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利娟
【摘要】目的 對護理人員靜脈采血操作現狀進行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法,對上海市某家三家醫院的44名護理人員的靜脈采血操作進行觀察記錄研究;結果 有18.6%的護理人員操作完成率在20%以下。在年齡、工作年限、職稱等方面的影響下,護理人員對于靜脈采血操作的完成率也各不相同;結論 從上面的結果可以反映出,上海的這家三甲醫院的護理人員對靜脈采血操作流程的認識不夠全面,并且此醫院的靜脈采血操作流程也存在著較大的缺陷。
【關鍵詞】靜脈采血;操作流程;質量控制;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9..02
在整個采血的全過程當中,患者的生理準備、護士的操作流程等各個方面都會給檢測結果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即使這樣,對于護理人員靜脈采血操作的現狀這方面,都沒有受到相關的機構和廣大群眾的廣泛關注,所以還沒有作出有效的解決方法。本文就針對對護理人員靜脈采血操作現狀,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研究分析,希望能引起社會各界對護理人員靜脈采血現狀的重視。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們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是來自上海市某三甲醫院的,三個病房的67個病患的44名護理人員,44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并且各年齡段各工齡都有分布,是隨機選取不存在較大的偶然性。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靜脈采血觀察表收集資料:資料收集方法本次實驗:采用的是應用參與式觀察法,這種方法具體的來說就是將研究者本人以實習生的身份,對研究對象進行實時的觀察,研究為一個月,每次研究是從護理人員接到檢查醫囑開始觀察,到整個靜脈血標本被轉移人員帶走之后才算結束。
2 結 果
大約有60%的護理人員的操作步驟完成率在90%以下,還有18.6%的操作人員的靜脈采血操作完成率在20%以下,
3 討 論
現在被廣泛使用的靜脈采血流程存在較大的缺陷,從本次的觀察結果中可以看出,靜脈采血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詢問病人是否暈針暈血;(2)在采血進行前進行手部的清潔;(3)配戴合適的醫用手套;(4)完成標本的采集后,進行掃描并確認,確認標本的信息已經被采集;(5)對轉運者進行叮囑,強調他們在標本轉運的過程中不能發生劇烈的震蕩,并且要用塑料密封裝置將標本密封好;(6)對靜脈穿刺針孔進行止血,待確認靜脈止血成功后進行松開;(7)見到回血松開止血帶;(8)靜脈血采集完畢,用消毒干棉球對穿刺點進行按壓。這些步驟從觀察的結果中看出,一到五這五個步驟幾乎上所有的護理人員都沒有完成,或者沒有按規定完成。
在進行靜脈穿刺的過程中并沒有做到手部清潔衛生并戴上合適的手套這一步驟,靜脈采血作為臨床侵入性操作之一,再進行采血的過程中,針頭一般會攜帶大量的血液,如果一旦發生意外的事件,針頭會更容易傳播疾病,造成更嚴重的危害。
止血帶的捆綁時機有問題,對于止血帶的使用過程一般會是在進針時進行止血帶的捆綁,對于穿刺部位消毒采血完畢之后才可以松開止血帶。從剛剛開始的進針到最后的采血完畢,止血帶的捆綁時間較長,這樣就會帶來組織缺氧和細胞代謝異常甚至使紅細胞遭到破壞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對止血帶的捆綁時機和時間做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包括止血帶要進行兩次捆綁,第一次為了確定進針點,然后就要及時的松開。第二次,在進針點進行消毒靜脈穿刺前進行止血帶的捆綁,并且在見到回血之后立即將其松開。按照這個步驟來做,既可以較好地達到止血帶在靜脈取血的過程中的主要作用,還能提高采血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的減少由于止血帶的捆綁時間問題而對紅細胞帶來的一系列的不良影響,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病人的不適感。
護理人員在靜脈采血的過程中對于病人的人文關懷較為缺乏,研究結果表明,護理人員在對病人進行靜脈采血的過程中,并沒有深入地了解病人的暈針暈血情況,在預先不知道病人的生理情況的情況下,如果病人出現了暈針暈血,這樣就會使病人產生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在采血完成后護理人員不能及時的為病人進行乙醇棉球和非消毒干棉球的替換,這樣會使病人的進針處的疼痛感加重。可以說靜脈采血是臨床最常用的有創性檢查,如果護理人員在進行采血之前,做好了解釋詢問等工作,給病人更多的人文關懷,這樣會使得病人的靜脈采血的不良體驗降到最低,還會使得護理人員的靜脈采血過程進行得更為順利。
護理人員靜脈采血操作完成率低,根據分析所得的研究數據表明,只有近60%的操作步驟完成率在90%以下,從護理人員的年齡,工作年限和職稱等方面進行分析,對于那些年齡越大工作年限長職稱也高的護理人員來說,他們的靜脈采血操作成功率更高。這是由于每年護理人員都會參加一定的靜脈采血培訓,使得他們增加了更多的采血經驗,學到了一定的靜脈采血知識和經驗技能,所以使得他們的靜脈采血操作步驟完成率較高[1]。
4 小 結
本文全篇主要講述了在靜脈采血過程中護理人員出現的問題以及標本質量不能得到保障的問題,這兩者都會使得病人靜脈采血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會給病人以及醫護人員帶來較為嚴重的安全威脅。所以,針對研究結果我提出了以下建議,希望相關部門盡快的完善相關的操作流程,加強對相關人員的教育培訓,并制定一套完善的靜脈采血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張慧敏.靜脈采血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及控制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8):141-14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