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集結號已吹響,鐵拳已攥緊。
2018年2月5日,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卻將永遠鐫刻于遼寧反腐歷史上。這一天,省監察委員會領導班子正式成立。省紀委監委召開機關干部大會,新集結的遼寧“反腐鐵軍”整裝待發。
“要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冷靜清醒和堅韌執著,勇挑重擔,不負重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面對這支意氣風發的黨的紀律部隊發出號令。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成立各級監察委員會,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政治決策,目的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系。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到省監察委員會組建,這場重大政治體制改革在我省真正實施操作不足3個月時間。全省自下而上、上下結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將改革藍圖化為一項項具體實踐——率先在全國成建制完成縣級監委會組建,率先在全國完成100個縣級監委組建工作……順利完成全省三級監委組建工作,實現了對全省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黨的十九大開幕后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全國范圍內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探索實踐,并要求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的組建工作要與地方人大換屆工作緊密銜接。改革“發令槍”打響后,我省迅速行動,丹東所轄6個縣(市、區)和沈陽沈北新區、遼中區、康平縣在全國率先“起跑”。
省委穩扎穩打,把改革試點工作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扎實有序推進。陳求發多次主持召開相關會議,研究決定重大改革事項,謀劃實施方案,全面動員部署。陳求發強調,要嚴格按照黨中央審定的方案精準“施工”,把牢政治方向,注重穩步推進,加強實踐探索,推進改革試點各項任務高標準、高質量落實落地。
在省里制定了“路線圖”、明確了“時間表”后,全省各級黨委書記擔起“施工隊長”的責任,快馬加鞭,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省委常委、沈陽市委書記易煉紅說,我們要履行好市委的主體責任,要以敬終如始的耐力和定力,深入推進監察體制改革,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正是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我省牢牢把握住了改革的方向、力度和節奏,確保改革試點工作不走樣、不跑偏。在黨委的靠前指揮下,紀委認真組織實施,人大、組織、編制、檢察等機關部門通力配合,各級監委組建工作格外順暢,沒有發生一例“腸梗阻”。
三級監委組建完成,對于各級黨委書記來說,只是完成了改革試點的第一階段工作。如何讓監委真正“合”起來、“融”進去,釋放改革效能,需要下更大的功夫。“紀委與監委合署辦公,黨委對反腐敗工作的領導要更加堅強有力。”丹東市委書記葛海鷹說,這次改革要求黨委書記“全過程領導”,確保實現黨的領導全面加強、反腐敗力量全面整合、監察全面覆蓋。
改革讓干部隊伍聚合,實現力量的整合。從新起點出發,表面上是“1+1=1”的整合,實則正在催生“1+1>2”的反腐能量裂變。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我省把人員轉隸、機構設置、編制劃轉作為改革試點的關鍵一步、重要環節,確定先轉隸、后掛牌。省改革試點領導小組聚焦關鍵環節,面對面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推動改革任務細化落實。
每一項設計都從建設一個權威高效的反腐機構來考量,每一項決策都從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律部隊”“反腐鐵軍”出發。1月16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廖建宇在大連市中山區調研時總結說,做好監委組建工作,要做到“兩看”:一個是往后看,看已經完成的工作是否存在瑕疵,是否全部做到位。另一個就是往前看,看還有什么工作是沒有做完的,還有什么程序需要履行。只有確保改革各個環節、各項任務真正落地見效,才能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改革,就是要改出新氣象,改出更強戰斗力。為了讓編制劃轉達到科學合理的比例,省改革工作小組綜合考慮了涉改部門占檢察機關的工作量、實際配備人數等因素。改革后,執紀一線部門編制占總編制的73.2%,省紀委監委內設14個紀檢監察室,工作力量更加向一線傾斜,更聚焦主責主業。
據介紹,改革后,全省縣級紀委監委內設機構最多的達16個,少的也有7個。全省有14個縣(區) 解決了改革前69個“一人室”的問題。改革實現了基層紀委監委內涵發展的目標,將釋放出最大的反腐效能。
監察體制改革,是一次從“物理移位”到“化學反應”的深度融合,是一次從人員組合、工作磨合到理念契合的深度融合,更是一次從空間距離到心理距離的深度融合。省委要求,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統一到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部署上來,統一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形勢新任務上來,提高政治站位,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動力、煥發斗志、推進工作。
監委組建前,省紀委領導同志深入到檢察機關與85名轉隸人員一一談話、了解情況,進行思想和能力摸底。各地紀委書記、檢察長也與轉隸人員一對一地談話交流,全面了解轉隸干部的工作狀況、家庭情況和心理狀態。
一方面以春風化雨般的談話消除思想顧慮,另一方面,警示教育、專題講座、業務培訓在全省各地監委如火如荼地進行。1月17日,阜新市監委成立的第二天,就組織市、縣監委300余人參觀了遼寧省反腐倡廉展覽館,觀看警示教育片。
全省各級紀委監委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反腐敗,在辦案實踐中不斷提高磨合融合的效率,保證改革試點和當前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為了在工作銜接上沒有縫隙,省紀委在改革初期,就著手制定統一的操作規范,完善工作流程,讓紀法銜接的工作更加順暢。結合遼寧省實際,省紀委還研究起草了監督執紀監察工作試行辦法等。同時,省紀委還與省委政法委等部門密切配合,研究制定相關制度規范,實現監察程序與司法、執法程序的有序對接。
成立即開局,開局要打響。衡量改革的成效,就看我們的工作實績——這是省委的要求。省紀委監委對改革中的深化融合充滿信心: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以更大的氣力、更高的標準、更扎實的作風,鞏固組織和制度創新成果。
2月5日,一場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集體活動開啟了省紀委監委領導班子出征的步伐。
瞻仰中共滿洲省委舊址,參觀省反腐倡廉展覽館,重溫入黨誓詞,“第一課”是堅定理想信念,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統一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部署上來。隨后就明確分工和包案,要求每一位班子成員包辦一件損害群眾利益的典型案件,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要定期督辦、隨時督辦、跟蹤到底——這是他們再出發的具體行動。
2月8日,在十二屆省紀委三次全會上,省紀委監委確定了2018年的重點工作,著力解決反腐敗“最后一公里”問題,著力整治“四風”問題,著力健全巡視巡察聯動工作機制,著力發揮派駐監督作用……全體紀檢監察干部要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堅持以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為著力點,努力把改革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形成反腐敗斗爭強大合力。
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為開好局、起好步,省紀委監委要求,每個紀檢監察干部都要在行使權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約束上嚴之又嚴,時刻給自己戴上“金箍”,不僅要成為執行紀律的尖兵,更要成為遵守紀律的典范。
一份重在提高素質、內涵發展的培訓大綱和計劃正在抓緊實施。這里有黨的十九大精神,有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有中央關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系列要求。依托之前開展的“學條規、提規范、促能力”崗位練兵活動平臺,圍繞主責主業,重點突出“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補短板、強素質、提能力。“這是規定動作,是必修課。”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邵林說,其目的在于讓紀檢監察干部盡快以全新狀態進入新角色、投入新工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支嶄新的反腐鐵軍將在我省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征程中,一步一個腳印邁出新步伐,創造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