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香
摘 要:學業拖延,是指學習者認識到自己應該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但卻沒有這樣做;同時產生了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行為。在學習的各階段皆有發生,會對學生的學業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大學學習階段多采用自主學習方式,教師的管理作用明顯較中小學階段發揮的少,因此學業拖延更加頻發。本研究選取大學生為目標人群,考察大學生的學業拖延情況,不僅為學生及教育工作者指明方向,以減少學業拖延現象,提高大學生的學業效率和學習主動性,同時對大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保持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學業拖延;影響因素
1學業拖延的影響
(1)個體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個體行為的核心因素之一,Haycock,Patricia和Skay(1998)指出具有預測行為功能的自我效能感是綜合出來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而不是某一特定領域中的自我效能感,但是特定區域中自我效能感和拖延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自我效能感會影響任務的開始和過程中的努力程度,例如,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學生會根據自身的實際能力,合理計劃和安排任務,因此拖延行為會比較少或者程度比較輕,但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學生由于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對任務的恐懼,傾向于延遲任務。但也有研究人員表明自我效能感高反而會引發拖延行為,個體對任務的完成充滿信心,如果沒有時間期限或外部的壓力,很難一開始就行動。還有研究者表示自我效能感并不是引發學業拖延的必然因素,非拖延者和主動拖延者的自我效能感差異不大,應該綜合拖延者的認知、行為成分、情感等,拖延行為和自我效能感之間可能存在著中介變量。動機也是個體行為的核心因素之一,由于缺乏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或個體自身的懶惰導致大學生沒有良好的行為動機,從而導致了學業拖延行為。個體的內部動機主要包含三個方面:自我設阻、避免失敗、完美主義傾向。自我設阻意味著人們有時會為自己的成功設置障礙,會采取行動或特選目標來增加外部歸因失敗的機會,以避免或減輕失敗的消極含義;避免失敗是指學習者不能承擔學習任務失敗的結果,Thompson發現許多人認為拖延是避免失敗的一種策略,在任務失敗中保護自我價值;Walsh等人發現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學習者通常會為自己設定一個很高的目標,或者為學習任務設置一個傾向于完美的的計劃,但是一個完美的計劃需要大量的前期準備,因此具有高完美主義的人都不會輕易開始實施行動,從而產生了拖延行為,具有高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會更多表現出拖延行為。
(2)外部因素
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影響孩子的學業拖延行為。高要求父母的教養方式大多都屬于專制型教養方式,這樣的教養方式會影響孩子的學業拖延行為。在這種教育方式中所產生的學業拖延行為其實是在反抗權威和控制,冷漠的家庭關系和充滿沖突的社會也會影響學業拖延行為。Milgram等人在以色列的52所大學里進行了一項研究(其中81%是女性),結果顯示他們在學習上和生活上都有拖延,并且有拖延癥狀的學生家長曾經也存在學業拖延行為,因此這些學生的學業拖延行為很可能是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但父親行為的影響力要少于母親,這可能是由于孩子在家庭中與母親接觸的時間比父親要多,因此母親的行為對孩子更具有影響力,但是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他們的拖延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任務的難度、厭惡程度以及獎懲方式同樣也會影響個體的學業拖延行為。個體遭遇難度比較大的任務時,就會產生對任務的恐懼感和擔心任務失敗的恐懼及焦慮,這種拖延行為的產生是伴隨著焦慮情緒。Solomon和Rothblum以及Ferrari的研究表明對任務的厭惡是學業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個體首先會回避會產生不愉快情緒的任務。在獎懲方式上,拖延者更傾向于選擇及時的獎勵任務,而不會在意獎勵的大小。外部環境也會產生影響。有研究表明,在比較安靜和沒有干擾的環境中,個體會減少拖延行為的產生,Dewitte和Schouwenburg表明外界釋放的時間壓力會影響拖延者的拖延行為。通常來說,拖延行為更容易發生在有更長準備時間的事物或行為上,而該事物或行為對主體所帶來的激勵效果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少,從而使主體達成目標的動機削弱。同時,拖延者一般自制力較弱,即使有動機激勵也抵擋不住外界的誘惑,特別是游戲方面,當注意力被外界分散時就容易產生拖延行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學業拖延行為。如果教師是嚴厲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問題不是引導而是批評,這樣會挫傷學生的自尊,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增加他們的學業拖延行為,老師的期望高低、教學的嚴格程度都會影響學生的拖延行為。
2學習拖延對教育的啟示
學習拖延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情緒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來進行防治和矯正。第一,加強學校管理制度。學校學工和教務系統應該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管理,不給學生任何學業拖延的機會。例如,對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的,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和評獎評優;不能順利通過考試的,減少補考的機會;不能按時完成畢業論文的,取消延期畢業的可能性,即使延期也要盡量縮短時間。這樣就從制度上減少了部分學生想延期完成作業、延期取得成績以及延期畢業的可能性,逼迫他們積極主動學習,按時完成學業。第二,幫助學生做好學業規劃。在新生剛入學時,學校和院系就應該對他們進行入學教育,提前敲響警鐘,讓學生為大學四年制定詳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包括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督促學生按計劃完成學習任務。當面臨較為困難的學習任務,學生因不夠自信而產生學習拖延時,要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鼓勵學生突破自我限制,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減少學習拖延。第三,組建學習小組。面對大學生的拖延現象,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學習群體的方式,發揮同輩群體的監督作用,讓有共同學習目標的同學可以自行建立小組,例如,英語考級小組、考研小組、實驗小組,等等,小組成員之間共同制定學習計劃,共同執行,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互相幫助,這樣既能增進學生之間的聯絡,又能通過這種朋輩關系起到監督和監控學習的作用。第四,提高時間管理的能力。嚴格按照學習計劃一步一步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鼓勵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風格,在自己最佳的學習時間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減少學習拖延的發生。
3結語
目前有大量的研究展現了學業拖延方面的成果,但很多研究還集中在大學生這個研究群體中;有些研究結論得到了論證,但還要結論還存在爭議,需要進一步進行本土化研究并論證;此外,目前國內關于學業拖延的研究更多的是相關和描述性研究,未來對于這一領域的干預研究還可以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王甜甜,田麗麗,施煜,秦瑞文,王瀟.大學生學業拖延行為與應對措施研究[J].高教學刊,2016(10):167-168.
[2]申雨凡.大學生拖延現狀的調查研究[J].高教學刊,2016(12):50-51.
[3]肖玲,馬亞妮.大學生學習拖延歸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6(15):17-18.
[4]錢兵.大學生學習拖延的現狀調查與原因分析[J].中國校醫,2016,30(10):725-726+728.
[5]張小聰.大學生學習拖延與時間管理、學習動機的關系[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04):263-267.
基金項目
該論文是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V2018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云南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