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提要] 食品安全一直是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政府會對企業食品安全生產給予財政補貼,從經濟利益上帶動企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通過構造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補貼和食品生產商的決策過程。當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水平的敏感程度增加時,生產商會增加食品安全投入,政府也會因此受益;當消費者對于政府監管的要求提高時,政府會增加食品安全投入,生產商也會獲得更多利潤;當食品安全的成本增加時則由受影響更大的一方承擔更多的損失。
關鍵詞:政府監管;財政補貼;食品安全;博弈分析
中圖分類號:F8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9月7日
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食品安全是一項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心工程”,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由于食品企業的特殊性質,政府經常會拿出部分經費給予財政補貼,甚至部分企業對政府補貼的依賴性很大。例如,匯源果汁在2012~2015年間獲得的政府補貼收入分別為2.51億元、2.248億元、6,263萬元和1.15億元,也就是說,匯源果汁在連續4年半的時間里共獲得政府補貼7.43億元。如果不計政府虧損,匯源果汁幾乎連年虧損。
政府財政補貼不僅通過資金直接投入的方式,有時也會通過專項資金的形式用于食品安全,例如購買食品檢測設備讓生產商或消費者使用,為生產商提供食品檢測服務,幫助中小食品企業改造升級等。這些措施有力地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實現了消費者、生產商和政府共贏。本文正是針對此類情況展開研究。
(一)生產商的函數模型
1、需求函數。設定生產商向消費者提供某一種食品,消費者對該食品的需求取決于兩個方面,即食品的價格和食品的安全水平,其中價格越高或安全水平越低,則需求量越小。因此,該食品的需求函數如下: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生產商和政府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上有著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在競爭方面,當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水平的敏感程度增加時,由于生產商直接受到影響,所以它會主動地增加食品安全投入,政府也會因為溢出效應而受益;當消費者對于政府監管的要求提高時,由于政府直接受到影響,所以其會主動地增加食品安全投入,生產商也因為溢出效應而獲取更多的收益;當食品安全的成本增加時,雙方都不愿承擔損失,這時則由受影響更大的一方承擔更多的損失。
在合作方面,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水平的敏感程度或對政府監管的要求增加,以及食品安全成本降低時,生產商和政府都會因此受益,所以雙方會合作,通過宣傳、廣告等方式提高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期望,也會盡可能幫助生產商降低食品安全的成本。
主要參考文獻:
[1]晁云霞.食品安全監管問題的靜態博弈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6(1).
[2]王小兵,劉程.基于食品安全供應鏈視角的各主體行為博弈分析[J].稅務與經濟,2015(6).
[3]張灼寒等.食品安全中消費者、食品商家與監管部門的博弈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4(10).
[4]付金存,王超.政府食品安全規制決策的博弈分析——基于政府與企業微觀行為的視角[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4(3).
[5]Tsay,A.A.,Agrawal,N.Channel Dynamics Under Price and Service Competition [J].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