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翼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鄭 磊
干部掛職是在實踐中鍛煉、考驗干部的有效方式,也是我們黨培養干部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們把干部掛職鍛煉作為淬火煉金、加速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閥門”,充分發揮與企業集團長期合作的良好資源優勢,雙方互派干部進行掛職鍛煉,努力實現企地攜手并進、合作共贏。
從提高干部專業素養入手,做到“精準選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要提高專業素養。干部專業素養是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作風、專業精神的統一,而不僅僅是專業對口那么簡單。選人用人要適應這種要求,開闊視野、著眼全局,在眾多可能的人選中把最合適的人選出來。”在經濟轉型、干部思想轉型的關鍵點上,我們把提高干部專業素養作為破解良方,利用與有關企業集團多年合作交流、建立良好關系的優勢,將地企干部雙向掛職交流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派出考察組實地考察、溝通;出臺《關于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外出掛職鍛煉的實施意見》,專門拿出50萬元為干部掛職工作提供保障;明確選派條件、范圍,通過個人自薦、單位推薦、組織審核等程序,緊緊圍繞雙方實體項目開發、園區建設、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項目合作,量身定做掛職單位、崗位,尋找加強地企合作的契合點;地企雙方對干部德能勤績廉進行嚴格篩選審查,并進行崗前專題培訓交流,不僅讓縣內的干部走出去,還積極將國企優秀干部請進來,讓地企雙方都有了新生力量、注入了新鮮血液,有了新的發展內生動力。
從加快干部更好成長入手,做到“精準管理”。開展雙向交流掛職,是加強年輕干部培養鍛煉的一項重要舉措。干部派出去了,如何管、管什么,成為我們積極探索研究的課題。地企雙方在要求互掛干部嚴格遵守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廉潔自律準則,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大前提下,突出真掛、真學,實干、實練的原則,制定《掛職干部管理辦法》《干部掛職鍛煉工作制度》,成立掛職干部臨時黨支部,通過經常性開展黨的活動和實踐鍛煉,杜絕“掛空職”“走形式”,嚴格堅持每周一晚八點集中學習、每月逢一開展黨日活動、每月撰寫一份心得體會、每月提交一份工作動態報告、每月開展一次學習交流研討會的“五個一”工作制度;要求每一位掛職干部,時刻不忘組織上為什么派我掛職、我掛職為了什么初衷,不當看客、真干實干,不畏難事、敢于擔當,以精準管理強化掛職干部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奉獻意識,樹立基層干部良好形象。通過“五個一”工作制度,讓掛職干部自加壓力、學干結合、快速成長。
從增進地企共贏發展入手,做到“精準合作”。要建立長期合作、互信、互利的堅實地企關系,人是決定性因素。地企雙方互派的掛職干部中,都是在本部門、本鄉鎮擔任主要領導職務或者獨當一面的優秀骨干,他們也是雙方長遠、長期合作的基石。為此,在鼓勵掛職干部充分發揮個人智慧才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成為增進感情的聯絡員、共同發展的宣傳員、深度合作的情報員。通過掛職這一橋梁和雙方互掛干部定期交流制度,讓大家能為地企雙方共同議項目、一起跑項目、齊心上項目,加快了解、加深友誼、加強互信,增強掛職干部的大局意識、協作意識、共贏意識,構建起地企共建、長期合作、互利共贏的良好格局,進一步拓展雙方合作領域和項目,特別是在重大項目落地、重點產業發展等方面打開“綠色通道”。
互派干部掛職,既是地企雙方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有益嘗試,也是交流人才、培養人才、鍛煉人才、發現人才的創新之舉,給了年輕干部充電提高的機會、施展才干的舞臺。互派干部掛職,還有利于增長掛職干部閱歷、拓寬眼界,增進地企雙方的了解,有效促進掛職干部增強駕馭全局、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有效破解“當局者迷”,為破解發展難題會診把脈、開出“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