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正
摘要: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和功能部門在購買公共服務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并進一步加以改善。為此,本文以共青團甘泉縣委的實踐為出發點,對我國地方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問題及其對策進行了剖析。
關鍵詞:地方政府 公共服務 社會組織 管理和監督評估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242-02
在信息技術和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社會信息化、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已經成為國際發展的大潮流。為此,無論是發展中國家、轉型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政府行政模式的改革已成為勢不可擋的歷史性潮流。如何實現社會化的公共管理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成為核心和關鍵問題,也是評判一個政府及其功能部門的基本標準。目前,通過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而發展政府行政新理念和重塑政府新形象,進而進行政府行政模式的改革,已經成為國內外行政改革的一個潮流。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先后掀起了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為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成功興起,并成為政府行政的一種新理念和新模式。在我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黨的十八大以及2013年7月3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都確立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
一、理論基礎
(1)激勵經濟學理論的借鑒。日本學者金澤良雄提出了二維劃分規制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2)公私多元合作與放松規制的理念。管理學中的公共服務提供模式——多元主體公私合作的模式可以克服政府包辦服務的弊病,并滿足公共服務多元化的社會需求,更能激勵市場化購買公共服務。
(3)法權互動理論的佐證。法權互動的理論凸顯服務組織的權利,改變傳統法權“互侵”缺陷,以恰當的法權分配保障社會服務組織體的權利,從而激勵他們主體功能的發揮。
二、實例分析
1.案例基本概況
案例一:為豐富少年兒童的暑期生活,共青團甘泉縣委向延安大學學生會團體購買了服務,在美水廣場、中心廣場等甘泉縣人流密集地開展了“愛的小腳丫”系列涂鴉活動。由共青團甘泉縣委出資,活動的內容和具體安排則由學生會團體自行決定,活動結束后由共青團甘泉縣委對活動的效果進行評估,然后向學生會團體提供相應費用。
該系列活動已舉辦多期,反響熱烈,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核心價值觀教育,充分發揮了團委的職能。
案例二:在甘泉縣機關工委與共青團甘泉縣委舉辦的“清涼夏日環山公園慢跑”活動中,主辦方在網上公開招募青年協會組織。在招募過程中,主辦方在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上發布招募信息,列出詳細的招募計劃和要求,擇優錄取。信息發布后收到廣泛回應,經過綜合考察評估,最終向陽光青年協會購買了本次活動的服務。
在隨后的比賽過程中,該協會成員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活動任務,受到了主辦方及參賽運動員的好評,并圓滿達到了預期效果。
2.購買公共服務的運作機制
(1)購買動機:為滿足甘泉公眾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真實需求,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探索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中如何引入市場化機制,團縣委策劃實施購買了公共服務。(2)公共服務購買者:共青團甘泉縣委。(3)公共服務生產者:通過定向購買、公開招募和招標、擇優錄用的方式確定了公共服務提供者:延安大學學生會團體以及陽光青年協會。(4)公共服務消費者:甘泉縣老年和兒童為主體的居民。(5)購買公共服務的選擇程序:在舉辦“愛的小腳丫”涂鴉活動前,延安大學學生會團體是該地區唯一能提供該服務的非營利組織。在第一個案例中購買公共服務時,采用定向購買的方式,屬于非競爭性購買。在第二個案例中,共青團甘泉縣委采用了公開招標的競爭方式,屬于競爭性購買方式。(6)購買的監督機制:按照利益相關者理論(Stakeholder Theory),監督主體應是政府(購買者)、服務消費者(公眾)、第三方(專業監督機構、協會組織、媒體、專家團)組成。團縣委遵循該理論建立了多層次、多方位的立體聯合監督機制,還做了服務后評估。實踐證明了這個監督服務機制的有效性。
3.購買公共服務取得的成效
購買上述兩個服務后,按照監督機制,通過調查問卷和實地走訪,聘請管理學以及有關專業學者,對兩個活動進行了定性和定量評價,評價結果優良。實踐證明,借助于延安大學社團組織、陽光青年協會等專業服務組織和市場機構的優勢,團縣委購買并按計劃和目標完成了上述兩個公共服務。不但提供了優質、專業和高效的公共服務,而且突破了政府壟斷、單一提供公共服務的現狀,同時促進了社會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4.購買公共服務存在的問題
(1)資金支持與行政干預相伴生。購買公共服務的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是青年團體與協會能夠提供公共服務的前提。因為這種依賴關系,無形之中就使得政府部門對公共服務的行政干預與影響的力度和范圍越來越大。尤其是在非競爭性購買方式下,容易使非營利組織和市場機構缺乏自主選擇的權利和提升自身服務質量的主動性和動力。
(2)缺乏科學的監督評估體系。購買公共服務,科學的監督評估機制是關鍵。例如,在上述兩個購買公共服務案例中,缺乏成熟的第三方監督與評估體系,在服務監督和評估方面團縣委大費周折,不得不聘請志愿人員和友好專業人士進行監督和評價。
三、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思考與建議
1.完善政府部門購買公共服務的思考與建議
第一,轉變政府管理理念,為推進公共服務購買提供理論與思想基礎。第二,確立契約理念。第三,確立責任理念。購買服務并不意味著責任和義務的轉移,提供服務的責任和義務仍屬于政府部門。
2.建立完善政府購買服務運行機制
在上述三個理念之上,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行政體系和法律制度,構建統一的網絡信息平臺和利益相關的參與式監督評估體系。促進公共服務購買法律化、程序化、規范化,建立完善的管理運行機制。
3.扶持、培育、促進公共服務社會組織和市場機構的發展
為了給公共服務購買提供有力的保障,政府應當承擔改革中的引導和促進職能,加大對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建立政府購買服務供給機構準入評價體系。例如,降低準入條件;為公共服務生產者提供專職人才的教育培訓,重視和加強相關人力資源開發;推進服務生產者的黨建工作,形成其健康發展的政治保證,等等。
4.構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管理、監督評估體系
管理、監督評估體系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制度保證,也是基礎,政府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建設。
四、結語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基本價值目標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與確保公平。為實現效率目標與公平目標,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應構建相應制度和高效科學的管理、監督評估體系。實踐證明,只要有正確的行政理念,完善的運行機制,科學的監督評估體制,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不但可以達成其基本目標,而且還會在重塑政府新形象、改革政府行政模式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小政府大社會的發展中,政府及其功能部門成為公共服務的購買者,是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切實可行的一項舉措。
參考文獻:
[1]王家合,趙琰霖.政府購買服務研究回顧與展望[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
[2]王力達,方寧.我國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問題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4(9).
[3]付婭琪.社會工作介入社區服務研究[D].新疆大學,2017.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