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常見英語詞語搭配錯誤類型及原因進行了分析,探討了背誦這一策略在大學英語詞語搭配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旨在幫助大學生提高詞語搭配能力、使用典型的詞語搭配、流利自然地輸出地道的英語。
關鍵詞:背誦;詞語搭配;大學生;能力
1.引言
詞語搭配在語言使用中出現頻率極高,是語言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孫海燕,2004:410)。英國語言學家詞語搭配研究之父J. R. Firth 早在20世紀50年代首次提出了詞語搭配的概念——一個詞項所具有的與另一個詞項在一定的語境條件下有規律的同時出現的關系。根據Firth(1957:12),研究詞語搭配就是研究詞項的習慣性結伴使用。鑒于當前國內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詞匯搭配能力如何提高的研究并不多見。因此,筆者擬選取平時收集到的所教授學生的口語和作文中出現的常見詞語搭配錯誤為語料進行分析,總結學生在詞語搭配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可行的一種學習策略??——背誦從而幫助大學生提高英語詞匯搭配能力。
2. 學生詞語搭配常見的錯誤類型及原因分析
2.1詞語搭配常見的錯誤類型
2.2.1語法搭配錯誤
語法搭配又稱結構搭配,主要指中心詞與介詞或不定式或從句等組成的詞組,由語言內部要素決定,是一種固定搭配,它不受外部環境的制約,一般不可隨意變動。
如:So I want my teacher give me some advice about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Although my English is so poor at present,but I will study hard.
2.2.2詞匯搭配錯誤
第一,動詞+名詞搭配錯誤。如:I want to do friends with you. 第二,不及物動詞+介詞錯誤。如:I should adjust the society. 第三,形容詞+名詞搭配錯誤。如:Its a hard work,but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第四,近義詞錯誤。如:I plan to be a positive student. 第五,習慣搭配錯誤。如:I should be responsible to myself. 第六,違背英語詞匯搭配的習慣法而錯選搭配。如:I want to talk love. Several days before,it was warm and wet in my hometown.
2.2詞語搭配常見的錯誤原因分析
一、母語負遷移:母語的某些形式和規則系統與英語不同,如不及物動詞在英語中不能直接接賓語,而漢語又沒有這種類似規則,所以學生若采用中式英語思維,不假思索生搬硬套就會產生搭配錯誤。
二、輸入不夠:學生平時更多地是在正式的課堂中學習英語,他們總是習慣了漢語思維,因此往往會求助于漢語中相對應或相關的詞,然后用英語再逐字死譯對等詞來進行口頭或書面表達。大多數學生大腦中缺乏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存在文化和思維方式差異的意識,把英語和漢語完全對等起來,他們搭配意識薄弱,欠缺語感,搭配掌握得不理想,也不愿下功夫去廣泛閱讀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或去記憶。
三、概括過度、錯誤類推:學生沒有考慮到一些例外與限制就隨意造出錯誤的英語搭配的句子。當他們不知道該用什么正確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往往會用一個比較熟悉的詞來替代它,這樣就可能因為沒有意識到同近義詞的細微差別而導致詞的誤選。學生更傾向于臨時加工詞塊,導致表達不準確不地道。
口頭和書面表達中典型的錯誤搭配分析表明:按照字面意思直譯是詞匯搭配錯誤的主要原因。中國英語學習者往往忽視英語中適合其表達需要的搭配對等詞,或者有時候在英語中根本找不到這種對等詞。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習者可能就會設法避免用或找個替代詞敷衍應付。在這種情況下,搭配錯誤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總而言之,這些錯誤都是由于漢語的干擾,輸入不夠,對搭配的過度概括,搭配的錯誤選擇,不了解搭配的限制,不能準確理解詞義等造成的。
3.詞語搭配能力的提高呼喚背誦輸入法的回歸
近年來,學生對輸入的重視遠遠不夠,缺乏語言材料的積累,以至不得不用漢語的思維、英語的詞匯、依靠語法編造句子(曹怡魯,1999:17),這就造成了數不勝數的中式英語搭配錯誤的出現。筆者認為,提高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英語詞語搭配能力應借鑒中國傳統語言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大量的背誦輸入,詞匯搭配能力的提高呼喚傳統的背誦輸入回歸。
背誦輸入法的實質是通過背誦達到語言輸入的目的。大學英語教學和中學英語教學是相互銜接、一脈相承的。背誦有助于強化記憶,大學生們可以通過大量的背誦輸入牢記學過的詞匯、詞組、短語及習慣表達法,在記憶過程中培養語感,排除母語干擾,克服漢語負遷移并逐漸培養英語思維的能力,隨時從自己的記憶庫里提取所需要的詞匯,準確無誤地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
背誦要求學生準確到每個字、詞。背誦形式靈活,可以一個人背也可以兩個人一起背甚至一個小組一個班多人背。背誦的材料選擇余地大,信手拈來。同時,背誦還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視學生自身情況安排。當然,老師也可以把握材料的典型性、難易度、長短和重點,還可以引進游戲或競賽增加背誦的趣味性和氛圍,幫助學生鞏固對搭配的記憶和使用。教師應對學生的背誦加以指導,可以定期監督、強調、提醒學生,告訴學生英語中經常使用的搭配,讓他們有選擇性地注意,若學生能長期堅持,他們的詞語搭配積累得越多使用起來就越得心應手,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學生自信心增強了學習動力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語言也規范、準確、地道了,學生們不再被動學習,而是很有成就感。
俗話說“熟能生巧”。背誦能讓我們更好地聽懂理解本族語者的話;口頭表達起來也更自信、流利、地道;通過背誦儲存的大量語塊能輕而易舉地整體快速提取使用說出或寫出更得體、符合表達規范的句子來,最終更好地交際。大學英語教學以英語的實際使用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重點。因此,學生們背誦輸入的目的是“學以致用”,根據大學生英語集中學習主要是在傳統課堂上這一特點,教師應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及教學活動,檢查學生背誦任務的完成情況,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讓其親身體會到充分的語言輸入才能產生大量的輸出。
4.結語
英語詞語搭配能力值得大學生們重視。筆者通過背誦輸入法的實施,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這一手段對提高學生的搭配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強化背誦輸入非常必要,隨著背誦輸入量的增加,學生的詞語搭配水平必然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語感和自主學習意識逐漸增強,學生脫離目標語語境的不足得以彌補,母語干擾逐漸排除,英語表達越來越地道。
參考文獻
[1] Firth,J.R.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2] 曹怡魯.外語教學應借鑒中國傳統語言教學經驗[J].外語界,1999,(2):16-19.
[3] 孫海燕.基于語料庫的學生英語形容詞搭配語義特征探究[J].現代外語,2004,27(4):410-418
作者簡介
易要(1981—),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二語習得和應用語言學研究。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