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迎春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事業單位來講,采用傳統的收付實現來進行會計核算,已經很難達到要求。因此權責發生的制度就在很多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予以應用,使財務管理的有效性以及規范性實現了進一步的提升。因此,權責發生制度在現代的事業單位會計中實現了應用效果的充分發揮。
關鍵詞:權責發生制度 事業單位 會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074-02
權責發生這一制度在當今事業單位的會計中實現了良好的應用以及進一步的普及,對傳統的財務管理形式實現了進一步的轉變,充分體現出其規范性以及有效性。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會計中,采用權責發生制度進行財務的管理,已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效。本文對其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什么是權責發生制度
權責發生制度又被稱為應收應付制度。對收入的項目進行記錄,同時對扣除的項目進行記錄。同時,對于已經售出的一些商品,或者已經完成的商業發展,在并沒有收到付款的情況下,也應該將相應的金額在賬簿之中進行記錄。[1]
在當前的很多事業單位之中,已經將權責發生制度作為對交易進行記錄的標準方式。這個概念和會計現金的基礎不同,在這樣的基礎之下,在收到現金的時候進行收入的記錄,在支付現金的時候進行費用的記錄。比如,一家公司對權責發生制度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在將發票向客戶發放之后就應該對銷售進行及時的記錄,而一家對現金基礎制度進行應用的公司,將會在支付之后才可以進行銷售的記錄。
二、權責發生制度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應用
在事業單位的會計方法中,跟蹤以及收入的匯報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現金基礎以及權責發生制度這兩種。基于權責發生的制度,對于現金的收入,無論何時都要在公司收入的報表中進行記錄。同時,在進行權責發生制度應用的過程中,應該實現費用和相關收入之間的匹配,這些并不是在進行支付時來加以記錄,而是在發生的時候就進行記錄。
這樣就可以使現金只有在收到的情況下才可以被記錄,在費用進行實際的支付之前不會進行記錄。
(1)權責發生制度的調整分錄。在會計的末期進行編制過程中,簡單應計的制度或者權責發生制度的調整分錄形式,就是三種調整分錄之中的一種。這種會計方法可以使事業單位會計中的財務報表可以和權責發生的制度相符合。因此,應計調整的分錄制度中包含著發生在會計之間,但是卻沒有在公司的總賬科目中進行記錄的一些交易手段。如果不采用應計調整制度來對其進行分錄,就有可能將這些交易再一次在以后的會計期間計入到報告之中。
(2)混合的會計制度。對于會計的混合而言,使得先進的會計和權責發生制度的會計這兩種方式實現進一步的結合,這樣的方法就是其基礎。對于混合的系統來講,應該按現金的基礎進行收入的確認,按照權責發生的制度來進行費用的確認。但是就混合的方法而言,卻不僅僅局限于這些。[2]在混合會計之中,有著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混合。如果進行現金形式的交易,而且按照權責發生的制度進行記錄,是為了某種目的進行,使得這兩種用途不同的交易記錄得以維持,也算是混合會計。
(3)應用于采購業務之中。因為事業單位有著十分復雜的支付系統,因此支付往往發生在實際的經濟活動以后,甚至會有跨年支付這樣的情況發生。隨著新會計制度的實行,對支付貸記的說明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在進行采購的過程中,對權責發生制度也進行了更加廣泛的應用,進而使得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的質量方面實現了進一步的提升。因此在事業單位進行采購的過程中,應該以實際的情況為依據,對采購的資源以及費用進行合理的整合。
(4)應用于固定資產業務的方面。在事業單位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對固定資產進行核算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是在固定資產以及資金當中得以反映。在傳統的支付體制之中,事業單位在進行固定資產的計算過程中,不能將其作為歷史的成本,這樣就沒有辦法來衡量固定資產真正的價值,在購置固定資產的過程中,也沒有辦法將計提折舊等方法進行有效應用,進而在進行結余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隨著權責發生制度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應用,使得在對固定資產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對于權責發生制度而言,它的針對性很強,對固定的資產也有著十分嚴格的管理,因此在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可以對信息在真實性以及準確性方面作出有效的保證。
(5)應用于債權以及債務方面。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對債權以及債務實現有效的核算,可以對其經濟效益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采用傳統的首付實現的制度,僅僅適用于對收付款來進行計算,對事業單位進行預收款項而言,無論是在預計方面還是在核算方面都并不適用。但是隨著權責發生制度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應用,對于事業單位非營業性的一些業務也實現了信息準確性的進一步保障。
三、權責發生制度在事業單位會計中進行應用的重要性
權責發生制度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應用,對于特定期間之內的盈利能力,可以提供出更加標準的描述。對權責發生制度的方法進行科學應用,對利潤表進行編制的過程中,有期望的收入區間所有的賺取收入以及這些收入的實現過程中產生的總費用。對于權責發生制這一會計基礎而言,它可以將某一特定時間段中的財務狀況予以表明,原因是在進行這種方法應用的過程中,獲得的所有資產以及負債情況都必須在報告中進行體現。
(1)對收入實現了及時的匯報。權責發生制度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應用,使得單位的收入獲得得到了及時的匯報,因此,銷售發生實際的月份可以通過會計財務的數據來進行反映。由于一些部門有著較多的生產以及經營活動,因此權責發生制度的應用可以對其實際的銷售活動以及漲跌的情況等有準確的了解,進而實現生產方案的合理確定,對銷售高峰的時段內,人員配備的相關需求實現進一步的了解。
(2)對平均分配的費用進行預計。對于一些大額的預先支付費用,在進行權責發生制度應用的過程中,允許事業單位可以將付款涵蓋的月數為依據,按照比例進行費用的支付。比如,在1月份應支付12000元作為年度的財產保險,在這一年中的12個月內,可以每個月進行1000元的支付,并不是在1月份進行支票簽發的時候就將12000元的支出進行記錄。
(3)對拖欠的費用實現平均分配。隨著權責發生制度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應用,使得商業的欠款可以由公司進行分攤,在付款之前,作為應計費用來分配。比如,單位應該在年底進行6000元的房地產稅支付,則可以每個月從會計總賬中支付500元,使得全年的費用得到平均分攤。
(4)IRS在使用權責發生制度的相關要求。在過去的三年之中,如果單位的平均總收入在1,000,000美元以上,國稅局就會要求公司對權責發生的制度在會計中進行使用。但是對于公司而言,如果在過去的三年期間,業務為7,000,000元、12,000,000元和90,000,000元,平均收入就低于1,000,000美元,即使某一年的總收入達到了1,000,000美元以上,也可以采用現金的會計方法來進行核算。
四、結語
對于事業單位賬簿的維持,權責發生制度在會計中的應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的很多的事業單位都已經對這一方法進行了應用。在事業單位會計中,對權責發生制度進行合理的應用,可以使得部門的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使得腐敗的情況得到進一步的減少。可以對事件從發生開始就進行記錄,而不是交易已經發生才開始進行記錄。采用這樣的方法,就可以使事業單位透明度進一步增強,進而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效率以及質量實現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奕翔.權責發生會計制度淺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7(27):78.
[2]華建新.論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的運用[J].中國商論,2018(14):112.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