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飛
陳陽是個大忙人,每天日程安排得滿滿的。白天,他要打理他的錄音棚;晚上,還要去母校南京藝術學院講課。雖然有多重身份,但他更看重“音樂制作人”的身份,他說:“這幾個字鏗鏘有力。”
1982年出生的陳陽,成長在音樂世家。他從小就與電子琴、鋼琴、小提琴打交道,還跟父親學習聲樂,上初中后,又開始學習作曲……音樂似乎是他與生俱來的夢想。
2003年,陳陽順利考上了南京藝術學院,學習錄音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后,他成功進入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工團任鍵盤手,負責樂隊的排練。這是一份人人羨慕的工作,不僅給了陳陽自主創新的空間,還為他提供了精神滋養。他創作的《誓言》《使命》等軍營搖滾樂,深受廣大官兵的喜愛,重新譜曲創作的老歌、紅歌,更讓他的名氣迅速傳開,并獲得了一個“歌王”的稱號。
無論日子過得多么順風順水,陳陽始終在心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還有一個流行音樂創作的夢想。2007年,陳陽毅然決然辭去了文工團的工作,決定干一件“大事”。當得知陳陽丟掉“鐵飯碗”下海創業時,朋友們第一反應都是“他瘋了嗎”,父母更是認為他瞎折騰。陳陽卻說:“只要有‘手藝,我就不怕沒飯吃。”
短短幾個月,陳陽召集了很多大學同學,迅速成立了韻音動漫公司。但在創業之初,由于音樂市場的不景氣,他吃了不少苦頭,日子也過得異常艱辛。大多數時間,他一個人不得不做多份工作,還得兼職做鋼琴老師來貼補資金。
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陳陽參加了無錫動漫公司制作的《哈皮父子》配樂招標會,他迅速帶領團隊加入其中。為了競標成功,他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決心,利用專業特長,為每個人物設計了特定的音樂、音效……終于,在忐忑不安中,陳陽接到了《哈皮父子》制作公司的電話,他們用“最適合”給了這個方案最高的評價。
這部短片最先在公交電視上播出,為了看《哈皮父子》中“易拉罐父子”的逗趣生活和里面的配音,陳陽和團隊成員會一直坐到公交的底站,心里偷著樂。2008年,《哈皮父子》獲得了第24屆中國金鷹獎“優秀動畫片獎”,這也是江蘇省獲得的唯一獎項。陳陽的公司憑借此片迅速走進大眾視野,并為動漫《快樂星貓》配樂。

2008年底,陳陽在動漫園負一樓搭建了自己的第一間面積50平方米的錄音棚。錄音棚剛建成,第一位去錄音的正是青年歌手張丹丹,她是陳陽的師姐,曾多次拿過全國性歌唱比賽的大獎。
借著名人效應,陳陽的錄音棚也越做越大。2013年,他建立了亞洲最頂級的錄音棚,面積達500多平方米,錄音棚墻壁8層左右,一個話筒就要幾萬美元。香港音樂界大咖胡偉立、知名音樂制作人譚旋被其吸引,多次到錄音棚錄制歌曲。
“用青春雕刻城市的模樣,用汗水砥礪前進的曙光。”這是陳陽創作的歌曲《青春南京》中的歌詞。其實,踏入音樂領域至今,他還處于一個收支平衡的狀態,有些人納悶,不賺錢為什么還要做這些事?陳陽回答:“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只有用自己最專業的旋律,才能真正表達對這個六朝古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