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建設四川天府新區、四川自貿試驗區、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的重要承載地,成都市雙流區緊扣省委全會最新要求,高質量建設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奮力打造航空經濟之都、生物產業之城、電子信息之谷,努力在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中找準雙流坐標、貢獻雙流力量!路、機場第二高速為重點,構建無縫貫通機場、中心城區快速互連的“半小時通勤圈”等。優化人居環境。加快實施空港中央公園、空港綠道等重大生態景觀項目,統籌打造一批特色街區、主題公園等。
高質量培育城市發展動能,爭創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持續深化軍民融合創新。提速打造核動力研究院等3個省級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和成都芯谷,加快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園,爭取國家大型軍工集團在雙布局一批區域總部、研發機構和生產基地,促進軍民融合創新成果就地轉化,力爭到2020年產業產值實現300億元。加快推進校轉化的政策體系,力爭到2020年R&D投入強度超過3%。大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突出發展人工智能、創意設計、虛擬現實等新業態,支持一批有潛力的新經濟企業發展壯大,力爭用5年時間引進培育“獨角獸”企業3家以上、瞪羚企業15家以上。
高質量推進立體全面開放,拓展空港門戶樞紐大通道
強化開放樞紐打造。鞏固提升雙流國際機場樞紐功能,加快構建“48+14+30”國際航空干線網絡,力爭到2020年開通國際直飛航線120條以上。做強自貿開放平臺。深化投資貿易、金融創新、通關服務等自貿領域改革,與“一帶一路”項目,大力發展跨境電商、進口商展、奢侈品及貴金屬交易、文化保稅等適港消費業態。大力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建立重大項目領導包聯、“一對一”服務專班等制度,助力成都打造中西部國際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高質量辦好社會民生實事,建設和諧共享幸福雙流
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熱點難點問題,持續實施一批更具精度、準度和溫度的民生項目,全域開展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等。
(注:原文3502字,已收入中國政務信息網·地方領導文庫,投稿郵箱 : bjb@ccgov.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