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武娟 高文川 徐蘆 王釗 劉明慧
摘 要: 以甘薯品種秦薯5號為試材,研究了炭基肥及不同施肥方式對甘薯產量的影響。各處理均比空白對照增產,增產幅度為11.39%~27.90%。處理4(78.75kg/hm2炭基肥全作基肥施用)單產53826.30kg/hm2,增產最多,為27.90%;其次是處理3(基施炭基肥39.375kg/hm2+追施炭基肥39.375kg/hm2)單產49912.35kg/hm2,增產18.60%;處理3和處理4比處理2(常規施肥對照)分別增產6.47%和14.82%;而處理4比處理3增產7.84%。研究結果表明:施用炭基肥對甘薯產量的提高強于常規施肥;基施炭基肥39.375kg/hm2+追施炭基肥39.375kg/hm2對甘薯產量的提高效果最優。
關鍵詞:甘薯;炭基肥;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1-0104-02
我國是甘薯生產大國,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分別占世界的45%和75%左右[1]。甘薯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還含有鈣、磷、鐵、鉀等礦物質。隨著全民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對其保健作用越來越重視。據國際衛生組織研究,甘薯的防癌保健作用名列所有作物之首。因為甘薯中具有防癌、抗癌的蛋白,它對腫瘤細胞的增殖、侵襲和轉移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2]。同時,甘薯中的蛋白質可預防和治療肥胖及其并發癥。
隨著甘薯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種植戶為追求效益,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養分失調,且日趨加重。再加上長年連作導致土壤中養分有效性降低,土壤板結,酸化現象嚴重,土壤理化性質退化,養分利用率降低[3]。因此,降低化肥使用量,優化化肥使用結構,降低化肥對土地的污染程度,已成為改善土地污染,恢復土地營養成分的重要舉措。
炭基肥是一種新型的緩釋肥料,可增加土壤中炭基—有機質的含量,快速改造土壤結構,平衡鹽與水分,通過快速熟化創造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長的土壤環境,從而增加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生長。其具有孔隙豐富、吸附能力強、吸光增溫、改良土壤等特點,目前在水稻、油菜、花生、小白菜等作物上應用效果較好,均有增產作用[4-6]。為此,筆者開展了炭基肥及不同施肥方式對甘薯產量影響的研究,旨在探明炭基肥對甘薯生長發育的影響及增產作用,以探討其在甘薯生產上推廣應用的可行性,為甘薯高產優質生產中合理施用炭基肥料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在寶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試驗基地進行。該基地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黃淮流域春夏薯區。該區氣候溫和,全年無霜期190~220d,年降雨量550~750mm。早春干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晝夜溫差大。
1.2 試驗時間 2017年5~10月份。
1.3 供試土壤 試驗地為嶁土,地勢平坦,肥力中等,分布均勻。
1.4 供試品種 當地主栽甘薯品種秦薯5號。
1.5 試驗設計 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力中等的試驗地塊進行試驗。起壟覆膜種植。試驗設計采用大區對比試驗,試驗小區為11行區,行長7m,壟距0.90m,株距0.25m,小區面積69.3m2,3次重復。
1.6 試驗處理 試驗設4個處理,處理1(空白對照):不施肥;處理2(常規施肥對照):尿素150kg/hm2,過磷酸鈣600kg/hm2,硫酸鉀375kg/hm2,起壟前撒施;處理3:(炭基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基肥為炭基肥78.75kg/hm2,灌根,不施追肥;處理4(炭基肥+追肥):基肥為炭基肥39.375kg/hm2+追施炭基肥39.375kg/hm2,灌根。
1.7 田間管理 試驗處理3和4采用壟側灌根的方法,常規施肥對照采用起壟前撒施。5月13日栽苗,45000株/hm2。在栽苗后45d對處理3和4進行施肥,30d后對處理4進行追肥。10月23日對各小區進行收獲,測定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炭基肥對甘薯產量的影響 10月23日對各小區進行實收稱重,產量見表1。由表1可知:處理1(空白對照)3次重復的平均產量最低,為291.51kg/69.3m2;處理4(基施炭基肥+追施炭基肥)3次重復的平均產量最高,為372.83kg/69.3m2;處理2(常規施肥對照)3次重復的平均產量為324.71kg/69.3m2,居第3位;處理3(炭基肥全作基肥)3次重復的平均產量為345.72kg/69.3m2,居第2位。對各處理進行方差分析,各重復間差異不顯著,表明試驗所選區域肥力較一致;各處理間差異極顯著,表明差異是由所施肥料的不同而引起的。進行新復極差分析表明,不施肥處理與施肥處理及不同施肥方式處理間產量差異呈極顯著。施用炭基肥的處理4和3產量位居第1和第2,其中處理4(基施炭基肥+追施炭基肥)產量最高,與處理2(常規施肥對照)和處理3(炭基肥全作基肥)產量均呈極顯著差異;處理3(炭基肥全作基肥)與處理2(常規施肥對照)的產量差異顯著。以上數據及分析表明施用炭基肥能顯著提高甘薯產量。
2.2 炭基肥對甘薯增產率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在4個處理中,以空白處理產量最低,基施炭基肥39.375kg/hm2+追施炭基肥39.375kg/hm2處理產量最高。其中常規施肥處理的產量為46879.20kg/hm2,比空白處理增產11.39%;78.75kg/hm2炭基肥全作基肥處理的產量為49912.35kg/hm2,比空白處理增產18.60%,比常規施肥處理增產6.47%;基肥為炭基肥39.375kg/hm2+追施炭基肥39.375kg/hm2處理產量為53826.30kg/hm2,比空白處理增產27.90%,比常規施肥增產14.82%;比78.75kg/hm2炭基肥全作基肥處理增產7.84%。施用炭基肥處理與常規施肥處理比較可知:施用炭基肥處理的產量均比常規施肥處理的產量高,分別增產6.47%和14.82%。說明施用炭基肥對甘薯產量的提高強于常規施肥。炭基肥的不同施肥方式對甘薯產量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異。處理3和4均為施用炭基肥,但處理4的產量比處理3的產量高7.84個百分點。說明炭基肥的不同施肥方式對甘薯產量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開展4種不同施肥處理對甘薯產量影響的比較試驗,結果表明:(1)施用炭基肥對甘薯產量的提高強于常規施肥;(2)基施炭基肥39.375kg/hm2+追施炭基肥39.375kg/hm2對甘薯產量的提高強于78.75kg/hm2炭基肥全作基肥施用。建議在小范圍進一步進行試驗示范,以便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馬代夫,李強,曹清河,等.中國甘薯產業及產業技術的發展與展望[J].江蘇農業學報,2012,28(5): 969-973.
[2]馬代夫,劉慶昌.中國甘薯育種與產業化[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
[3]盧廣遠,張艷,王祥福,等.炭基肥料種類對土壤物理性質及玉米產量的影響[J].河北農業科學,2011(5):50-53.
[4]朱國英.油菜炭基復合肥應用效果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23):83.
[5]朱愛軍.不同炭基肥料對花生農藝性狀與產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2(8):58-59.
[6]茹彩齊.小白菜應用炭基復合肥試驗初報[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13):88-89.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