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今年是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90大壽之年,也是他從教70周年。在漫長的教育生涯中,他有近40年擔任中國教育學會的領導工作,在推動全國群眾性教育學術活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是他一生工作和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濃墨重彩寫上一筆。
1979年4月12日,中國教育學會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宣告成立。顧明遠先生被選為常務理事,是當時常務理事中最年輕的一位。1987年,他被選為副會長,直至2000年。在這21年中,顧明遠先生協助第一屆會長、教育部原黨組書記董純才,第二、三、四屆會長、教育部原黨組書記張承先,努力打開教育學會工作的局面。
在這21年學會工作中,顧明遠先生有幾點特別值得指出:一是協助張承先會長開展關于教育的本質與功能、“三個面向”、市場經濟與教育改革、新時期教育方針的表述、教育現代化等重大教育問題的討論。這些討論對于撥亂反正、解放思想、活躍全國教育學術空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二是把全國中青年理論工作者組織起來,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成立中青年理論工作者分會。這些中青年理論工作者經過劉佛年、呂型偉、潘懋元、顧明遠等一批老教育家的點撥、引導和自身實踐的磨煉,已成為我國教育學術界的棟梁。三是應張承先會長之請,出任《教育大辭典》主編,經過千余名教育專家學者6年的辛勤努力,于1992年編就了12卷本800萬字《教育大辭典》,1997年又編成增訂合編本。這是中國教育學會與上海教育出版社合作完成的一項浩大的教育基礎工程和基本建設。
學會積極開展群眾性的科研、科普、學術交流和對外及對港澳臺地區的交流,努力為教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服務,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踐服務,為繁榮教育科學服務,為廣大師生服務,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教育部領導的高度評價與廣大教育工作者由衷的歡迎。教育部原黨組書記、部長陳至立2000年在學會第五次全員代表大會致辭中指出:“中國教育學會已成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我國教育科學的一個重要方面軍,是推動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支積極力量,是教育行政部門的參謀和助手。學會工作完全符合國家改革的大趨勢,是卓有成效的,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p>
2000年,張承先會長年屆85歲高齡,誰來接替他的會長職務?部黨組和學會經過反復醞釀,最后鎖定了顧明遠先生。顧明遠先生曾提出,他沒在教育部工作過,與部領導“說不上話”。陳至立部長說,有什么說不上的?有事直接去找她。就這樣,顧明遠先生接任了這一光榮而神圣的職務。
顧明遠先生擔任會長12年中,堅持守正創新,一方面繼承和發揚董純才與張承先兩位會長任職時形成的學會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與時俱進,努力開創學會工作新局面。顧明遠先生十分注意堅持學會活動的群眾性,尊重和支持群眾的首創精神,同時強調提高學會活動的學術性,通過開展高層次、高水平的教育學術活動,研究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問題與實際問題,不斷提高學會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對專家學者、廣大會員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吸引力、凝聚力。主要舉措有:一是舉辦高層論壇,召開校長大會。其中2001年學會與蘇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國際化數字化與基礎教育論壇”,中央電視臺第10頻道在晚上黃金時段連續播放了一周,每天30至45分鐘,后來又重播了幾次。學會召開的中學校長大會、小學校長大會、初中校長論壇,許嘉璐副委員長到會作報告,彭珮云、烏云其木格副委員長,王選、張懷西政協副主席,楊振寧教授分別出席大會,影響很大。二是建立學會教改實驗區和實驗學校。“十五”期間建立了19個實驗區,“十一五”期間建立了10個實驗區,還建立了幾十所實驗學校,把學術研究和教育改革引向深入。三是制訂“十五”“十一五”教育科研規劃?!笆濉逼陂g立項246個科研課題,“十一五”立項926個課題,使群眾性教育科研從自發、個體、隨意轉向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進行,提高了群眾性教育科研的層次,水平和效益。四是編撰《中國教育科學》年刊,出版《中國高等學校學術文摘:教育學卷》英文版季刊,努力提高《中國教育學刊》質量。五是十分重視優秀科研成果、教改先進經驗和人物、當代教育家的宣傳。

本文作者郭永福(左二)與顧明遠(左三)
學會十分重視為國家教育決策服務,顧明遠先生參與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歷次重大教育改革的政策研究與咨詢工作。2005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對教育部原部長何東昌給他的來信作重要批示后,學會3位會長參加了教育部等單位組織的素質教育大調查,擔任了3個專題組的負責人;學會有4位會長先后出席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召開的教育座談會;2008年,學會有6位會長參與了教育部組織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研制工作,顧會長擔任戰略專題組組長,全程參與了綱要的起草、征求意見和定稿工作。學會也承擔了研究任務并寫了書面報告。顧明遠先生作為當代著名教育家,有機會與黨和國家領導人見面和交談。他在中央領導同志召開的各種座談會上,講真話,客觀、真實反映教育情況,表達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意見、要求和呼聲,提出各種中肯的建議,這是難能可貴的。
應該說,顧明遠先生擔任會長12年,學會工作有了很大發展,工作領域拓展了,活動質量提高了,社會影響力增強了。2005年,學會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民間組織”。
在2009年紀念中國教育學會成立30周年時,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許嘉璐,教育部原部長周濟都發了賀信。中共中央原常委李嵐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張懷西題了詞。許嘉璐、張懷西出席了紀念會。教育部原部長袁貴仁因出差在外特作了書面講話。袁部長指出:“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中國教育學會走過了30年不尋常的路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為我國教育戰線群眾基礎最廣泛、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學術團體。”劉延東同志在給學會的賀信中指出:“30年來,你會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歷史性發展,團結和組織全國有志從事教育科研與教改實驗的教育工作者,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研究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和改革實驗,在為教育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服務,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踐服務,普及教育科學知識、提升教育工作者整體素質、發現培養優秀人才以及繁榮教育科學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發展教育科學的重要方面軍和推動教育改革的積極力量?!?/p>
學會的發展壯大凝聚了顧明遠先生的大量汗水、心血和智慧。顧明遠先生對中國教育學會的卓越貢獻有口皆碑。2012年,他榮獲中國教育學會特殊貢獻獎。我1984年擔任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1986年擔任秘書長,2000年擔任常務副會長,直至2012年。在學會與顧明遠先生共事28年。我按規定從學會離任后,顧明遠先生繼續擔任學會名譽會長,我與他聯系仍然很多。我見證了顧明遠先生在學會的貢獻。
學會的工作既充分展示了顧明遠先生的睿智和才華,又突出表現了他高尚的人格。顧明遠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實踐和教育業績無疑很重要,但是他的人格更重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教育家則是人類靈魂的大師。教育家的人格是教育家社會影響力的核心,是教育家立身之本,也是教育家區別于其他行業專家和一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標志。
人格簡單說就是做人的風格、品格,是他為人、為學、為師、為文一以貫之的品格。
就顧明遠先生的為人來說,他特別尊重人、愛護人、關心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對學會的老領導,逢年過節都要前往看望;對別人的要求有求必應;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
就他的為學來說,他一生學而不厭,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充實、豐富、提升自己;他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敢說真話,敢發表獨特見解并堅持自己的見解,如與多位專家聯名上書呼吁設立教師節,主張取消“三好生”評選和停辦奧數班;1990年應肖宗六教授的要求,在《中國教育學刊》就新時期教育方針的表述,顧明遠先生與他進行心平氣和的公開討論。
顧明遠先生的為師,他熱愛學生,學生的成長是他生命價值所在和快樂的源泉。他從1996年起,每年拿出部分工資資助學生,1998年發起成立“顧明遠教育研究發展基金”,獎掖后學;2014年和2018年,他先后把獲得吳玉章獎終身成就獎和“四有”好教師終身成就獎各100萬獎金全部捐出支持青年教師發展。他有教無類,誨人不倦,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他不僅以淵博的學識和睿智的思想把學生領進智慧的殿堂,而且以巨大的人格魅力影響他們如何處世做人。他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全心全意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顧明遠先生的為文,文如其人,深入淺出,融理論的深刻性、邏輯的嚴密性與表達方式的通俗性于一體,樸實無華。他有很多名言,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鳖櫭鬟h先生的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他的講稿、文章都是自己動筆;到學會開會,經常乘地鐵;他雖然非常繁忙,但辦事效率極高。顧明遠先生曾總結了四句人生格言:“像松樹一樣做人,堅挺不拔;像小草一樣學習,隨處生根;像大海一樣待人,容納百川;像細雨一樣做事,潤物無聲。”這四句格言可以說是他高尚人格的生動寫照。
好人品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是一個人信譽方面的全部財產。人品好的人,自帶光芒,無論走到哪里,總會熠熠生輝。顧明遠先生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擁戴,有口皆碑,正是由于他的人品。他的一生,首先是立德,行為世范;其次是立功,為發展和改革我國教育事業,為培養人才作出卓越的貢獻;再其次是立言,著作等身。
顧明遠先生堪稱中國當代教育大家,但他卻自稱“教育老兵”“原本一書生”。君子待人之大,莫過于與人為善,清正能容。顧明遠先生就是這樣的君子。
顧明遠先生已90歲高齡,但是他心態年輕,思維敏捷,思想新銳,充滿活力,至今仍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筆耕不輟。德潤身而仁者壽。高壽也是一種了不起的智慧和境界。愿顧明遠先生祥福無邊,學術之樹常青,繼續為我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