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沛
【摘要】目的 探究康復護理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方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觀察組42例予以康復護理,對照組42例予以基礎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組間無顯著差異;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組間差異顯著。結論 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經康復護理后有助于病情改善。
【關鍵詞】康復護理;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9..02
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是因為內皮受損引發的生理病理變化,臨床研究證實,高血壓可提升心血管和并發癥發生率,可對患者的生命產生影響[1]。為此需要選擇有效的干預措施延緩病情發展,將其生活質量提升。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康復護理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齡62~79歲,平均(70.3±1.6)歲。按照隨機數字表方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各42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組間數據并未產生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相應的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予以基礎護理,觀察組予以康復護理,其內容大致如下:
心理疏通。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心態進行調整,以免情緒較為激動身高血壓。此外家屬需要對患者予以相應的理解以及安慰,由專人對患者進行看護,并予以心理支持,醫務人員實施相關搶救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冷靜以及熟練,予以患者相應的安全感,提升患者和家屬應對疾病的能力[2]。
健康宣教。醫務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引發因素以及疾病產生的危害,使得患者予以其相應的重視,堅持長時間健康飲食以及運動,控制血壓水平趨近正常值,從而減少損傷[3]。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轉變自身不良生活飲食習慣,需要勞逸結合,確保充足的睡眠,以樂觀額心態面對疾病。
用藥干預。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降壓藥物的名稱和用法用量,并將書面資料提供給患者家屬。告知患者需要依據醫囑進行用藥,不應擅自增加或者減少藥物服用劑量。告知患者家屬定時監測血壓,如果血壓水平控制不佳或者出現心動過緩等現象需要及時到院就診。
運動干預。患者依據自身的病情和年齡,選擇快走、慢跑和氣功等運動,如運動時產生心慌、氣急和頭暈癥狀需要休息,不應進行競技運動。患者進行相應的運動有助于大腦皮層功能恢復,同時可提升患者生活信心。
飲食干預。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食用低鹽和低膽固醇食物,限制內臟、魚子和動物脂肪的攝入量,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食用水果蔬菜以免便秘。對于肥胖患者而言,需要對其體重進行控制。
1.3 評估指標
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文中涉及的相關數據在進行計算時均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血壓水平經統計計算后以計量資料呈現,組間數據經對比后以P<0.05為差異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前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經對比并未產生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目前,伴隨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老齡化社會的加深,提升了高血壓的患病率,進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動脈粥樣硬化屬于高血壓靶器官損傷,因為高血壓致使血管內皮功能出現障礙,降低了血管的順應性。臨床研究證實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預后。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后其血壓控制水平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數據經對比差異顯著,說明康復護理能夠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病情進行改善,進而降低其血壓水平。康復護理則是提升患者主觀意識,使得患者認識到疾病對自身產生的危害,同時依據醫囑予以治療。通過護理人員指導,可將患者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予以糾正,確保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復。
參考文獻
[1] 張依群.康復護理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護理效果[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4(5):574-576.
[2] 張 洋.康復護理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4):228-229.
[3] 楊永花.康復護理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J].心理醫生,2018,24(16):297-298.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