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上旬,杭州一位27歲小伙的相親遭遇引發熱烈關注。男孩和相親的姑娘約會完回來后,小伙主動在微信上示好。遺憾的是,姑娘直接拒絕了他,女孩給出的拒絕理由成為了引爆事件的焦點:“一個27歲的男生還穿特步鞋來約會。”
11個月前
2018年第一季度里最火的車型是什么?毫無疑問是本田汽車所生產的思域。思域以其高性價比,時尚動感的車型從上市之初就博得了無數眼球。但是,也正因此,一部分思域車主開始在網絡上無腦吹噓自己的車輛,這一行為引發了線上和線下人們的不滿,“思域在哪里”一時間也成為了人們回擊過度自信的思域車主的口號。
11個月前
2018年3月,“新世相”課程營銷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互聯網公司“新世相”以網絡課程售賣的一張海報刷爆朋友圈。海報上,北京世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EO的營銷課程被標以9.9元的價格銷售,并寫明每萬人購買漲5元。3個多小時后,微信平臺封停了該海報上的二維碼,隨后,不少購買者要求主辦方退款。
9個月前
2018年5月4日青年節之際,北京大學迎來了自己的120周年校慶。整個校慶活動中最為吸引眼球的卻是一個意外,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以“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為題發表演講。在演講中,林建華將“立鴻鵠志”中的“鴻鵠(hong hu)”念成“honghao”,引發廣泛關注與吐槽。
7個月前
5月28日晚,朋友圈又一次被爆款文章刷屏,微信自媒體公號“視覺志”發布視頻類文章《凌晨3點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引發無數青年共鳴。這則故事描繪的依舊是北上廣職場的眾生相:熬夜加班趕稿、夾在甲方與領導間“兩頭受氣”、事業與家庭不能兼顧的矛盾……有輿論曾質疑,自媒體販賣焦慮“成癮”。
7個月前
2018年6月,有人發現滬教版一篇小學課文《打碗碗花》里的“外婆”,全被改成了“姥姥”,而原因是:“外婆”是方言。一時之間,網友紛紛表示不解:有人替作者鳴不平,豈可任意修改原作;有人搬出了《爾雅》《史記》,論證“外婆”才是雅言正音;有人則把《狼外婆》改成《狼姥姥》、把《外婆的澎湖灣》改成《姥姥的澎湖灣》,段子層出不窮……
6個月前
2018年7月中下旬,微信朋友圈內突然流行起一股對調查記者的懷念,事件的起因是某自媒體文章聲稱,目前我國調查記者僅僅剩下一百多名,這個曾經堅硬和驕傲的行業,凋零得無比迅速。網絡上對調查記者的懷念,一方面折射出新聞業在互聯網時代的新動向,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民眾對真相的無比渴望。
5個月前
2018年8月,拼多多絕對是網絡討論的最大熱點之一,號稱“3億人都在拼”的電商平臺拼多多,還沒好好感受到上市的喜悅,就開始受到一波又一波的質疑。緣于拼多多的討論甚至在互聯網上引出了“中國本科生只占5%不到的比例”“拼多多折疊”等諸多話題。
4個月前
2018年9月,CCTV為青少年打造的節目《開學第一課》因邀請來性別氣質模糊的“小鮮肉”來打氣,而引發了輿論場上對“娘炮”的討伐。隨著討論熱烈程度的升級,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國防報先后發文,批評“娘炮”明星逐漸成主流文化的現象,新華社更是在標題直接聲明,“娘炮”之風當休矣。
3個月前
2018年9月22日,一則關于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微信對話的新聞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眼球,一位福建莆田的孩子媽媽向老師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家族官譜,包括自己是副主任科員、孩子的爸爸是某法院處長、孩子外公的同學是分管教育的常委等等,信息的最后還不忘讓老師多多費心,其中滋味,不言自明。據悉,微信對話曝光之后,當地教育局已經開始調查。此次事件引發關注的背后,是人們對教育公平的熱烈渴求。
3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