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瑩
(150080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行業飛速發展,與此同時,互聯網行業也出現了不和諧的現象,其中互聯網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是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出現這些不良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互聯網領域的法律規制尚不完善,無法對互聯網企業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和管制。因此,針對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完善法律法規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我國互聯網行業的立法漏洞較多,在許多方面都存在明顯的立法空白。一些反對互聯網不良競爭的法律法規只是抽象性的規定,實際的操作性較差。因此,當互聯網企業出現不良競爭行為時,很多時候都只能依靠自由裁量權作出判決。這給互聯網行業的秩序維護造成了較大的難度。此外,我國互聯網法規的規制主體不明確。例如,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的主體僅限于從事商品或盈利性服務的商家。而在互聯網行業中,并不是所有的經營者都需要進行工商注冊。這就使一些互聯網商家可以利用法律上的漏洞從事不正當競爭行為。
互聯網在我國屬于一個新興行業,傳統法律法規中的一些規定已經無法適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這一點在不正當競爭行為證據的認證上尤為明顯。互聯網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兼容性,各種數據信息都可以在互聯網中跨越國界交流和傳播。這也使得電子數據極易被攻擊和破壞,因此也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進行電子數據的維護。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司法成本。
另一方面,傳統司法管轄的原則也不適用于互聯網的發展規律。例如,傳統的侵權民事糾紛通常由侵權行為發生地的法院進行管轄。但互聯網突破了傳統的空間限制,確定用戶所在地的唯一方式是網絡IP地址。而IP并非固定不變的,隨著用戶的流動變化,網絡地址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這對用戶的定位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同時也給司法管轄活動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我國互聯網法律法規中最嚴峻的問題是執法機構設置不合理。我國進行互聯網競爭行為規范的主要機構是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但這一設置存在許多缺陷:首先,當前工商管理部門并未設置專門進行互聯網行業管理的部門。因此,這項職權的行使只能依附于其他機構業務開展。而互聯網行業管理是一項對專業度要求很高的工作,管理人員必須充分了解互聯網的特點才能進行有效的執法。若將該行業的執法管理交給綜合管理部門來執行,執法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地方工商行政部門作為地方政府的組成部分,必然會受到地方政府的管理和行政指導,因此在管理上缺乏獨立性,在執法過程中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影響,進而影響了執法效果。
互聯網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相應地,互聯網的運行管理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僅僅憑借列舉式的立法是無法滿足互聯網不斷發展變化的管理要求的。要切實提升互聯網競爭行為的管理效果,就必須先明確一般條款,再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其他條款。
所謂的列舉條款是指對互聯網不正當行為進行分類和闡述,明確法律規制的對象、細節等。可以在現有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基礎上進行擴展性解釋,使其中的規定更加符合互聯網行業特點,從而借助傳統的立法規制對新興的互聯網行業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在進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修訂時需要注意明確正當競爭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限,這樣才能在不影響行業良性競爭的基礎上維護行業秩序。
當前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泛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違法成本過低。若沒有具有震懾性的法律規制對互聯網企業的行為進行規范,互聯網企業即使知道不正當競爭行為會產生不良影響,也會進行實施這些行為。因此,必須增加互聯網不正當行為的成本,才能有效維護互聯網市場的正常秩序。在懲處機制的制定方面,我國可以借鑒和參考發達國家的經驗,例如美國在互聯網不正當行為的規制方面就采取了較為強有力的手段。
當前,工商部門是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要執法管理部門,工信部則起到監管互聯網行業的作用。兩個部門之間的職能有相互交叉和重疊的部分,因此當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發生時,兩個部門的執法有時會發生沖突,非但無法有效解決不正當行為,反而會導致問題的進一步惡化。為了避免出現執法沖突,提高執法的效率,需要明確執法部門之間的職能界限,同時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
針對互聯網管理專業性強的特點,執法人員也必須加強互聯網專業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加強對電子數據的收集和辨別能力,有效區分正當的競爭行為與不正當競爭行為,從而提高執法效果。在執法機構的設置方面,我國也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專門設立管理互聯網競爭行為的部門,或在工商管理部門內容設置專門部門,提升管理的專業性。
當前,我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互聯網市場規模仍在持續擴大,市場競爭也在進一步加劇。互聯網企業為了在市場中形成更好的競爭優勢往往會采取不正當的競爭行為,這對市場秩序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為了有效杜絕這些行為,我國相關部門必須加快立法,加大執法力度,切實維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利益,促進互聯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