開展培訓品牌工程、科研創新工程、名師培養工程、知識管理工程、智慧校園工程、黨校文化工程六大建設。建品牌特色突出、研究創新活躍、師資隊伍一流、教育設施完善、服務管理高效的央企標桿黨校。
完善研究體系建設,開通公司系統黨建研究項目立項審批、驗收評審、成果申報的管理通道,發揮黨建研究管理職能,建立黨建研究專家人才庫、黨建研究成果庫、課程項目儲備庫和專業研究團隊資源,增強黨建研究發展活力。針對電網改革發展中的理論熱點、重大現實問題和成果推廣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舉辦高層論壇、召開研討會、開辦講座,定期呈送科研成果,讓具有決策參考價值的研究報告、對策建議能直接、迅速進入決策咨詢視野,為企業發展提供研究支撐和智力保障。
堅持教師是黨校第一資源,通過研討交流、掛職鍛煉、專項培養等多種方式提升專職教師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同時多種形式整合內外部師資力量,以系統兼職教師和社會高端師資為補充,建立一支“師資結構優、理論水平強、業務能力精、行業聲譽高”的專、兼、聘相結合的教師隊伍。
發揮黨校在培訓教學、管理創新、軟課題研究方面的資源優勢,集中公司系統領導力開發研究、軟課題研究、教育培訓創新、黨建研究等智力成果資源,逐步積累分層分類的成果、案例、典型經驗等知識集成共享庫,建立知識成果更新維護的管理機制,推動知識資源集成和成果運用,使黨校成為視野開闊、大氣包容的對外合作交流平臺和知識資源共享中心。建設智力庫管理機制,推動知識資源集成共享,形成智力庫優勢資源。建立以人才作為智力庫建設的專家人才團隊和以知識資源作為智力庫的研究基石的黨校特色數據庫、案例庫和研究成果庫。
建立智慧校園綜合性培訓教學和網上服務平臺,將綜合辦公、培訓教學、決策咨詢、后勤資源和學員管理等核心工作,全流程業務納入。逐步實現黨校培訓教學、知識成果管理及后勤服務管理的智慧化。以國網黨?!?+5”核心辦學平臺為設計框架,構建覆蓋培訓管理、黨建研究、后勤服務全流程的智慧校園培訓服務平臺,明確業務系統與數據中心平臺的接口規范,為后續開發各種應用系統提供關聯整合的信息系統和有機集成的軟、硬件支持,實現異構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實現業務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深化“互聯網+黨建”,通過黨建云平臺運行與管理,開展公司黨建工作、黨建經驗、黨建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研究、宣傳和推廣工作。開辟建言渠道,編印黨校發展內刊,刊發黨校學員和公司系統干部員工分析研究成果、刊發黨校自主研究成果、轉載專家學者最新分析研究成果,為公司系統干部員工建言獻策提供新的渠道,打造公司黨建思想理論交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