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姝 趙茜茜
摘 要:城市住宅小區導識系統是空間內傳達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而社區的安全性是住宅小區的必不可少的一面,是社區有序發展、建設的重要內容。一套完善的、有質量的導識系統在社區安全建設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本文在導識系統的基礎上對安全性的色彩、材質、結構、造型等途徑做了詳細的介紹、研究方案和在藝術原理中的體現。
關鍵詞:城市住宅小區;安全性;途徑;百步亭社區;藝術體現
1.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不僅對住宅有所要求,而且對小區環境也有所要求,導致社區的建筑與社區配套設施的空間布局也越來越復雜。在這種具有規模性小區的居住空間環境下,需要有一套有效的導識系統設計作為居民在超大空間的識別指引、保護以及重視的作用。這個系統不僅能方便小區的住戶,而且也能方便初次來小區的人,能在不熟悉的地方可以更快的找到想要到達的目的地,也能更方便的使用該住宅小區的各種設施。
2.安全性體現的途徑種類
一切設計活動的中心都是在滿足某種特定功能的需要,視覺導向設計功能性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作用力度。因此居住小區的導向設計除了考慮圖形字體等的美觀性、裝飾性以及特殊材料的功能性,還需要充分結合居住空間的特點,功能至上的原則以及便捷居民生活的基本屬性及安全保障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做出更好的設計方案。并在此基礎上滿足人們視覺識別的基本要求,做到為社會和大眾服務的準則。
2.1顏色
用于空間方向的指引方面的視覺系統,方向指示牌、總體信息地圖、環境警示牌、疏散標識、小區道路交通導向標識、配電消防標識、交通標線等。在百步亭社區現有的設施中,其指示牌顏色不夠顯眼,使初次到入的人找不到方向、會讓兒童有落水的危險、火災發生,使人難以逃離等情況且指示牌太少。
因此,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指示牌的顏色使用紅色、黃色等顯眼的顏色,若是為了保持與小區建筑色系統一,使用其亮色或者深沉一點的顏色,使人有視覺上的沖擊感。樓道里的滅火器以及疏散標識使用熒光綠顏色,這樣在光暗的情況下可以一眼看到,及時找到脫離危險。環境、水景以及藝術警示牌等使用紅色及黑色來警告危險勿入。小區道路的交通標識以及交通標識使用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紅、黃、綠等顏色,給予警示作用。每棟樓前的坡道旁的欄桿設置一些卡通人物或者是顏色上的區別,起到引導的作用,對小孩子來說,起到保護的作用。
2.2材質
導識系統設備或裝置可以采用模塊化設計和易換部件,可以保證導向系統損壞后的維修管理,做到可持續的視覺體驗。材質應用及安裝形式也要考慮戶外、地區氣候、節能環保等因素,讓導向系統擁有更為長久的使用期。百步亭社區的導向牌使用的是不銹鋼材料,有很長的時效性。
方向指示牌、警示指示牌、滅火器的裝備及欄桿使用鋁合金、304不銹鋼及低碳鋼絲材料,這樣可以抵擋惡劣的環境,不變形、抗老化,還可以環保、安全性能高。百步亭社區沒有設計盲人通道,這會讓住宅居民沒有安全意識以及保護意識。
小區里的道路應該設有盲人的通道,其顏色使用黃色、熒光綠等具有視覺效果的顏色,起到引導作用。在材質方面使用凹凸不平的盲道板,在每棟樓前的坡道前應該有指示牌,能更快速的完成導向以及得到重視。且不同的材質在不同的方面要實現它的功能性、識別度也要非常強,這樣才能完成有效的導向系統,使其在各自的位置上發揮自己的特點。
2.3造型
造型是以一定物質材料和手段創造的可視靜態空間形象的藝術,不僅能表達設計者的思想感情,也能顯示出其物表現出來的意義。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的審美的提高,對住宅小區的各個方面都要求完美。
方向指示牌可以設計一些特殊造型,如手勢、帶有喜劇感的卡通人物等;警示指示牌類的造型可以使用嚴肅的卡通形象等來警示危險。盲人通道使用的凹凸不平的盲道板需設計一些特殊的花紋來區別與人行道的不同。車行道與人行道都是用水泥建造,具有耐磨、成本合理等特點,路面平滑;小區公園或者亭子里適合用透水自然石材質,防滑性能好,混凝材質以及設計帶有圖案、人物會具有視覺美觀,給人美得享受。
2.4結構
結構是一個有組成整體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例如小區里的指示牌、滅火器以及每棟樓前的坡道的設計、旁邊的欄桿等,都盡可能同周圍的環境相協調,體現出其獨有的特色。
樓前坡道需設計合適的角度方便輪椅過去以及腿腳不方便的老人進去,欄桿要圓滑、框架穩固及安全性能高的材質以及結構,防止攀爬,起到保護的作用。方向指示牌、警示指示牌等的結構需要以安全性、時效性、功能性為主,設計滿足居民的視覺需要。滅火器需使用不銹鋼材料,不易破壞,起到保護和警示。
3.城市社區導識系統在藝術原理中的體現
城市社區導向系統作為設計一部分,在功能形式上是否能作為一個合適的設計,要從藝術批評的三大標準來看。
先從真的角度來看,視覺性的符號化要與社會的現實情況結合,是否除了與大多數人群的生活相貼合之外,也要考慮少數特殊人群;再者導識系統是否能夠為真實的生活提供有價值的東西,如考慮到設計物體的功能性、安全性等;最后看此設計是否以人為主體,以情感為主線,并讓小區的居民認可此設計以及滿足視覺需求。
好設計能反映出生活中的真實,因此從美這個標準來講,人們能否從一個設計中發現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存在的點滴,融為一體;從視覺效果及體驗效果上能否體會到另一個深層世界中的意義;能否看到并尊重這個設計以及可否再進行另一個創造;是否能看到設計中的技術以及獨特的造型能力。
4.結語
隨著我國不斷的壯大,城市社區不斷發展與變化,在其功能性、居住環境等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人們會遇到不同的問題,而導識系統也應該為了適應新時代,作出更人性化的設計。要發展具有很強的功能性以及良好的居住環境為要素的導識系統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張黔.《藝術原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孫鵬.劉子川.華南師范大學.《社區安全視角下的住宅小區導向系統設計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
[3]閻彥.中南大學.《城市視覺導識系統研究》[D].2010
[4]李季.合肥學院藝術設計系.《基于開放性的社區道路設計研究》.2017
[5]李剛.南京藝術學院.《城市居民住宅小區導向系統設計研究》[D].2010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7年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基于社區服務視角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7245);2018年度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基于GIS平臺的城市色彩文化研究——以武漢市中心城區為例”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8Y029)
(作者單位: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