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婧婧
摘要: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戰爭和改革建設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主流思想意識和優秀文化。閩北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擁有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資源,通過挖掘紅色文化在大學生黨員教育中的理論認識、價值重塑、黨性涵養等價值,借力閩北紅色文化優勢,將閩北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教育,引導大學生黨員樹立共產主義信仰。
關鍵詞:閩北 紅色文化資源 大學生黨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131-02
一、閩北紅色文化資源概況
福建北部地區簡稱“閩北”,為南平市轄區,具體包括兩區三市五縣。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閩北即成立了黨的組織,直到閩北解放,黨領導閩北人民進行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多年的革命歷程中,閩北黨組織和工農武裝經受了各種斗爭的嚴峻考驗,保存了組織,擴大了武裝,涌現出動人的英雄事跡和戰斗故事,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文物以及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形成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
目前,閩北有多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其中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10個設區縣中,建陽市、邵武市、武夷山市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還有眾多的革命遺址和革命人物先進事跡,包括閩北革命歷史紀念館、閩北革命烈士紀念碑、閩北紅色首府陳列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閩北分區蘇維埃政府舊址、赤石暴動遺址和四渡橋狙擊戰紀念碑等。閩北光澤縣至今還保留了紅軍當年的文物用品,這里是周恩來、朱德和彭德懷等紅色領導人指導革命斗爭和開展革命的地方。邵武市至今仍保留屬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遺跡——邵光縣革命委員會舊址等,這些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著革命先輩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愛國熱情、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承載著紅色的歷史、光榮的傳統、優良的作風以及崇高的思想境界,既是黨員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黨員教育的重要載體。
二、閩北紅色文化的價值體現
(1)增強大學生黨員的理論認識。閩北紅色文化體現的是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是閩北人民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形成的特色文化,同時又融合了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在大學生黨員群體中,通過紅色文化的熏陶,能夠幫助他們提高理論素養,進一步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對大學生黨員而言,首先,通過閩北文化的熏陶,能使大學生黨員牢固樹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堅定理論自信。只有學習和掌握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將良好的愿望升華到科學的理性的高度,了解和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堅定大學生黨員的政治信念。其次,通過學習閩北紅色文化,能讓大學生黨員理性對待當今各種思潮和各種社會現象,堅定道路自信。大學生黨員只有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才能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后,通過踐行閩北紅色文化,更讓大學生親近和認同我們民族悠久燦爛的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紅色文化是構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元素,通過踐行閩北文化,讓大學生了解到閩北文化所承載著的厚重的歷史內涵、豐富的人文價值,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堅定對祖國的文化自信。
(2)紅色文化資源是價值重塑作用能夠充分發揮的有效載體。紅色文化資源包括革命遺址遺跡,具有非常直觀生動及感染力強的特點,是組織同學開展豐富黨日活動的有效載體,是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方式。此外,當今世界中西方交融日益密切,意識形態斗爭問題日益凸顯,通過紅色傳統文化教育,尤其是針對大學生黨員這一先進主體,能夠不斷增強大學生對紅色傳統文化的認同,增強他們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能夠使大學生自覺維護中華文化的安全。
(3)紅色文化能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涵養。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對于大學生黨員來說,首先,要注重提高個人黨性修養,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培養大學生黨員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品格。其次,在學習和生活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努力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同學,傳遞黨員正能量。最后,要在實踐中將紅色文化融入學生黨支部建設以及開展的活動中,如閩北紅色資源中包含許多感人的英雄事跡,包括武夷山市列寧公園內的閩北革命烈士紀念碑、閩北六烈士紀念亭、粟裕大將骨灰安放處、孫克驥將軍之墓等,將這些英雄事跡融入大學生黨日活動中,有助于從紅色文化中獲取智慧和力量,有助于大學生黨員提高黨性修養。
三、閩北紅色文化融入黨員教育的路徑
(1)開展以閩北紅色文化為主題的黨員教育活動,堅定高校黨建工作方向。閩北高校在黨建工作中需明確以閩北紅色文化為核心內容,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政治教育,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認同感。由于大學生黨員心智還不完全成熟的特殊性,比較容易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和沖擊,影響對黨和政府的政治認同感,因而,在黨員教育活動中要以明確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堅定信念為基礎,借助閩北紅色文化的有利資源,通過成立讀書社、交流心得體會、觀看紅色影片等活動來豐富(下轉第130頁)(上接第131頁)對大學生黨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強對黨和人民政府的堅定認同感。
(2)開展以閩北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豐富高校黨建工作內容。閩北高校在黨建工作中可凸顯閩北紅色傳統文化資源的優勢,圍繞閩北地區革命運動和重大歷史事件、閩北地區重要革命遺址遺跡以及閩北地區豐富的革命人物事跡和革命精神與傳統內容,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增強學生黨員先進性意識。通過努力營造濃厚的閩北紅色文化氛圍,閩北高校可在校園內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具體包括參觀走訪革命歷史紀念館、革命遺址遺跡等。此外,活動的開展還可以結合學生專業舉辦紅歌演唱、舉辦歷史話劇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不僅能夠進一步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還能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3)開展以閩北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拓寬高校黨建工作平臺。一方面,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網絡來拓寬弘揚紅色傳統文化的途徑與渠道,高校利用校園網絡平臺,大力宣傳與鼓勵學習閩北紅色傳統文化。通過QQ易班等平臺工具向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發布最新的時事政治消息,設立交流群,讓他們參與進來。另一方面,結合本地紅色資源,建立紅色教育實踐基地,對大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紅色教育。此外,利用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讓大學生黨員到紅色革命老區進行學習及調研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
四、結語
閩北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這為大學生黨建工作提供更加豐富和生動的素材,能夠對黨員進行更為深刻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紅色文化的宣傳與學習能夠促進黨員的成長與自身黨性修養,閩北高校應積極利用閩北紅色文化基地建設引導學生黨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共產黨員。通過進一步提煉和挖掘閩北紅色文化,高校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育人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紹榮.高等教育視野下的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2(3):19.
[2]李濤.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北京交通大學,2014(4):133-134.
[3]陳娜,婁瑋.運用紅色文化資源創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20):70-73.
[4]江艷,葉桉.論江西紅色文化與高校學生黨建[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4(4):69-74.
[5]中共南平地委黨史研究室.閩北革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