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雅 黃煒 鄧云芳 彭如月
[提要] 紅色旅游是我國特有的旅游形式,它是政治、教育、文化和旅游在不同方面的結合體。紅色旅游讓中國旅游業的發展拓寬了新的道路,為我國思想教育和文化的繁盛開辟了新的領域,對革命老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具有重大的意義。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順縣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本文研究整理永順縣塔臥鎮的紅色資源發展現狀,對塔臥進行SWOT分析,并給出相應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紅色旅游;SWOT分析;塔臥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8月24日
我國紅色旅游已經基本形成了以十二大重點紅色旅游景區為主的全國紅色旅游發展格局,突出了中心和主題,針對紅色資源進行了均衡分布。其囊括了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和發展的代表性歷史,滿足了市場需求。由于地理條件等多個客觀因素的限制,各個老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大多數紅色旅游目的地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相對落后。2016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必須支持革命老區建設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進一步向老區傾斜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中央補助資金。國家高度重視紅色旅游的開發和發展,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湘西州永順縣作為革命老區之一,其紅色旅游的發展對于永順縣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優勢(Strength)分析
1、資源優勢。永順塔臥鎮是一個集自然風光、土家風情、古鎮風景為一體的多類型的旅游勝地,源遠流長的革命歷史、引人入勝的山水風情等交織成了具有塔臥特色的旅游資源。永順塔臥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中心,2001年6月,塔臥鎮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在塔臥,許多紅色根據地遺址都保存得十分完整,主要有中國工農紅軍黨校舊址、紅軍無線臺舊址、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中共湘鄂川黔省委舊址、紀念碑、塔建筑和烈士陵園等。2005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委公布了我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永順縣塔臥鎮屬于“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同時也是“張家界—桑植—永順—吉首—銅仁線”這一紅色旅游精品路線上的核心景點之一。現今我國基本上是以單體形式出現的紅色歷史資源類型,如革命事件發生地、會議場館遺址、偉人故居及烈士陵園等。而塔臥是由多種類型的建筑單體所構成的、具有豐富紅色資源層次的景區,在全國僅有延安、井岡山、大別山、瑞金等少數幾處與之類似。在此意義上,塔臥鎮的紅色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占有突出優勢。
2、文化優勢。永順塔臥民族風情濃厚,全鎮總人口的98%都是少數民族,主要為土家族。土家族的吊腳樓、擺手舞、封火墻房屋、過月半、哭嫁等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化在塔臥隨處可見。同時,塔臥還有許多非物質紅色文化資源,如革命故事、革命歌曲等。在這里,民族文化與紅色文化相結合,打造了屬于塔臥特有的一種文化,使塔臥的紅色旅游更具獨特性。
3、區位優勢。塔臥坐落于永順縣的東北部,距離縣城42公里,交通方便,S230省道穿境而過。北臨桑植,南接古丈,東枕張家界,西連龍山,具有非常優良的地理交通條件。塔臥鎮與張家界荷花機場相距約90公里,與貴州省銅仁大興機場相距200公里,相連的公路現已按照國家二級公路的標準進行改造,且有龍吉高速、張花高速、包茂高速滬昆高速連接其間。使塔臥鎮與張家界、吉首、鳳凰、懷化等地在交通網絡上已連成一體。
(二)劣勢(Weakness)分析
1、知名度較低。永順縣的紅色資源主要是圍繞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來進行整合和開發,相對于韶山毛澤東故居、百色、延安等紅色景區知名度低、影響力有限,被替代性強。塔臥開發的紅色旅游景點和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吸引省外乃至海外的游客。
2、紅色旅游產品單一。塔臥紅色景點還局限于觀光游覽型,缺乏體驗式、參與式的紅色旅游產品和項目,產品內涵表達不夠深刻,主題不夠突出,容易給人造成紅色文化展示不充分的印象。沒有根據紅色資源和紅色文化的特點以及旅游市場的需求來進行合理的規劃和開發,沒有豐富紅色旅游產品種類,形成相應的配套產品。
3、人力資源缺乏。紅色旅游產業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產業,紅色旅游產品所展示的文化與從事紅色旅游產業的人力資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路線設計、旅游產品宣傳、景區管理等都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研究和分析。但湘西本地的相關從業人員對紅色旅游的參與度較低,大多數人才致力于湘西州的綠色旅游領域。因此,人力資源缺乏問題也成了影響塔臥鎮紅色旅游快速穩步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機會(Opportunity)分析
1、大湘西州旅游人數上升。大湘西主要包含張家界、湘西州、懷化市三個地級市,擁有張家界、鳳凰、矮寨德夯、芙蓉鎮、老司城、芷江等多處旅游目的地。目前,隨著大湘西地區越來越完善的交通網絡,以張家界為首的“青山綠水風光游”,以鳳凰古城為首的“民俗文化風情游”發展十分迅猛。2005~2015年期間,大湘西各旅游地的旅游人數不斷上升,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湘西州的旅游人數也仍然呈上升趨勢。旅游人數的增長無疑給永順縣的紅色旅游帶來了機遇,只要創造合適的條件,來永順進行紅色旅游的人就會源源不斷。
2、紅色旅游教育受到重視。據2015年《亞太旅游協會指南》的專題報道,我國紅色旅游在近幾年飛速發展,參加紅色旅游的游客基本上覆蓋了社會上不同年齡層及職業,30%以上為學生和青少年。根據全國紅辦最新統計,截至2015年,我國有超過50億人次的游客參與到紅色旅游當中,其中60%為青少年游客。近十年,紅色旅游的發展促進了我國愛國主義思想和革命教育的常態化、普遍化,逐步實現了對紅色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及合理利用。紅色旅游愈加受到國家、社會的重視,這給革命老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四)威脅(Threat)分析
1、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隨著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紅色工程”,越來越多的紅色景點被開發利用。永順塔臥的紅色資源大部分都是革命戰爭時留下的遺址、遺跡,與國內其他地方的許多紅色景區大同小異。旅游產品差異不明顯,沒有突出特色,導致塔臥紅色旅游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無法對游客產生較強吸引力。在展示方式上又基本上是觀光型,沒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2、與周邊綠色旅游業競爭大。湘西州境內有龍山里耶戰國古城遺址、德夯苗寨、中國南方長城、風凰古城等具有濃郁民俗風情的文化建筑,大湘西范圍內則有被譽為“人間仙境”的張家界風景名勝區、“千年古鎮”芙蓉鎮等。這些在國內外享譽盛名的綠色旅游景點都對塔臥的紅色旅游發展構成了威脅,尤其是距離塔臥較近的風凰古城和張家界風景名勝區。相比較這些綠色旅游景點,塔臥鎮的紅色旅游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沒有足夠吸引人的品牌。因此,周邊著名的綠色旅游業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塔臥的紅色旅游人數。
(一)樹立“三個意識”
1、保護開發意識。永順塔臥在開發區域紅色旅游資源時,應始終以可持續發展為中心,堅持“保護第一”的發展方針。首先,要加大對現有紅色資源的保護開發力度,對于毀壞現象嚴重的遺址等進行搶救和修繕;其次,要科學合理的保護,努力保持根據地舊址等紅色旅游資源的生活場景、器物以及歷史面貌;最后,要加大對于破壞紅色資源行為的打擊力度,定期開展安全檢查。
2、科學規劃意識。為了使塔臥紅色旅游更加蓬勃有力發展,科學的旅游規劃必不可缺。塔臥應當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對紅色旅游進行精準定位,把弘揚紅色精神,發展塔臥經濟作為規劃的根本方向,大力推進紅色旅游的發展戰略。同時,應科學地制定塔臥紅色旅游的總體規劃,形成多角度、多功能、多層次的規劃體系,并嚴格落實。
3、打造品牌意識。為了提高塔臥紅色旅游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影響力,塔臥需要創新宣傳推廣方式,通過線上線下的多種不同方式進行宣傳。首先,加強網站建設,設計和制作富有吸引力的網頁頁面,建立與其他旅游網站、新聞網站的站內鏈接;其次,可以借助名人明星的影響力,通過請知名藝術家來永順塔臥開展紅色演唱等活動來擴大塔臥紅色旅游的知名度。
(二)把握“兩個結合”
1、參觀與體驗結合。永順縣塔臥鎮的紅色旅游發展應該避開單一的參觀式,而應將參觀式旅游與體驗式旅游進行有效的結合,并開發具有創意的紅色旅游產品。一方面可以逐步加深紅色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突出紅色文化主題形象,將紅色文化內涵表達得更加充分;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策劃具有參觀性、參與性以及體驗性的活動讓游客們更深層次地參與到紅色旅游中來,使游客加深印象,也有助于更充分地展示紅色文化和民族文化。
2、紅綠、民俗結合。塔臥應當堅持紅色旅游與綠色旅游、民俗風情游相結合。永順縣生態旅游資源豐富,猛洞河風景區享譽中外,同時,其為土家族發源地,民族文化十分濃郁。發展紅色旅游業,應充分利用永順特有的綠色、民俗資源,將三者進行融合發展,在“綠色旅游”、“民俗旅游”的愉悅享受中突出紅色旅游的主題,使三者相得益彰,豐富旅游內涵,提升旅游品位,增強塔臥紅色旅游的吸引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彭裕芹,卜巧燕,王珊.重慶市紅色旅游SWOT分析及對策建議——以重慶市沙坪壩區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2).
[2]陶瓊.我國紅色旅游發展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21).
[3]馬濤.基于SWOT分析的延安紅色旅游業發展對策研究[D].延安大學,2014.
[4]彭維捷.根據地型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及其區域組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