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紐帶新聞網11月19日文章,原題:俄羅斯女生講述在中國生活的故事從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系畢業后,我一直希望能到國外生活一段時間。我曾考慮過去美國,但周圍朋友都說,到中國更有前景。
我曾在俄羅斯最大的出版社工作,在全國最好的大學學習,并與很多有才華和很勤奮的人交往。但我認為,要讓自己脫穎而出,還必須擁有其他優勢。于是,我向天津大學遞交了相關資料,并最終來到中國學習。到中國后,給我第一個感覺是面臨巨大的孤獨感。
中國對我來說完全是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年來,我一直試圖了解中國人。我曾與當地居民及在中國長期生活的外國人交流。后來我意識到,沒有必要深究,一切都呈現在表面。就像其他國家一樣,每個中國人都不一樣。中國的老一輩和小城市的百姓也像其他國家百姓一樣,有大聲講話和吃飯吧唧嘴等習慣。而中國年輕一代則聰明、勤奮而且很有文化。
去年,我到過中國約10個城市。在我看來,它們幾乎沒有太大區別。在一些小城市,人們看外國人仍然像看外星人一樣,每個人都想與你合影或摸一摸你。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完全不了解私人空間的概念。此外,中國人還有從眾心理。與此同時,我認為,中國人最值得尊敬的品質是勤奮。懶人在中國是賺不到錢的,在這里到處都能賺到錢。▲
(作者阿納斯塔西亞·葉夫杜先科,柳玉鵬譯)
環球時報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