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凌 ,李小妹 ,姚靜 ,趙領珠
(1西安市第九醫院,陜西西安,710054;2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護理系,陜西西安,710061)
心理彈性(resilience)又稱心理韌性、壓彈、復原力[1],心理彈性在個體應對壓力反應中起著決定性作用[2]。 GRAY 指出[3],心理彈性是護理活動中協助護士良好適應生理、心理損害的一個基本要素。研究表明[4],護士的心理彈性水平較低。而心理彈性水平高的個體,表現出對壓力事件的積極適應行為,并促進其主觀幸福感和滿意率的提高[5]。我國在2010年后才逐漸對護士群體進行心理彈性的研究,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6]。到目前為止,缺乏對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的大樣本全面系統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以Pearson相關系數來評價中國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關系,為今后相關學者研究如何提高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通過計算機檢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Medline、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CNKI)、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VIP)和萬方數據庫。中文檢索詞為“中國”、“我國”、“香港”、“澳門”、“臺灣”、“護士”、“心理彈性”、“心理韌性”、“壓彈”、“復原力”、“工作滿意度”、“工作”。 英文檢索詞為“China”、“Chinese”、“mainland China”、 “Hong Kong”、“Macau” “Taiwan”、“resilience”“resiliency”、“resilient”、“nurse”、“job satisfaction”、“job”等。 檢索時限為 2010年 1月至2018年5月,并輔助采用文獻追溯法盡可能地查找詳盡的資料。
納入標準:①2010年1月-2018年5月在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②研究對象為年滿18歲的注冊護士,并從事臨床一線工作;③研究設計為現況調查;④研究變量為心理彈性和工作滿意度;⑤結局為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效應指標為r值且數據完整;⑥文種為中、英文。排除標準:①無護士執業資格證,如實習護士;②非臨床一線工作的注冊護士,如護理部工作人員;③非本單位工作人員,如進修護士;④所用的評定量表是自行設計;⑤重復發表的文獻,不能提供有效數據者,不能獲得全文的文獻剔除。
根據美國衛生保健質量和研究機構(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 對觀察性研究的質量評價標準進行了推薦,評價橫斷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的標準包括11個條目,分別用“是”、“否”及“不清楚”作答,從資料來源、研究設置、參與者、變量、數據、偏倚、樣本大小、定量變量、統計方法、后期隨訪等方面來評價現況研究的文獻質量和方法學質量[7]。
閱讀全文后進行資料提取,2名評價者對納入的文獻進行文獻篩選,另2名評價者進行資料提取,遇到不一致的情況,進行討論解決。資料提取包括:第一作者及發表年份、研究時間、地區、樣本來源(社區/醫院)、樣本量(男/女)、年齡(均數)、抽樣方法、量表、Pearson相關系數r值、主要結論等。
所納入的研究均采用國際公認的心理彈性量表、工作滿意度量表來評價護士的心理彈性和工作滿意度的狀況。心理彈性和工作滿意度相關關系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r值來表示。
數據采用Revman 5.3進行統計分析,用I2檢驗進行異質性檢驗,各個研究間異質性檢驗P<0.1時,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當各個研究間異質性檢驗P>0.1時,采用固定效用模型進行Meta分析。計算各個研究合并后的r值及95%CI,用森林圖展示各個研究結果的特征。利用漏斗圖來檢驗發表偏倚。在進行Meta分析前,對提取的資料信息先進行轉換,公式[8]如下:①fisher's Z=0.5×④Summary r=(Z為Summary fisher's Z值)。
初檢共獲得142篇文獻,其中中文21篇,英文121篇。刪除重復發表和交叉的文獻32篇,經閱讀文題和摘要,排除96篇,再通過查找全文、閱讀、質量評價后,納入5篇。納入的5篇研究中,總樣本量為5137名,其中男性109名,女性為5028名。年齡19~69歲。文獻涵蓋了中國南北共3個省份和重慶直轄市的護理人群。納入研究文獻的一般情況詳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文獻的一般情況(n=5)
對納入的5篇研究文獻進行方法學質量評價(研究文獻方法學質量評價內容見表2),結果顯示,5篇研究文獻進行方法學質量均達到5分及以上,說明納入文獻總體質量較好。資料來源為醫院,參與者均為18歲及以上注冊護士。心理彈性調查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工作滿意度量表采用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themc-closkey/mueuersatisfactionscale,MMSS)或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nurses’job satisfaction scale,NJSS)等,以上的量表均具有較好信度效度,大部分研究變量定義明確,樣本量充足,統計方法正確(結果見表2)。

表2 納入研究文獻的方法學質量評價
2.3.1 敏感性分析與發表偏倚 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漏斗圖見圖1。從圖1可見,逐個剔除趙雯雯等 2015[9]、任雅欣 2014[4]、許珂2016[10]、閆雪華 2014[11]、任雅欣等 2013[12]研究文獻,fisher’s Z值,仍有統計學意義(P<0.001),表明該結局穩定。 在剔除趙雯雯等[9]研究文獻后,異質性I2從90%下降至57%,且結果提示,該研究文獻可能存在發表偏倚且增加文獻異質性,經討論后決定剔除此研究文獻,對其余4篇文獻進行Meta分析。
2.3.2 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 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見圖2。從圖2可見,在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研究中,異質性檢驗結果顯示,各研究間存在統計學異質性(I2=57%,P<0.1),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Meta分析結果顯示,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summary fisher's Z=0.38,95%CI=(0.32,0.44),P<0.05,summary fisher's Z有統計學意義。

圖1 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漏斗圖
2.3.3 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的亞組分析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的亞組分析見圖3、圖4和圖5。從圖3可見,使用CD-RISC+NJSS量表測出的相關系數得分低于使用CD-RISC+MMSS測出的結果。從圖4可見,非隨機抽樣法測出相關系數高于隨機抽樣法測出的結果,提示未來研究中應注意抽樣方法對研究結果所帶來的影響。從圖5可見,相關系數北方地區護士要高于南方地區的護士。納入的4篇研究文獻中有3篇研究文獻的年齡數據以構成比表示無均數且無總年齡區間,故不能進行分層分析。本研究納入樣本并未對性別進行分類的相關性分析,故不能對性別進行分層的Meta分析。

圖2 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森林圖

圖3 不同量表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森林圖

圖4 不同抽樣方法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森林圖

圖5 不同地區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森林圖
本結果顯示,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系數為 0.38,95%CI(0.32,0.44),結果表明,護士心理彈性水平可影響其工作滿意度,護士的心理彈性越高,其工作滿意度越高,此結果與MATOS等[13]研究結果一致。護士工作滿意度越高,工作主動性及責任感越強,工作狀態越積極,在處理同事及病患之間的人際關系時更樂觀融洽[14],工作成就感更高,心理彈性更高。本研究亞組分析顯示,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系數在地區方面存在差異,我國北方地區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系數比南方地區要高;在研究設計中,不同抽樣方法對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造成影響但不呈現規律性變化,非隨機抽樣法測出相關系數高于隨機抽樣法測出的結果;使用CDRISC+NJSS量表測出的結果低于使用CD-RISC+MMSS測出的結果,結果提示應用不同的量表,研究結果也不同,而選擇哪種量表更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納入的4篇研究文獻中有3篇研究文獻的年齡數據以構成比表示無均數且無總年齡區間;本研究納入樣本并未對性別進行分類的相關性分析,故不能對年齡和性別進行分析,年齡和性別對結果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我國面臨嚴重的護士短缺,如何提高護士的心理彈性,使護士的滿意度提高,減少離職率是護理管理的工作重點。然而,目前對提高護士心理彈性的研究并不多,受過專業提高心理彈性干預的護士更少。因此要加強提高護士心理彈性的干預,改變原有的護理管理模式,找準護理管理的切入點,研究提高護士心理彈性的干預措施,幫助護士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的,從而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降低離職率。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提高護士的心理彈性:一是轉變觀念,引導護士正確認識護理專業的職業價值,提高護理工作者對自身職業價值的認可,積極引導公眾,提高全社會對護理工作戰略意義的認識;二是加強管理,努力提高護理行業的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使科學的管理模式得以實施,完善薪酬分配和激勵機制,有效保障護理人員的合理權益;三是通過創新載體有效地構建護理產業發展平臺,深化溝通交流,收集和吸收各行各業的成功經驗,不斷促進綜合學習,提高護士的工作能力[11]。
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除Meta分析方法本身的缺點之外,還存在許多不足。第一,本研究系統評價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的缺陷在于只分析Pearson相關系數,其他評價指標未納入研究,因此存在一定的偏倚;第二,總的納入文獻數量過少,對結果產生一定影響;第三,某些亞組所包含的文獻數量過少,對結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影響護士心理彈性和工作滿意度的原因錯綜復雜,既有社會因素,也有個人的行為因素。因此,今后的研究應以加大樣本量、完善前瞻性實驗設計、做好調查中質量控制等為方向以進一步驗證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
本研究通過Meta分析得出中國護士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呈正相關,但心理彈性相關性研究在國內起步較晚,鮮少有大樣本的研究,關于心理彈性和工作滿意度的研究仍然需要大范圍的推廣,提供大樣本、多中心的相關性試驗,期待更多的高質量研究為心理彈性與工作滿意度提供證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