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本文以新能源行業為研究對象,發現并找出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新能源 皇明太陽能 發展戰略 可持續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082-02
一、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
我國目前開發利用太陽能有很多方面,例如太陽能熱水器的開發、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技術,但是在光伏發電方面,中國仍舊落后于很多發達國家,和經濟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來看中國新能源行業經過多年市場推廣,已經基本完成市場導入。從國際形勢來看,世界各國正把安全清潔的太陽能開發和利用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我國新能源產業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一環保清潔的技術,我國對于新能源產業也非常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能源供應的缺失。其次,人們越來越追求綠色生活,衣食住行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環保,新能源利用技術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改變生產方式,推動我國整個社會的創新。
但是仍然有一些影響新能源產業不斷發展的因素,比如研發成本高、技術創新不夠等因素,所以應該研究應對制約新能源產業發展因素的解決對策,為新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新能源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政策體系不完善,產業發展缺乏規劃,管理混亂。雖然我國制定了有關新能源的法律法規,但由于新能源涉獵范圍廣,政府對新能源的具體法律規定不完善。新能源行業管理混亂,規劃不合理,一些企業盲目跟風,盲目投資,導致市場結構混亂,產品供大于求,使得局部產能過剩,制約了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所以,需要國家盡快完善各個新能源政策體系,整體上宏觀調控新能源健康有序地發展,促進我國經濟進一步高速有效地增長。
(2)新能源產業配套措施不健全。進入21世紀后,在經濟和環境的影響下,我國新能源發展迅速,迎來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在“十三五”能源規劃會議中,各地政府貫徹會議精神,推出了新能源的發展規劃,但是相關的新能源配套措施還不是很健全。例如新能源的認證標準、示范體系建設、檢測標準等,嚴重影響了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對于新能源發電的配套電網建設不完善,成為制約電力運輸的瓶頸。
(3)成本較高,社會認同缺乏。新能源的開發與應用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發展新能源,需要得到人們的大力支持,人人參與。但是由于目前新能源技術屏障,導致新能源成本過高,加上人們對新能源認識不是很全面,缺少積極性,所以,新能源的發展道路還很長。
(4)人才制約嚴重,技術不夠健全。由于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落后于西方國家,新能源發展過程中許多關鍵設備和原材料必須從國外引進,這導致對國外市場的依賴性較高。同時,新能源發展的專項人才十分稀缺,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較低,種種原因致使我國新能源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不夠,嚴重制約了我國新能源產業的持續發展。
(5)新能源市場不完善,產業鏈不夠完善。目前新能源的發展較為混亂,由于政府在支持新能源的發展,所以民間資本大量進入新能源行業,會造成重復建設較多,產能過剩,且沒有核心技術,嚴重干擾了新能源市場的發展秩序。同時產業鏈建設不完善,先進設備需從國外引進,相應的新能源研發和服務機制需進一步的健全。
(6)新能源發展分布不均衡。我國新能源產業整體發展尚處于初期階段,但從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產業間和區域間的發展不均衡現象較為明顯。產業間太陽能和風能明顯發展過熱,尤其是太陽能,導致產能過剩,而生物能等其他新能源發展明顯落后。空間上中西部新能源發展緩慢。
三、新能源產業發展對策及建議
在低碳經濟時代,新能源產業將有著廣闊的發展潛力。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各個國家都將發展新能源作為經濟復蘇的重要政策。目前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正進入高速的發展時期,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已成為世界新能源的一個主要發展市場,但在新能源的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如何更快、更好地發展新能源,這將是我國目前新能源產業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1)制定新能源發展規劃,加強新能源產業的布局和監督。新能源需要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才能夠獲得更快、更健康的發展。由國家能源局、工業與信息部等多個部委參與起草的我國備受矚目的新能源規劃將會陸續出臺。規劃重點圍繞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與高碳減排展開,大力支持新能源的發展,尤其是太陽能、風能、核能、水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發展。同時,國家需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進行監督,保證新能源產業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 (下轉第81頁)
(上接第82頁)
(2)加快標準、認證、檢測體系的建立,完善制度建立。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新能源發展速度逐年加快,已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但目前關于新能源產業的標準、認證、檢測體系的建立還不完善,造成新能源產業發展比較混亂。必須早日建立和健全新能源設備以及零部件的設計和認證標準、新能源產品的檢測標準以及各項行業標準,從而保證我國新能源產業能夠得到健康發展。
(3)開展多維度的新能源宣傳。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因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夠得到較好的發展,但是最終,還需要民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夠正常發展。新能源產品,最終的消費人群是廣大的人民群眾。由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在21世紀后才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時間較短,民眾對新能源認識不足。所以要鼓勵廣大民眾參與研發和使用新能源產品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如何讓民眾接受新能源,這就需要政府的廣泛宣傳,讓民眾意識到發展新能源的重要意義,只有民眾參與到新能源的發展之中,才能使新能源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4)技術研發廣泛參與,培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技術是新能源發展的關鍵所在。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初期由政府政策支持指引,但最終發展還是要依靠企業的全面參與。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專項人才培養,組建一流的研發團隊,不斷創新,加強研發能力,培養企業發展的高端人才。同時,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結合國內情況自主創新,掌握先進技術,加強企業競爭力。
(5)采取多形式補貼。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由于目前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原因,新能源產品成本較高,需要國家出臺有利于新能源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在新能源信貸方面,國家應給予優惠的政策。對于新能源產品,國家可以在價格上給予一定的補貼,保證新能源和常規能源能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6)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能源危機與環境問題是人類社會共同的困境,如何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個國家之間的廣泛合作。加強國際間合作,大力發展新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各個國家的共同選擇。近年來,我國和很多西方國家在新能源領域建立了多項合作。2011年中美在南京簽署《新能源領域合作框架協議》,此次強力合作為雙方國家新能源領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同時,中國也與日本、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在低碳微排、節能建筑等方面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使我國在新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和世界上10多個國家建立了可再生資源和新能源方面研發、技術轉讓和示范等方面合作。
參考文獻:
[1]劉若霞,李宇飛.我國新能源產業創新驅動發展路徑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32(17):73-76.
[2]李瓊慧,王彩霞.新能源發展關鍵問題研究[J].中國電力,2015,48(1):33-36.
[3]李春曦,王佳,葉學民,喻橋.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及前景[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2,28(4):1-8.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