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勤
摘 要:通過對韓國稅收信息化情況的學習和研究,指出了韓國稅收管理和信息化發展的主要特點,提出了我國在稅收管理方面加強信息系統整合優化、全面推進電子發票的推廣和應用、建立基于大數據的稅收管理方式的建議。
關鍵詞:韓國稅收;信息化電子發票
一、前言
韓國以增值稅作為其主體稅種之一,與我們在稅收管理方面有很多相通之處。因為韓國在稅收管理和信息化發展上有很多特色,筆者通過學習和研究其發展情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議。
二、韓國稅收管理情況和稅收信息化特點
(一)韓國稅收管理基本情況
1.機構職能。韓國國稅廳設立三級組織架構:本廳、地方國稅廳和基層稅務所。本廳,主要負責整體規劃,包括信息技術建設、國際稅收管理、稅源管理、法律事務管理、稅收調查管理、納稅人權益保護等事項;地方國稅廳,目前有6個,主要負責轄區內稅源管理,法律事務和納稅遵從管理等事項;基層稅務所,目前有121個,負責稅源管理、稅收調查和納稅人權益維護等事項。
2.韓國稅收注重法制與誠信并舉。
(1)較為健全的稅收法制。韓國的稅收政策和管理規定基本都通過立法程序,獲國會審議通過后頒布實施,立法層級高。包括《國稅基本法》,分稅種的稅收實體法和征收法,稅收優惠方面的《減免稅收管理法》、《特殊稅收處理控制法》,第三方信息采集方面的《課稅資料提供法》、《特別金融交易情報報告和運用法》(FIU法)等[1]。
(2)稅收執法權力較高。為了確保稅收法律的實施,法律賦予稅務部門較高的執法權力。比如為保證欠稅追征,韓國授予稅務機關搜查欠稅納稅人的經營場所和住所、查封扣押其財產的權力。
(3)鼓勵誠實納稅,促進自愿遵從。韓國的《國稅基本法》設定了誠實推定原則,推行“誠實申報確認制度”,鼓勵誠實申報,促進自愿納稅。韓國國稅廳還通過評選模范納稅人、最美納稅人,聘請明星作為稅務形象代言人等方式,樹立典型形象,鼓勵誠實申報,在全社會營造誠信納稅的氛圍[2]。
3.韓國稅收注重納稅人權利保護。
(1)重視納稅人保護制度建設,立法層級高。韓國《國稅基本法》中單設了納稅人權利章節,將納稅人保護委員會的設定法制化,并嚴格規定了調查前的納稅人權利憲章告知義務等。
(2)組織機構方面,全國稅務官署設立了納稅人保護委員會,國稅本廳、地方稅務廳和稅務署三級均設立有納稅人保護擔當官,對納稅人的權利進行保護和救濟。設置由內部職員和外部稅務代理人構成的支援團,解決無經濟能力聘用稅務代理人解決稅務問題。
(3)建立與納稅人充分溝通的渠道。一是建立納稅人權利保護邀請制度,實施稅金問題現場溝通日。二是在稅務調查過程中,對重復調查、違法不當調查、調查期間延長等給納稅人表明意見的機會,防止過度調查。三是當納稅人對調查結果有異議時,可以和調查人員進行溝通,提請審議委員會審議,向納稅人保護擔當官邀請救濟。四是建立納稅人不服申請制度,進行課稅前妥當性審查,納稅人可以提出異議申請。
(二)韓國稅收信息技術應用主要特點
1.信息系統高度整合。1997年,韓國國稅廳啟用了“稅收信息綜合系統”(TIS),將原有的33個系統整合成一個系統。2000年,韓國國稅廳啟用了HomeTax系統,建立互聯網辦稅平臺,納稅人在網上即可完成申報、繳稅、查詢等涉稅事項的辦理。2015年,韓國國稅廳將“次世代稅收信息綜合系統”(NTIS)與Hometax有機結合,涉稅數據全國集中,實現了納稅申報、電子稅金計算書和現金發票等數據的實時采集[3]。
2.全面推行電子發票。韓國的發票全部為電子發票,主要分為電子稅金計算書和現金發票。
(1)電子稅金計算書。相當于我國的增值稅發票,納稅人登陸“HomeTax”系統,可以申請《電子稅金計算書》并根據業務內容開具。韓國國稅廳每年發行《電子稅金計算書》(電子發票)6億多份,紙質計算書(紙質發票)已基本退出使用[3]。
(2)現金發票。該項制度是韓國政府為增強對現金交易的限制和掌控而采取的一種手段,采用實名認證來實現小額交易誠實申報?,F金發票沒有最大開票限額和數量限制,通過后續的監控預警和調查確保開具發票的真實性。
3.重視數據信息的采集利用。一是重視涉稅信息采集相關制度建設,立法層級高?!墩鞫愘Y料提交法》和《特別金融交易情報報告和運用法》(FIU法)明確規定了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向稅務機關提供涉稅資料的種類和方式,金融研究分析院(FIU)為稅務調查和欠稅征收提供情報資料。二是構建納稅人交易信息和資金流轉信息的采集分析機制。采集獲取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數據,推行現金發票制度和采集系統,建立特別金融交易情報信息交換等方法,對復雜交易、洗錢行為等進行深入分析。
三、對我國稅收信息化的啟示和建議
(一)加強信息系統整合優化
進一步加強對各類信息系統的整合優化,提供全國統一的稅務局端信息系統和納稅人端電子稅務局,優化用戶體驗。整合各系統數據,維護數據一致性,促進數據同享和綜合利用。系統整合應該積極推進,分步實施。
(二)全面推進電子發票的推廣和應用
一是優化設計電子發票使用流程,防范虛假交易和稅款流失風險。二是電子發票全面覆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方便納稅人的發票領取、使用和管理,簡化稅務機關的管理。三是簡并、整合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到金稅三期核心征管系統中。
(三)建立基于大數據的稅收管理方式
一是推動涉稅信息采集的制度建設,立法明確涉稅數據采集的權利義務。二是推進金融交易信息的交換,限制現金交易范圍,充分利用微信、支付寶等平臺數據,構建起交易、資金流轉的信息閉環。三是引入第三方尖端金融數據分析機構力量,發現潛在稅收風險。
參考文獻
[1] 陳艷. 韓國稅收管理的借鑒與思考[J]. 稅務研究. 2018(03)
[2] 林權,夏丹楊.基于國際經驗的我國企業跨境稅收管理問題與對策分析[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8(04)
[3] 王謙英,李英楠,閆許梅,吳錚.韓國跨境稅源管理經驗初探[J].國際稅收. 2016(07)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自貢市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