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測點設置情況,整合資源,完善區域水環境監測網絡,建立基礎信息通報月報制度,對兩地交界區域水環境監測信息實行單月通報,逐步實現環境監測數據的互通和共享。對涉及跨流域(區域)的重大水環境安全信息,做到第一時間通報,強化相鄰兩地應急聯動,建立聯防聯治工作群,對發現的問題直接進行信息互通。
省際交界河湖各級行政區建立定期聯合執法巡查制度,規定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聯合執法巡查。巡查時發現問題及時向對方通報。巡查結果、通報事項按責任區分各自推進落實,辦理結果及時反饋。接,對兩地交界河道的責任主體、攔截防控、信息共享、協作機制進行明確。強化跨界意識,與上海市青浦區水務局加強溝通協調,列出問題清單、合理劃分保潔界面、強化協調作業,并就水葫蘆堆放及處置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強化團結防控意識,蘇州市、昆山市、吳江區明確負責人和聯絡員,建立工作網絡,加強信息溝通和共享,定期上報本轄區工作進展情況。
做好工作對接,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制定交界河湖長效管理方案,明確治理目標和時限,確保交界區域水環境保潔的及時性、高效性、協同性。在將《規劃》編制任務納入對接融入上海任務清單中,為淀山湖下游水域水清岸潔保駕護航。
水葫蘆防控是江南水網地區季節性難題,而邊界河湖的防控難度更大。今年以來,在長三角一體化合作的大背景下,各地、各部門提高站位、深化合作、主動對接,特別是在淀山湖區域,明確了省市縣鎮村五級湖長,市縣鎮村整體聯動,進一步完善了領導機制、夯實了工作機制,為水葫蘆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