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去抓掙錢,再富也不美"/>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 彬(本刊記者)
好鄉風蘊含的無形能量是鄉村治理的巨大推動力,村強、民富、景美、人和才是真正的鄉村振興

朝邑,作為陜西省經濟發達鎮,隨處可見的標語卻是“大德之域,人文朝邑”。
近年來,朝邑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農民富起來了,城鎮化進程提檔加速,朝邑社會治理反哺經濟發展的階段已然到來。
去年臘月,平羅村村民趙強剛回到村上,就收到法院的通知,若再不還信用社的貸款,就要上老賴名單了,沒來得及吃一頓團圓飯的趙強一家陷入了憂愁。
“都怪你的好發小景少偉,把咱騙進江蘇傳銷,貸的款全被騙完不說,利息都還不上,你要再上老賴名單,這日子更是沒法過了。”趙強媳婦急得哭喊起來。趙家人跑到景家把景少偉的車扣到自家屋里,逼著讓景家還錢。
年前,趙、景兩族幾十號人都劍拔弩張地聚回老家,隨時等著為自家人出頭。只是這場醞釀已久的家族大戰還沒有開戰,網格員就先點起了矛盾調解的“狼煙”,上報給了村上的金牌調解員王忠選。
“趙強和景少偉是從小光屁股玩大的發小,現在你們兩族人都對立起來,這年咋過么?”王忠選把兩家明事理的人叫到村委會調解,一上午你一言我一語,事就被說開了,趙強同意不再扣景少偉的車,景少偉也同意先湊兩萬塊錢,讓趙強先把信用社的貸款利息還上,不要上了老賴名單。
“把趙強兩口子叫到江蘇,真的是想著一起發財的,沒想到我是把人家兩口子拉下水了,現在錢也追不回來,年后我就好好出去打工還錢,再不敢誤入歧途了。”景少偉愧疚地低下頭,趙強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年后還要一起去打工。
像這樣的矛盾糾紛,朝邑鎮2017年就排查了173起,鎮上調解中心調解35起,鎮、村、組達成口頭協議131起,防止群體性上訪事件1起。近幾年,朝邑鎮也沒有新的上訪戶和重點對象。
為了做到“苗頭不出組,糾紛不出村,問題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朝邑鎮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辦法。從2013年開始,朝邑鎮在各村成立調委會,村里的老黨員、老教師、老軍人、老干部、返鄉鄉賢都被納入調解員隊伍。
“這支‘五老’隊伍有時間、有威信、也有經驗,還不怕得罪人,而且對村上的大事小情都特別熱心。”張宏斌接手朝邑鎮司法所所長時,村上還沒有調解員,村民有大小問題都直接跑到鎮政府鬧,自從村上有了調委會,鎮政府再也不用每天都是“一級戰備”狀態了。
“人民訴求人民辦,人民矛盾人民調,糾紛化解不添亂。”搭建好了矛盾調解平臺,也組建好了調委會隊伍,平安朝邑的工作才算是剛剛拉開帷幕。
今年,朝邑再次將社會管理職能下沉,織起一張大網,7000多個網格員就像電網上的傳感器,每日傳輸自己網格內10—15戶的民情日記,讓許多矛盾在萌芽狀態就被化解。
一張大網鋪開,對長期涉訪人員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及時掌握動向。對刑釋勞教人員安排專人定期談心,密切關注外來人員,掌握基本情況,對流竄作案人員起到震懾作用。每月全鎮調解員例會定期收集村情問卷,督促檢查工作完成情況。還對所有網格員、調解員實行以案定補的獎勵辦法。
“金謀家今年真是大變樣了,案板上都沒點油膩。”村里的婦女們一面看得仔細,還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這評上最美庭院我心服口服。”
“去年你們來我家看的時候,屋里亂得我恨不得鉆進地縫里,人家都打掃那么干凈,我更臊得慌。”薛金謀笑著說,“我這也算是洗心革面咧!”
沒過幾天,“家風依經緯循規蹈矩,訓教賴親歷上行下效”的楹聯就出現在薛金謀家門前,“看見巷里鄰家門前都有楹聯了,我羨慕得不行,這下我家也終于有了。”薛金謀的老公習新亭立馬就拍下楹聯發給子女。
“農民富了,生活好了,以好家風來帶動好村風就成為村里的一件大事。”平羅村黨支部書記趙建明說,“如今在平羅,誰家門頭上有楹聯,墻頭上有裝裱好的家訓就是光榮的象征。”
從2016年開始,平羅村的“五老”隊伍就開始搜集各戶原有家訓,村上沒有家訓的農戶占了四成,三個多月走家入戶,才把這些家庭的基本情況摸清楚,為草擬楹聯提供了創作素材。
這些家庭摸底材料,被送到陜西省楹聯協會,專家們為每個家庭量體裁衣,擬出了四百多個專屬楹聯。借著成為陜西省書法協會創作基地的契機,平羅的楹聯和家訓又都被書法家們現場義寫出來。
村上規定,被評為美麗庭院的家庭,就會送上裝裱好的家訓,并在門前掛上篆刻好的楹聯。“家風家訓進農家”讓議家風、談家規、創美麗庭院成了平羅村人的共同話題。
“不要小瞧這楹聯和墻上的家訓,掛出來無形中對人就有了約束,我去搜集各家信息的過程中,就感覺絕大多數人還是非常重視自己的家庭形象的。”平羅“五老”隊伍的帶頭人翟思林說。
現在,三八婦女節全村婦女隨機抽幾家去參觀評比,選出美麗庭院已成慣例。“以前,隨機選家庭的時候,很多人都怕被抽中,現在村上的婦女都搶著被選中,都想被評上美麗庭院,村上各戶衛生情況明顯比過去上了一個臺階。”平羅村婦女主任陳凌云說。現在,全村已有200多戶達到美麗庭院標準。
去年,平羅村又建起鄉村文明一條街,中華傳統美德、村規民約等內容的墻體彩繪,被印在通往文化廣場和學校的主干道兩側,形成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長廊。
“這些簡單、好記還好看的標語,我們每天接送孩子的路上都能看見,路上的時間就能教育娃,也能提高一下自己的修養。”來村小學接孩子的村民說。
這條路上,最為顯眼的還是村上典型人物事跡和照片宣傳墻,爭做“榜上人”又成了平羅人心里最光榮的事。
“一根紅繩100塊,一道人墻幾包煙”,從云南石林遠嫁到大荔的劉曉艷,至今忘不了她結婚當天,攔路的紅繩繩一直從村口拉到婆家門口,這陣勢讓這個南方姑娘開了眼。“不準備幾條中華煙和幾千塊錢紅包,根本進不了自家門。”
一般來攔門的都是村里的鄉親,誰也不想在大喜的日子下不來臺,所以只要拉紅繩,主家都會給紅包、發喜煙。有時候分不停當,還會讓這些攔門的二不溜小伙子鬧起矛盾。
這些年,朝邑農民的錢袋子因冬棗而越來越鼓,婚喪嫁娶上講排場、比闊氣的風氣也愈演愈烈。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動不動幾十桌,一場下來,少則幾萬元,多則十幾萬元。
村里讓劉曉艷開眼的事還不少,“他家3個冷棚,我家還有5個暖棚呢,他能辦40桌,請6口嗩吶,俺家就能辦50桌,請9口。”為了面子,鄰里鄉親互相攀比,一些農民甚至不惜重金邀來草臺班子變魔術、跳艷舞,給自家撐臺面,聚人氣。
傳統的喪葬習俗也日漸走樣、變形,露出了農村喪事奢辦的“羞”。不辨美丑、混淆榮辱的粗俗表演伺機在葬禮上“大顯身手”,風俗變低俗,風情變色情。

堤滸冬棗采摘
過去紅白事大辦,也逐漸蔓延到孩子滿月周歲、搬新家、孩子升學,甚至添個新車都要大擺筵席,風氣一起來,家家戶戶都身不由己,也無可奈何,有的把幾年務棗賺的辛苦錢都搭進去,甚至債臺高筑。
2013年開始,朝邑鎮在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各村的村規民約里也都細化了紅白事的筵席標準,席不能超過280元,酒不超過50元,煙不超過10元,標準上了村委會的墻,也入了村民的心,剎住了大操大辦的風氣。
去年,朝邑鎮平羅村7組村民朱樊勝的老婆去世,家里條件好,就想破例辦個“風光”的喪禮,紅白理事會上門來做工作,朱樊勝最后還是選擇顧全鄉情,“雖然席上用的東西,都是按村里的統一標準來的,但是村委會的干部都來參加追思會,村上還送花圈挽聯,也算是讓我老婆體面地走了。”
“以前禮炮得幾十發,現在只能放三兩個,還規定不得超過40席,煙酒檔次也降了一半,所以現在過事至少能比過去省萬把塊,還避免了很多烏七八糟的事。”在朝邑當了20多年“管事”的王忠選,如今成了紅白理事會理事,深感現在紅白事比以前省錢又省心。
劉曉艷嫁來的第6年,被調到朝邑鎮政府工作,親身參與了朝邑鎮的婚喪兩改工作。“朝邑這幾年鄉村風俗潛移默化的改變,讓我對這兒的歸屬感越來越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