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威君
摘 要:穩定的道德品質、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規范一直是人民教師的立教之本。為人師表者,除了豐富的學識和點撥技巧外,重要的還是要有超乎常人的良好品德。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班主任工作的研究以及分析現在社會存在的某些不同價值觀后,認為在教育工作中,學生德智體美的成長是教師最大的財富而非學生或家長所給予的物質,教師對待學生要有無私奉獻精神的同時把握好尺度,只有把握好方向的愛才算是真正的“愛”。
關鍵詞:教師;學生;熱愛;尺度
在一次教育教學考試中,遇到這樣一道題目:如果你可以選擇,你是先喜歡上你的學生還是讓你的學生先喜歡上你。這是在踏入班主任行列之前遇到的考試,我忘記當初是怎么回答的,但是在隨著班主任工作的開展,與學生充分接觸后,我的回答是:我希望我的學生喜歡我,但是我必須首先從內心真正喜歡我的學生,關愛學生的同時把握好“道”,并且授之以漁,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長,真正喜歡上自己,這里的“道”指的便是尺度。
一、廉潔自律——教師的財富是學生的成長而非給予的物質
記得去年的開學報到,一位家長把我叫到辦公室門外,一陣寒暄,硬要塞給我一張超市卡,說她的孩子一直問題比較多,叫我多擔待多照顧。雖然是新班新開學,孩子與我也是第一次接觸,但是從這個孩子的穿著打扮以及一副自以為是的樣子足以看的出是一位“問題學生”,的確需要花費不少心思,但是面對這個家長的盛情,我真的不知道說什么好。為了避免尷尬,我只好收下了。回到辦公室,我有一點難過,為作為一名教師的難過,難道我們的工作可以用錢來回報嗎?并且讓我有了不自在的枷鎖。放學了我單獨把學生叫到辦公室,叫她把卡還給媽媽。“老師不管以前你是什么樣的學生,在這里你完全會是一個新的開始,老師相信你會在這里給自己一個很好的證明,給家長和老師一份滿意的答卷”,孩子聽我這樣講后開心的回家了。
雖然我們面對的孩子很單純,但形形色色的家長難免會有一些想法讓孩子享受特權的想法,于是會有種種向老師賄賂的舉動,為師者我們非常體諒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我們的工作不是為了求得什么回報,而是在默默工作中感受教師的光榮職責。教師之所以受人尊重,不僅僅是因為教師職業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更重要的是因為教師要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教師職業被稱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作為教師最大的財富便是學生德智體美方面的成長,如果一個因為接受了家長的饋贈才對學生關愛有加的老師是不會贏得這個學生的尊敬,因為教師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是學生成長的一面鏡子,所以將一切為了學生這一服務意識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始終,廉潔自律和自尊自愛是師德建設中的首要任務。
二、熱愛學生——教師關愛學生需“因材施教”而非盲目
我帶的上一屆班級的班長,各方面條件都很好,從家庭條件到學習成績,從人際關系到處事能力,跟各個老師的關系都不錯,這樣的學生自然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會得到老師的眾多表揚,對她我也一直是以表揚鼓勵為主。但是,慢慢地便開始有自我優越感了,認為自己就是中心,自己就是“小太陽”。然而她卻在一次技能競賽名額的爭取中未能如愿。在競賽名單確定后,我感覺她明顯變了,班級工作不管了,我教的科目作業也不上交了,甚至號召班中其他同學孤立這兩位選手……我知道這事情之后,把她叫到辦公室第一次嚴厲地批評了她,告訴她不是什么事情都是理所應當屬于她的,告訴她叫班級同學孤立那兩位同學這件事是可以上升到政教處理的。她第一次在我辦公室哭的泣不成聲,事后再跟她講道理,告訴她人生總是在不斷的經歷失敗才能進步,希望她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并給與改正,后來她第一次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檢討了自己的行為,也得到了同學的諒解。
熱愛學生并不能盲目,教育中的愛需要理性的特征,每個班級里,都有一些表現非常優秀的孩子。在老師眼里,他們優等生,處處表揚,在同學眼中,他們是好學生,處處敬著,在他們的周圍只有贊許的目光和激勵的話語。所以愛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這樣,師愛才能達到教育好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應以鼓勵表揚為主,但并不等于包庇和遷就,所以“因材施教”的關愛學生是師德建設的核心。
三、以人為本——教學管理要民主和諧但絕非放縱。
在教師節來臨的前一個星期,幾個班委來到我辦公室咨詢能否在教師節的那天騰出一節課讓他們開班會,我以為是學生想瞎鬧,正想拒絕,班長說“老師,我們只想在教師節那天對老師表達謝意與歉意,我們希望讓老師看到我們的成長”,我知道班里之前有些學生跟數學、英語老師鬧過矛盾,“我們只要一節課就行,我們什么都自己準備,不用您操心”。對于現在班里的學生我還是比較放心的,于是學生想干我就讓他們干了。整個班會有主持人、有唱歌,有街舞、有小品、有唱歌、有小游戲,內容豐富多彩,倒也給老師們帶來了很多樂趣,最主要的是學生在這次班會上都跟老師推心置腹得交談了,印象最深的是李鴦倩同學,由于之前她在數學課上跟老師鬧了矛盾,所以數學課一直都沒好好聽,今天她說“我最最對不起的是楊老師”剛講第一句她就哭了,在我印象中她是女漢子,從沒看她掉過眼淚。“楊老師,今天是教師節,我想跟您說聲對不起,以前我太不懂事,上課不認真聽還頂撞你,真的,老師,對不去”她沖上前去抱住楊老師痛哭起來,其他學生也都紛紛表達了自己最想表達的心情……最后班會很成功,我很欣慰,任課老師都說她們長大了,之前的付出都值得。
教育學生我一直堅持“人本主義”的觀點,這次班會也是民主管理的成果。在班級管理上我每接一個新班,總是要做過充分地調研,比如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基本特點、興趣愛好等等。在成立班委會時,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經過學生自薦、競職演講、師生評審等最終選定班干部,班級的事務盡可能地讓學生去完成。讓所有學生都參與班級管理,就會在班上建立一個民主和諧和的氛圍。在課堂教學上堅持“還課堂于學生,還學習給學生,還自信給學生”的生本理念,在生本課堂中要做一個學生需要并喜歡的老師,必須時刻注意修養師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
綜上所述,說明了教育的本質是在恪守職業道德的基礎上,有尺度性地愛。德育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性又具有愛心的工作,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同時還要不斷地鞭策自我,才能教育好別人。而這一切,既有原發的道德底線,更有在實踐中根據人才發展所需而日積月累養成的合乎社會主義教育的過程準則。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懷著一顆為學生無私奉獻的心,帶著對學生全部的愛走上講臺,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最后我想呼吁:老師們,我們手中都有著無數的金豆豆,那是我們無限的愛,更是我們的財富,讓我們共同播下這些金豆豆吧,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碩果累累。
參考文獻:
[1]《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與方法》(關鴻羽白銘欣主編。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2000年3月第一版)
[2]《比較教育》(王英杰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第1版)
[3]《現代管理學——基礎理論操作》(邱衛東主編,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第1版)
[4]《怎樣教育獨生子女》(王長國著。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1990年第一版)
(作者單位:浙江省縉云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