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三季度,在面板價格高位運行下,彩電市場遭遇史上最差三季度,零售量同比下滑12.9%。沒有最糟,只有更糟,今年第三季度,在面板價格下行背景下,彩電市場卻創下歷史新低谷。
根據奧維云網發布的最新數據,2018第三季度彩電市場銷售量在與去年基本持平的前提下,銷售額規模卻同比大幅下降,為303億元,同比下降15.2%。這意味著行業產業鏈的價值處于很低的水平。
彩電市場在第三季度此般遭遇,也有一些基本層面的原因:國慶促銷不利、線上拉動力遞減、低價期待靠后等綜合原因導致三季度彩電市場滯漲。
一段時間以來,“消費降級”、住房壓力等影響消費能力的話題引發社會熱議。24日,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下一步,將在促進消費者“能消費”、“愿消費”、“敢消費”上下功夫。
在當天召開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孟瑋表示,總體來看,消費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服務消費占比持續提高。“可以說,中國居民消費運行總體平穩,消費升級的大勢沒有改變。”
孟瑋坦言,與此同時,制約消費提質擴容的因素依然明顯,比如,高標準產品服務供給不足、農村擴消費短板突出等。
10月23日晚,美的集團(000333.SZ)公布了吸收合并小天鵝(000418.SZ)的方案,交易金額達143.83億元;一個月前的9月28日,青島海爾(600690.SH)宣布擬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以4.75億歐元收購意大利Candy公司100%的股份;今年8月底,海信集團完成對斯洛文尼亞白電公司Gorenje的收購,持有后者95%的股權;而坊間有消息稱,格力電器(000651.SZ)已收購晶弘冰箱,盡管上市公司尚未正式公告。
目前,中國家電業的“千億俱樂部”有六個成員,美的集團、海爾集團、格力電器、TCL集團、海信集團和長虹集團。這些巨頭從千億級的競爭,跨越到沖擊幾千億級別的競爭,就像那些武林高手以往在半山腰比拼,現在準備爬到山頂上進行新一輪“華山論劍”。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活,引發社會形態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遷,對現有的人類倫理與社會秩序造成一系列影響,帶來諸多倫理與社會治理問題。因此,有必要構建起“人—技術—社會—國家”的分析框架,全面審視和研究人工智能社會。
其一,妥善處理人與技術的關系,研究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秉持“人本”理念。“人本”觀念萌芽于古希臘時期,是相對于“神本”、“物本”而言的,最初屬于哲學范疇,之后人本觀念才逐漸被擴展至政治、經濟和管理等領域。
時至人工智能時代,人與技術的關系仍然是需要從哲理層面予以闡釋的基本問題,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繼續秉持“人本”理念是需要深思熟慮的人類之問。

受冷空氣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從偏高轉為偏低,從溫暖趨于寒涼。早晚氣溫驟降,匆忙套上秋衣秋褲也已抵擋不了夜間陣陣涼意,取暖小家電不得不在今年提前出場。伴隨著氣溫下降的同時,北方大氣擴散條件也逐漸轉差,上周京津冀等地已遭受今年的第一場霧霾,在某種程度上也推動了空氣凈化器市場的銷量。
據蘇寧易購發布的相關數據來看,今年立秋以來,空氣凈化器環比增長258.2%,空氣質量問題成為消費者較為關注的問題,再加上中產階級規模的壯大,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逐步提高,使得空氣凈化器這類改善性生活家電得到了迅速成長,正逐漸從可選消費向必需家電轉化。
回顧改革開放40年,家電業的變化是與每個百姓息息相關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40年里,我們看到中國家電產品完成了從無到有、從短缺到普及、從完全依靠進口到走出去屹立在世界家電業的前沿這樣一條快速嬗變之路。如今,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家電“智造”大國,家電品牌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散亂龐雜到不斷集中,從只有國內品牌到走向國際品牌的全球化發展的歷程。
是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家電產業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由于經濟體制改革的催化作用,我國開始了對國外家電產品的仿制過程,這一過程的顯著特點是地域性分明,廣東、山東、深圳等地涌現出了大量的家電制造企業,品牌眾多,消費者沒有任何品牌選擇經驗,家電產業開始進入一個群雄并起的階段。
10月20日,繼新個稅起征點和稅率正式實施后,《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正式公布。
個稅改革獲得了社會各界的紛紛點贊,相關專家表示,此次個稅的改革關鍵點在于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稅收負擔,中等收入群體迎來大利好,增加相應人群的稅后收入,進而起到拉動消費刺激經濟的作用。
關于個稅改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9月19日出席2018年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時強調,要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稅賦降低了,實際收入增加了。他表示,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要進一步促進群眾多渠道增收,持續增強消費能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來,美容業發展一路走高,和美容有關的小家電產品也正成為當下的熱銷品類。據IBISWorld分析公司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美容類家電制造產業規模達到102億美元,同比增長6.9%。在中國國內,不斷改善的生活條件和人們對于健康與外觀的持續關注助推了這一市場。
最近艾薇咨詢發布的《種草一代~95后時尚消費報告》顯示,95后逐漸在消費市場占據了更大的比重,表現在人口占比更大、黏性更高、渠道偏好最強烈。"顏值經濟"逐漸成了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年輕的群體不僅喜歡新產品,還樂于嘗試新的模式,新的購物體驗。

“小天鵝”終于飛入“美的”家。10月23日晚間,小天鵝A(000418)公告,美的集團(000333)擬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并小天鵝,暫不復牌。
公告稱,美的集團將向小天鵝除美的集團及TITONI外的所有換股股東發行股票,交換該等股東所持有的小天鵝A股股票及小天鵝B股股票。美的集團及TITONI所持有的小天鵝A股及B股股票不參與換股,該等股票將在本次換股吸收合并后予以注銷。
美的集團換股價格為42.04元/股;小天鵝A股換股價格為50.91元/股,B股換股價格為48.41港元/股。
10月25日上午,北京蘇寧在蘇寧慈云寺生活廣場召開彩電節能雙重補貼發布會,并聯合創維、長虹、海爾等各大品牌商共同建設蘇寧彩電“節能環保林”,為推動節能減排、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為了促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推動節能工作,2015年11月27日,北京市商務委重啟了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買節能家電享受補貼,節能減排效果顯然:根據北京節能環保中心2017年底測算,北京市節能減排政策實施兩年來,銷售節能減排商品452萬余臺,銷售額約159.6億元,節電約3.55億度,相當于大約11.8萬戶居民一年用電量,折合標煤11.9萬余噸,減排二氧化碳29.13萬余噸。
根據第三方平臺旭日大數據2018年Q2手機處理器平臺市場監測的報告顯示,聯發科今年第二季度發力,成為OPPO手機處理器最大的供應商之一。
國內手機廠商海外銷量獲新高:聯發科勢頭再起,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早已經由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內的激烈博弈,面對手機市場整體已經飽和的大環境,中國手機品牌也選擇“走出去”,而境外廣闊的市場空間也給了出海的移動終端巨頭們一個更大的增量階梯。以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國家為例,拔地而起般的銷售量讓廠商們再次看到光芒,紛紛重金投擲,而這一切也利好了作為上游IC芯片供應商的聯發科。

據韓聯社報道,10月5日,韓國消費電子與家電制造商LG電子發布三季度業績指導報告,由于電視與家電業務的強力支撐,其三季度營業利潤同比猛增44.4%。
LG電子發布的業績指導報告顯示,7—9月,LG電子實現營業利潤7455億韓元(約合6.5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5161億韓元。三季度LG電子實現銷售額15.4萬億韓元,同比增長1.3個百分點。
LG電子三季度營業利潤略低于韓國15家券商給出的7717億韓元的市場預期,這15家券商給出的LG電子三季度銷售額預期為15.8萬億韓元。
不過,隨著三季度營業利潤超過7000億韓元,LG電子在2018年有望首次實現全年營業利潤達到3萬億韓元。
作為中歐國際交易所D股市場的首家發行人,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4日正式在德國法蘭克福上市并交易。隨著青島海爾成功登陸歐洲資本市場,中歐所D股市場正式開啟,中國在歐洲的離岸藍籌市場建設取得了零的突破。
青島海爾D股開盤價為1.06歐元,較發行價1.05歐元微高。青島海爾此次面向國際投資者成功發售30475萬股D股,總募集資金為2.78億歐元(約合22.12億元人民幣)。
青島海爾D股上市,是中歐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作為2015年首次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的重要成果,中歐所在成立運行之初就明確了強化平臺融資功能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