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葉成利
(四川省隆昌市人民醫院骨二科,四川隆昌,642150)
出院計劃服務作為延續護理的一種重要形式,以保障患者出院后的加速康復與安全為目的,非常重視對患者即將出院時基本情況的評估?;颊叱鲈簻蕚涠扔蒄enwick[1]于1979年提出,是指醫務人員綜合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健康狀況,分析判斷患者在多大程度上具備離開醫院、回歸社會、進一步康復和復健的能力。出院指導質量是指護士、醫師和其他醫務人員以教育或交流的形式讓患者和家屬獲得醫療照護的重要信息,包括書面和口頭兩種形式,貫穿于住院整個過程[2]。做好評估患者的出院準備度可避免患者過早出院,降低出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再入院率和醫療費用[3]。同時,高質量的出院指導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預防并發癥,保證患者出院后繼續遵醫治療和有效康復[4]。出院準備度和指導質量均是加速患者康復、積極回歸家庭和社會的保障。脆性骨折又稱骨質疏松性骨折,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顒又屑窗l生的骨折,易發于椎體、髖部、前臂遠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5]。50歲以上女性的椎體骨折患病率約為15%,50歲以后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漸增,80歲以上患病率可高達36.6%[6]。脆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生髖部骨折后1年之內,約20%的患者死于各種并發癥,約50%的患者致殘,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同時脆性骨折的醫療和護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會負擔[7]。本研究旨在研究脆性骨折患者出院準備度與出院指導質量現狀,并分析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為今后脆性骨折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及其臨床護理干預提供理論基礎和最優的出院指導,以做好充分的出院準備,現報道如下。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脆性骨折患者187例。納入標準:年齡>50歲;符合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因骨質疏松所致的骨折;意識清楚,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認知功能障礙及溝通障礙;合并嚴重心、腦等器官疾病。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護理專家修訂?;颊咭话阗Y料包括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經濟情況、居住方式、照顧者等;疾病相關資料包括住院是否為首次、住院次數、本次住院骨科診斷、住院天數、合并癥、醫療費用來源等。
1.2.2 出院準備度量表 (readinessforhospitaldischarge scale, RHDS) 由 WEISS 等[8]編制,共 23 個條目,包括4個維度:自身狀況(7個條目)、疾病知識(8個條目)、出院后應對能力(3個條目)、可獲得的社會支持(4個條目)。該量表為自評求和等級量表,第1個條目為是非題,不記入總分,其余條目均采取0~10分的計分方法,0分代表一點都不知道、完全不能等,10分代表完全知道、完全能等,條目3和6為反向計分,患者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分數。4個維度之和即為量表總分,總分越高表明患者的出院準備度越高。本研究采用漢化版 的量表[9],總的 Cronbach’s α 系數為 0.97,各維度 Cronbach’s α 系數為 0.81~0.97。
1.2.3 出院指導質量表(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 QDTS) 由 WEISS 等[8]編制,共 18 個條目,包括2個維度:出院指導內容差(條目1~6)和講授技巧(條目7~18)。其中,指導內容差維度為6對平行條目,即需要的內容與接受到的內容2個方面,則指導內容差為這兩方面的得分之差;每個條目采用從0~10的計分方法,2個維度的分數之和即為總分(0~240分),總分越高表明患者出院指導質量越好。本研究采用漢化版的量表,整個量表的內容效度指數為 0.98;Cronbach’s α 系數為0.924,各維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數為 0.882~0.935[10]。
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資料,調查員采用統一指導語,在患者出院前4 h內發放給患者,問卷由患者自行填寫 (對此次事件的描述部分由調查員查看病歷填寫),對于有閱讀困難或視力障礙者,研究者逐條閱讀,患者獨立做出選擇,研究者記錄。當場收回并檢查問卷填寫的完整性。共發放問卷193份,有效問卷187份,有效回收率為96.89%。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描述,計數資料用構成比描述;脆性骨折患者出院準備度與出院指導質量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檢驗水準取0.05(雙側)。
187 例患者的年齡 50~83 歲,平均(67.34±9.57)歲,其余人口學資料和疾病資料見表1。

表1 脆性骨折患者的人口學資料和疾病相關資料(n=187)
脆性骨折患者RHDS總分為 (161.57±29.49)分,條目均分為(7.50±1.37)分,處于中上等水平。在回答條目1是非題時,176例(94.12%)患者認為自己為出院回家做好了準備,其余各維度條目及評分見表2。其中,可獲得的社會支持維度條目均分最高,其次是自身狀況和出院后應對能力,疾病知識得分最低。
表2 脆性骨折患者出院準備度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n=187;分,± s)

表2 脆性骨折患者出院準備度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n=187;分,± s)
項目總分可獲得的社會支持自身狀況出院后應對能力疾病知識條目數22 4 7 3 8得分161.57±29.49 32.25±5.79 52.33±8.64 20.09±4.28 56.90±10.78條目均分7.50±1.37 8.06±1.45 7.48±1.23 7.36±1.43 7.11±1.35
187例脆性骨折患者的QDTS總分為(186.61±18.28)分,條目均分為(7.75±1.58)分,處于中上等水平。其余各維度得分見表3。
表3 脆性骨折患者出院指導質量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n=187;分,±s)

表3 脆性骨折患者出院指導質量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n=187;分,±s)
注:*指導內容差維度為6對平行條目,即需要的內容與接受到的內容2個方面得分之差
項目總分指導技巧和效果指導內容需要的內容獲得的內容出院指導內容差條目數18 12 6對 6 6 6對*得分186.61±18.28 94.30±17.63 92.31±15.97 48.89±8.31 43.42±7.66 5.46±0.65條目均分7.75±1.58 7.86±1.47 7.70±1.34 8.15±1.39 7.24±1.28 0.91±0.11
脆性骨折患者的RHDS總分與QDTS總分呈正相關(r=0.442,P<0.001),RHDS 各維度與 QDTS各維度間均呈正相關關系,其相關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脆性骨折患者出院準備度與出院指導質量相關性(n=187,r)
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臨床治療觀念及模式的改變,患者的康復進程加快,但也面臨著新的問題。例如,住院日作為一個衡量臨床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標,部分臨床工作者為了縮短住院時間和床位周轉率,盲目地催促患者出院?;颊叱鲈簻蕚浒ú∏榈姆€定、功能水平、有思想準備、有自我照顧的能力、處理事情的技巧及能力、可獲得的社會支持、獲得所需要的教育和信息以及周邊醫療衛生利用資源情況等[8]。有研究顯示,護患雙方對于患者出院準備度的認知是具有差異性的[11]。如果護士沒有做好患者出院準備度的評估,患者沒有做好充分的出院準備,可能會導致患者生理、心理一系列的問題。脆性骨折患者術后并發癥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壽命縮短、醫療費用支出增多,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傷害,且增加各種負擔[12]。
本研究結果顯示,有94.12%的患者對“為出院回家做好了準備”給出了肯定回答,稍高于WEISS等[8]的結果(93%),低于王芳和袁麗等[13]的結果(100%),這說明仍有一部分患者沒有做好出院準備,不知出院后如何應對身體的不適、心理的擔憂等問題。脆性骨折患者RHDS的條目均分為(7.50±1.37)分,處于中上等水平,低于 WEISS 等[8]的結果(8.0分)。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對象年齡較大、收入不高,近95%的患者合并其他疾病,47.59%的患者與子女分開住等,是患者出院準備度影響的影響因素。本研究中可獲得的社會支持維度條目均分最高,其次是自身狀況、出院后應對能力,疾病知識維度得分最低,與王芳等[13]的結果一致。這表明患者的疾病知識欠缺,護士應做好患者圍術期及出院前的疾病知識宣教,同時指導患者及家屬在家康復期間如何應對骨折患者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高質量的出院指導能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預防并發癥,保證患者出院后繼續遵醫治療和有效康復[14]。所以,加強患者教育是提高患者出院指導質量的保證。本研究中患者的 QDTS條目均分為 (7.75±1.58)分,處于中上等水平,低于賈丹丹等[15]對產婦的調查結果(8.61 分),稍高于 WEISS 等[8]對成人住院患者的調查結果(7.6分)。這可能是由于產婦是年輕人,對護士宣教的內容的理解能力要好于中老年人。此外,由于我國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責任護士對所管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在整個住院期間均反復地進行了患者宣教,患者能接收到他們想要的疾病相關知識,所以得分稍高。在本研究中,出院指導內容差條目均分為(0.91±0.11)分,提示患者需要的內容和護士實際給予的內容是有差距的。因護患雙方對出院指導內容需求的側重點有所不同[16],護士應根據患者所需提供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教育內容。
LERRET[17]通過薈萃分析提出,出院指導質量是影響患者出院準備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RHDS總分及各維度評分與QDTS總分及各維度均呈正相關(P<0.05),這與多項研究[8,13,15]結果一致,說明患者出院指導質量越高,患者的出院準備度越好?;颊叱鲈簻蕚涠扰c出院指導技巧和效果呈正相關,提示護士應提高患者教育的技巧和充分準備患者教育的內容。WEISS等[8]建議護士給予的教育內容尤應包括注重患者的理解和反饋、對自我信念、能力和價值的感知以及處理困難的方法,有計劃性地安排家庭成員參與患者教育,樹立準備出院回歸家庭和社會的信心。為了加強患者教育效果,護士可以利用多模式的健康教育形式,如口頭宣教、書面宣教、視頻宣教等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隨著網絡的普及,護士可以通過使用微信、APP向患者推送相關知識,這也是患者出院后延續教育的有效方式,及時的網絡答疑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出院準備度。
本研究調查了脆性骨折患者的出院準備度現狀和出院指導質量現狀均處于中上等水平,尚有待提高;出院準備度與出院指導質量呈正相關,通過提高患者的出院指導質量能提高患者的出院準備度。建議醫務人員應采取多模式的患者教育模式,根據患者所需,從患者生理和心理準備上給予適宜的宣教內容,以提高患者出院指導質量和出院準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