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林
2018年7月20日晚,重慶市奉節縣石崗鄉羅漢村丫河口講習點熱鬧非凡。勞作了一天的村民夜間圍坐在一起,認真觀看著“定制”的“微電影”,不時傳出的陣陣掌聲打破了山村夜晚的寧靜。今年以來,該縣已開展講習活動4500余場,實現了所有行政村全覆蓋,參與農村群眾達25萬余人次。“堅持全域講習、全時研習、全面學習。人在哪里,講習所就講到哪里、學到哪里,主要是讓大家學出忠誠和信念,學出擔當和使命,學出本領和本事。”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說。新時代講習所已成為備受當地農村群眾歡迎的宣傳陣地。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來的。”石崗鄉羅漢村群眾白天地里忙,夜間閑下聽宣講。該村考慮到群眾早出晚歸,白天宣講聽眾少、覆蓋小、效果差,算好“時間差”,成立夜間農民講習所,并分成七個講習點,以講習活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構建密切干群關系的橋梁、凝心聚力的陣地、脫貧攻堅的課堂。
同時,奉節縣夔門街道寶塔坪社區聯合結對聯創單位舉辦“道德講習”進社區活動,通過省身、誦經典、講故事、做點評等多種形式,呼吁大家“重視家風、管好家風、扶正家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和諧家風,形成民風純、鄰里關系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
據了解,奉節縣充分利用縣委黨校、鄉鎮機關、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等現有固定講習場所,按照有陣地、有人員、有課程、有制度、有保障的“五有”標準,建設規范化固定講習所465個;精準聚焦縣情鄉情村情實際,依托田間地頭和農家院壩等利于群眾參與的生產勞動場所建立流動講習所800余個;并精心組織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上講堂,注重從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先進人物、黨校教師和鄉土人才中擇優選任講習員。目前,全縣已建立由1718名領導干部、鄉土人才等人員組成的講習人才“資源庫”。
講習“菜單”主要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整合脫貧攻堅技能培訓,研究制定講習大綱,細分時事政策、法律法規、實用技術等8大類65項規定課程。建立課程增減機制,除固定內容外,其余部分采取優進劣出機制,各講習所按月反饋講習成效,將黨員群眾關注度高的納入固定課程,關注度低的進行淘汰,始終保證講習“菜單”的豐富程度和受歡迎程度。
各講習所還結合區域黨員群眾特點,確定講習計劃和課程表,在村務公開欄提前公開,讓黨員群眾提前了解、針對性參與,杜絕“來的人不想聽,想聽的沒有來”,提高講習效果。講習時采取“必學+選學”的方式,把講習內容分為固定課程和選學課程,在選學階段采取“群眾點單、講師配菜、分類講習”方式,按照“要什么、講什么”的原則協調講習員,約定時間專題講授。
“每次院壩會上所講的內容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坐得住、愿意聽、聽得懂、記得牢、用得上,這樣的講習讓我們的心更寬,想得更深,眼界更廣。”奉節縣西部新區管委會翟大爺說。
目前,該縣以講釋惑,采取集中授課、互動答疑等方式,各講習所宣講扶貧政策1215場次,回答群眾疑問4200余個,讓貧困群眾全面知曉扶貧政策,確保政策到戶、落實到人。以講促干,開展田間授課160余堂,培育本土科技人才或創業帶頭人337人,培訓帶動1.2萬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幫助6.7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以講扶志,通過講述脫貧致富典型、身邊好人好事,著力營造“政策扶、干部幫、自己干”的濃厚氛圍,全面開展“清潔家園、和諧鄰里”美麗鄉村創建活動,不斷激發貧困群眾主動脫貧內生動力,全縣2300余戶貧困戶主動申請脫貧。
“精準扶貧似春風,吹拂鞭策不言中。扶貧熱情似驕陽,脫貧‘摘帽’必成功。歡迎繼續收聽《精準脫貧故事匯》。”8月3日上午,奉節縣新時代廣播講習準時響起。
為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形成全社會弘揚正能量、傳遞好聲音的濃厚氛圍,該縣決定在縣廣播電臺開辦新時代廣播講習所。
“通過進院壩、田間、產業園、社區以及廣播和新媒體等多形式、多平臺講習,實現城鄉全覆蓋,讓群眾在家就能增知識、長見識。”奉節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我今年種植白肋煙30畝,一段時間發現少數煙葉自然萎秧死亡,講習所的同志到我們田間發現后,經過查閱資料確認煙葉得了‘根腐病’,最后通過有效治療后,得到了控制。幸虧講習所的宣講員來得快、講得準,給我們家庭挽回了經濟損失。”奉節縣太和鄉村民姚先知感激地說。
“這個頻道好,我每周都準時收聽,可以了解很多實用的新政策。”奉節縣出租車駕駛員黃先生表示,很多乘客也很樂意收聽這些實用的知識。
“講習所的定位是講解和學習,我們稱之為講習所,不叫課堂或學校,是因為這里沒有學生和老師,只有先行者和跟隨者,每個人既是學生也是老師,互相傳播自己在旅途中的心得,促進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楊樹海表示,新時代講習所,要“講”出新動能、新氣象,“習”出新作為、新擔當,切實履行“為黨代言、為民請命”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天上不會掉餡餅,讓我們胸懷大志向,莫負好時光,擁抱新時代,揚帆再啟航!
奉節縣通過成立夜間農民講習所、舉辦“道德講習”進社區等活動,采取廣播和新媒體等多形式、多平臺講習,實現了城鄉全覆蓋,讓群眾在家就能增知識、長見識。講習菜單主要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整合脫貧攻堅技能培訓,細分課程,結合區域黨員群眾特點,確定講習計劃和課程表,保證講習“菜單”的豐富和生動。
舉辦新時代講習所的宗旨是“讓講與聽心心相印,讓傳與學產生共鳴”,核心是講好時代理論、學好時代思想,講好奉節故事、學好他山經驗,講好出卷本意、學好答卷技巧,在“必講”和“想聽”中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既講高度、又有溫度,既講信心、又暖人心,既講書面語、又聊家常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