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民
摘 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它深刻地回答了新時代什么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它從兩個價值維度解決了“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中的兩個命題,其一,解決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單位應以什么人為本的命題?是以多數人為本還是以少數人為本;是以大眾為本還是以精英為本。其二,解決了人以什么為本的命題?是以德為本,權為本,才為本還是錢為本。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思想;價值維度
一、價值維度之一: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始終保持服務人民、感恩人民、敬畏人民的立場和姿態。
1、人民利益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其它政黨的顯著標志。是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毛澤東同志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指出:“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敝袊伯a黨人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幸福作為黨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價值??v觀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性特質,得民心、順民意、謀民利,取得了人們公認和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2、人民是戰勝敵人和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從哲學高度,多次強調中國共產黨人這一矢志不渝的價值理念,對之做出了體現時代、實踐發展新要求的創新性詮釋,明確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剛剛當選黨的總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就飽含深情地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秉h的十九大報告又強調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領導干部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他說:“對我來講,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人民重托,牢記責任重于泰山?!?/p>
3、增加人民福址是檢驗改革成敗得失的試金石。
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是否實現人民利益是評判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時代是出題人,我們是答題人,人民是閱卷人。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群眾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是否真心滿意我們的工作,從他們的內心到外表都會有真切流露。焦裕祿曾經深有體會地說:“咱們不能光看領導的臉色,還是要看看群眾的臉色?!比罕姷摹澳樕笔秋L向標,群眾的表情是晴雨表,喜怒哀樂寫在臉上,領導干部要善于讀懂群眾“臉色”這部生動的教科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要是笑,就說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們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二、價值維度之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世界觀決定價值觀,價值觀引領民族發展的走向。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即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實踐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才和弘揚者。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等核心要義的光大和弘揚。
1、核心價值觀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丟了這個“根”和“魂”,就沒有根基了。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需要大力繼承和發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在社會層面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個人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價值訴求和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個人、社會、國家三個維度與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相一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的源頭活水,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從中獲得精神力量,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弘揚具有當代價值的中國文化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
2、核心價值觀構建了當代中國的精神家園。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他還強調,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它處理好了源與流、知與行、標與本的關系。
處理好了源與流的關系。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結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理論中國化的重要成果,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反映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屬性和價值取向。
處理好了知與行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蓋國家、社會與個人三個層面,集中表達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后,深得社會各界普遍認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既要理解掌握其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也要精準把握其踐行要求,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讓全體人民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處理好了標與本的關系。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任務。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能沒有繁榮興盛的社會主義文化,不能缺少廣大人民群眾認同并身體力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笨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思想從以人民為中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個價值維度,彰顯中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是強國富民戰略的前提和基石。
(作者單位:湖南株洲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