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倩倩
“母親”,具有作為一個人、女人和母親這三重身份,是古今中外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母題。(1)柔石筆下塑造的“無我”意識的母親形象:春寶娘,是現代文學畫廊之下女性受地域文化陋習戕害的典型,但她身上所滲透的母性乃至隱約顯露的人性幽光,是柔石對浙東農村典妻制度獨到而又深刻的理解。
一、“無我”意識的怪胎——春寶娘
春寶娘,是柔石在小說《為奴隸的母親》中塑造的一個浙東農村窮苦的的底層流淚母親。她的丈夫是個皮販子,并且染上了酗酒賭博的惡習;兒子春寶臥病在床,一家生活沒有著落?!靶疫\”的是,丈夫私自想出了一個絕妙“好計”——將她出典給地主老秀才生兒子來換取錢財,以滿足一家的日常生活所需。
自此,春寶娘在無法抗拒的現實之下,開始了她的出典之路。在她出典的這三年里,她給老秀才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秋寶,完成了她出典的目標??僧斔氐皆瓉淼募抑校l現一切都與她的愿景背道而馳,她當初出典自己所得的一百元大洋非但沒有改善原本窮困的生活狀況,而她忍痛離開的兒子春寶也變得奄奄一息。
毫無疑問,春寶娘身上沒有自我的獨立思想,她早已成為男性精神的附庸。在家中,任由丈夫皮販子出典自己;出典到老秀才家,對以傳宗接代的老秀才抱有幻想,而將自我的意識封存。
因此,春寶娘的“無我”意識在以男性為主權的宗法文化的承襲之下,使得她個人身上背上了沉重的精神烙印。而最終現實“饋贈”于她的,不僅是為人妻的奴隸、為人母的奴隸,更是宗法社會之下無自我主權意識的奴隸。
二、“典妻”制度的陋習
貧窮,是一切生命本源迸發生機的阻礙。浙東農村的貧困,使得女性成為男性經濟乃至精神的附庸,而這種附庸之下的浙東文化的典型代表——典妻制度,則是當時浙東農村婦女地位堪憂的表現。
作為自我意識被侵蝕的母親:春寶娘,無疑是典妻陋俗之下的犧牲品。但丑陋的典妻之習,是造成春寶娘永遠處在母愛被剝奪的無盡折磨和無法言說的精神凌遲之中的直接原因,父權社會中女性的奴隸地位則是隱藏在這一悲劇背后的真正禍首。(2)柔石正是在這種典妻文化中,看到了浙東婦女身上所滲透的封建余孽的殘渣正在荼毒著女性的心靈,看到了作為婚姻另一方的女性的自主權在受到殘忍的剝奪。因此,他借由描繪這一精神和肉體遭受雙重打擊的母親形象:春寶娘,從而將他對女性地位的深切思考自然地傳達出來。
所以,春寶娘作為底層的流淚母親,是千千萬萬受奴役的浙東婦女的縮影。她那身上所閃耀的母愛因子似在訴說著她那悲苦的命運,也映照出那些被封建倫理綱常束縛而無法翻身的底層苦難母親的精神困境。
三、“自我”生命的反芻
情感是人物閃耀的因子,是人物迸發鮮明特色的基礎。作者在寫作人物時,總會將個人的經歷訴諸筆端,將他對世事人生的共鳴通過文本展現的方式深切地傳達出來,并借助其從屬的特定地域鮮明而深刻的文化情結,讓讀者看到潛藏在其內心深處最本真的人生狀態。
柔石所塑造的春寶娘這一形象,是他自我生命和內心感受的真實傳達。他在創作春寶娘這個流淚母親時,將浙東農村所特有的生活情態,以及農民生活的艱辛和悲苦,乃至女性的創傷和苦悶復刻到其作品之中,為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提供現實生活素材的來源和范本。
而在柔石寫作的路途之中,魯迅對國民的愚昧、麻木的深刻揭示,也啟迪了他的文學創作。更為重要的是,柔石將關注點定格在婦女問題之上,更多地使得魯迅探討國民性的問題有了最佳的故事載體,使得女性這一社會底層的人物形象受到了社會更多的關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充了魯迅的國民性題材的人物范本。
并且,經由地域情感所傳達給柔石的文化情態,也使得柔石筆下的母親形象變得更加鮮活。春寶娘雖背負了女性悲劇命運的枷鎖,但是她身上所閃耀的人性的幽光卻使得她變得鮮活而令人動容。她感嘆孩子生活的不幸,痛心女兒被開水活活燙死的殘忍。這滿腔的苦水使得她的內心變得更加柔軟和堅定,變得更加愿意用自身去換取家庭的安穩。這何嘗不是人性的光芒在閃現著?
而當她來到老秀才家,老秀才雖只是將她作為正妻無法傳宗接代的補充,但是依舊對春寶娘像妻子一般,相敬如賓,秉承一個好丈夫的根本,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在延續香火之外所展現的人性的閃光點。它讓原本早已如同死水的春寶娘的內心,如同久旱逢甘露一般,開始相信生活,相信情感,相信時間的力量。
因此,在“自我”的生命變得卑微的同時,情感仍舊是個人維持基本斗志的基礎。作者在春寶娘乃至老秀才的身上依舊傾注了他對生活樂觀的情態。這種情態,是經受了歲月磨難之后,枯木逢春般的感召,也是歷久彌新的順延,更是歲月本該保持的一種本真狀態。因此,人生不幸,但人性永存。
注釋:
李萍:《困在“鐵屋子”里的母親——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寡母形象》,2008(06),第1頁。
王媚:《論中國現代文學的母愛主題類型及其價值評估》浙江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第18頁。
參考文獻:
[1]瑞峰.《柔石作品選》(二)(現代名家作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92.
[2]李萍.困在“鐵屋子”里的母親——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寡母形象[D].青島大學,2008 (06):1.
[3]王媚.論中國現代文學的母愛主題類型及其價值評估[D].浙江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18.
[4]汪羽旎.<為奴隸的母親>中悲劇女性的形象[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院報,2014 (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