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麗
【摘要】目的 對我院的糖尿病患者的用藥指導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在臨床治療中藥師參與到家庭用藥指導工作中的具體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臨床用藥指導方法,而觀察組采取的是藥師參與的臨床家庭用藥指導方法,對比兩組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采用藥師參與臨床家庭用藥指導的患者其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結果明顯的低于采用常規用藥指導的對照組患者,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家庭用藥指導中,藥師參與家庭用藥指導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血糖測試結果。
【關鍵詞】藥師參與;糖尿病患者;家庭用藥;指導效果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8..01
在我國的疾患者群中,糖尿病在中老年中是一種常見疾病,且有逐年增高的趨勢,這一疾病嚴重的威脅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身體的健康指數。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講其中大部分的患者對于糖尿病的認識不夠全面,因此不能對藥物進行科學合理的使用。具體的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8~76歲,平均42.67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2.9年;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48.6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的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針對對照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規的家庭用藥指導方法,根據我國醫院的標準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一些常規的注意事項叮囑,但沒有進行之后的隨訪跟蹤調查。而觀察組的患者是在藥師參與指導的基礎上,對患者的用藥情況的歷史記錄分析,同時包含了患者的用藥計量、藥品名稱與用藥依從性、不良反應等進行分析。與此同時,經過對應的溝通交流以后把患者的常規聯系方式、家庭聯系人及家庭祥細地址等進行登記,這樣便于之后的跟蹤隨訪,以及患者的用藥知識講解、健康教育等。作為藥師需要積極的參與到患者的家庭用藥指導活動中,可以定期的召開一些疾病講座活動,為患者講解關于糖尿病的知識及健康飲食、日常運動等,這樣更利于患者對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患者在進行口服降糖藥、胰島素注射的時候,能嚴格的控制自己的飲食習慣、禁止暴飲暴食,還可以定期的對患者的患者進行跟蹤的回訪,了解患者的病情發展。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服藥情況進行嚴格的調查,并且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的變化情況,與患者的血糖指數,對藥師參與的臨床家庭用藥情況的效果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一年期的跟蹤回訪,其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明顯的低于對照組患者的指標。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針對觀察組患者經過一年隨訪治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進行分析,其數值明顯的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且目前年齡呈年輕化趨勢,其臨床治療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患者的日常用藥中掌握控制血糖的方式,但是這種治療方法并不能有效的治愈糖尿病。傳統的醫院用藥指導不僅僅包含了患者住院期間的用藥指導,其實還包含了患者出院之后的家庭用藥,但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對血糖數值的影響比較大,因此,需要糖尿病患者自己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實現藥物治療與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相結合的治療方式,并嚴格的聽從醫師與藥師的治療計劃,從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藥安全與依從性,這對控制血糖指數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勝春,李代程,黃永輝,等.臨床藥師干預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的探討[J].四川醫學,2013,34(8):1215.
[2] 徐梅英.臨床醫師在胰島素合理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0):70.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