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國曉
【摘要】目的 探討負壓封閉引流聯合腹部皮瓣、植皮修復手部皮膚大面積脫套傷、缺損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手部皮膚大面積脫套傷、缺損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給予負壓封閉引流聯合腹部皮瓣、植皮修復治療,對照組給予傳統的腹部帶蒂皮瓣移植治療,分析比較兩組的手部狀況與手術成功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成功率是97.8%,其中44例皮瓣成活,皮瓣的溫度正常,外觀恢復良好、顏色略深,所有患者的切口全部在一期愈合,有1位患者出現皮瓣壞死現象,由此對該患者進行二期的皮瓣移植且成活。對照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成功率為84.4%,其中皮瓣成活患者有38例,其中有4例患者的移植區有明顯的腫脹現象,其它34例患者的外觀恢復良好,有7例患者出現了皮瓣部分壞死現象,在對該7例患者進行二期的皮瓣移植且成活。結論 負壓封閉引流聯合腹部皮瓣、植皮修復在手部皮膚大面積的脫套傷、缺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非常顯著,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負壓封閉引流;腹部皮瓣;植皮
【中圖分類號】R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8..02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與工業的快速發展,皮膚大面積損傷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治療手段也越來越先進。采用腹部帶蒂皮瓣移植治療皮膚損傷,患者容易產生術后并發癥,且恢復時間比較長。為了提高療效,目前一種新的治療手段-負壓封閉引流聯合腹部皮瓣、植皮修復手部皮膚大面積脫套傷、缺損逐漸在臨床普及,開展效果理想。本文對我院手部皮膚大面積脫套傷、缺損患者分別進行傳統的腹部帶蒂皮瓣移植治療與負壓封閉引流聯合腹部皮瓣、植皮修復并進行對比分析,作具體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手部皮膚大面積脫套傷、缺損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男35例,女10例,年齡20~80歲,平均年齡(35.8±4.2)歲,包括熱壓傷21例,擠壓傷15例,切割傷8例,電擊傷1例;對照組男34例,女11例,年齡19~79歲,平均年齡(36.2±4.7)歲,包括熱壓傷20例,擠壓傷16例,切割傷7例,電擊傷2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醫護人員首先應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的清理創口,制定具體且合適的治療方法應該充分考慮各個患者的傷口污染程度、受傷時間、創傷嚴重程度等因素。對照組患者實施腹部皮瓣修復術。局部麻醉,血管蒂應該由手部缺失部分血管供應情況來決定,通常情況下移植皮瓣留1~2個血管蒂與手部血管進行吻合,同時選擇腹部皮瓣的大小要根據皮膚損傷的面積大小,在對患者進行手術后術區加壓包扎1~2周后換藥,同時針對手部進行功能鍛煉。觀察組采用VSD聯合腹部皮瓣移植方法,術中徹底止血與清創,針對骨折的患者應切開復位,行簡單的內固定,內固定可以采用克氏針、鋼絲等,修補斷裂或損傷的關節囊與肌腱;針對脫位者應先行復位,固定可以使用克氏針等;神經斷裂者應行神經外膜吻合;針對肌腱缺損的患者的肌腱移植應取掌長肌腱。設計血管蒂的情況與腹部皮瓣移植的大小情況時應充分結合腹部供區減張縫合手部血管的損傷程度與皮膚的缺失面積。兩組患者進行相同的術后處理措施。術后隨訪半年時間來觀察所有患者的手部外形、皮膚溫度與顏色。手術成功是指患者一期的移植皮瓣成活。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的手術成功率是97.8%,1例患者出現了部分的皮瓣壞死,在對該患者進行二期皮瓣移植后成活,其中45例患者中有44例皮瓣成活,皮瓣的溫度與正常皮膚溫度相同,外觀恢復良好、顏色略深,切口均一期愈合。對照組的手術成功率是84.4%,7例患者的皮瓣部分壞死,二期皮瓣移植后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38例患者的皮瓣成活,其中有4例患者出現了受區腫脹的現象,其它32例患者的外形恢復良好,觀察組的手術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由于在就診初期手部皮膚大面積的脫套傷、缺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需要承擔極大的風險。VSD技術有很多的優點。第一,可以最大化地預防感染病菌;第二,及時地消除由于受損組織產生的毒性分解產物;第三,刺激并加速肉芽組織生長、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等。因此,在處理各種組織缺損、感染性與開放創面等方面,VSD比傳統的引流技術更加先進與成熟。本次研究對照組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現皮瓣壞死現象,而觀察組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出現皮瓣部分壞死現象,因此充分說明運用VSD聯合腹部皮瓣、植皮修復的方法對手部皮膚大面積的脫套傷、缺損進行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負壓封閉引流聯合腹部皮瓣、植皮修復在手部皮膚大面積的脫套傷、缺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非常顯著,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 莉,趙宇輝,曹志紅.負壓封閉引流聯合腹部皮瓣移植治療手部軟組織缺失及血管損傷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3,27(14):1382-1383.
[2] 趙宇輝.腹部皮瓣聯合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手部創面中的應用[A].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2012: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