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發鑫 高建平 楊小兵 李梅
摘 要:隨著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光伏發電項目逐漸成長起來,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展,然而大型光伏發電項目的EPC總承包模式運行中,時常由于各方面的影響而出現風險問題,最終給項目建設帶來不利。相關人士對承包管理中光伏發電項目的風險研究有許多,但大多都立足于投資管理與施工管理層面,基于工程總承包進行的研究甚少。文章將通過對外部環境、建設企業、總承包企業在電力工程大型光伏發電項目中的風險問題進行探究,提出幾點管控建議,以望促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規范化開展。
關鍵詞:電力工程;光伏發電建設;總承包;風險
中圖分類號:F42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20-0154-02
傳統煤油發電具有能源消耗大、污染環境的弊端,而新能源替代技術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并實現了全球應用。光伏發電是一項新型的能源綜合利用技術,投資收益十分可觀,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當前,我國的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可是與之相關的管理體系尚不完備,尤其風險識別與控制還有待提高。就此,有必要針對大型光伏發電工程建設進行風險研究。
1 項目外部環境中存在的風險
1.1 并網限發風險
在新能源項目開發過程中,并網限電是關鍵制約因素之一,對于項目的整體收益產生直接影響,并無形中關系到建設單位的資金運轉。在并網政策理想的情況下,建設方會獲取更多的效益,進而賦予更強的盈利能力,提高項目投資的資金回報率。
1.2 電價浮動風險
在外部環境構建中,電價波動也是一個很明顯的因素,其在項目價值產出中與并網限發占有相當的地位。電價波動包括兩方面情況,一是基礎電價的浮動,二是補助型浮動狀況,電價浮動不但與投資回報有著直接關系,還與現實收益息息相關,若實際收益良好,那么可以為電力企業的融資、信貸創造有利條件,更會為項目建設的良性循環奠定良好基礎,而相反的,會導致參與項目建設的各方存在風險隱患[1]。
2 建設方的風險來源分析
2.1 資金信譽風險
近年來,新能源項目開發中有各種類型的企業,包括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因此光伏發電產業環境較為復雜多樣。投資建設方如果具有良好的信譽和資金與資金運轉能力,在近期發展中能力有效應對突發狀況,能夠很大程度避免企業遭受風險威脅。而在資金情況和市場信譽不穩定的發展環境下,企業必將無力承擔各方面的壓力,最終資金供應出現嚴重問題,甚至出現違背合同約定、欺騙等行為[2]。
2.2 商業模式風險
企業能夠實現長久發展,根源在于商業模式的先進性,其對于企業立足市場發展和增強綜合實力有著積極作用。假如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以借助個性化的商業發展模式拓展自我發展平臺和空間,那么建設單位后期將會具備越來越雄厚的建設實力在吃撐項目開展。相反的,一旦建設方經營不善或運營模式存在缺陷,會對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產生產生持續性的資本實力短缺。
2.3 投融資模式風險
項目立項過程中,考察建設方的資金狀況,了解項目收益、管理、經營權益等都是重要工作內容。建設企業的投資實力與項目工程款回收有著緊密的聯系,其實力強弱影響建設過程中的投資需求的落實,如果建設企業資金短缺,則會采取資金籌措、風險轉移措施,由此而導致的資金供應不足、工程進度款回收不利的現象將屢見不鮮。
2.4 不按期支付工程款風險、墊資風險
光伏發電項目具有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特征,在項目資金款項運用時,即使建設企業的業態良好,通常也會考慮將款項用于項目在開發利用,從而工程款保持一種回避、延遲支付的態度。而有絲毫的經營不佳現象出現后,更是變現為拖欠、拒付、結算苛刻等,給承包單位造成的風險是不可小視的。施工款項墊付時,例如材料設備費用賒欠、人工費拖欠,一旦市場出現較大的波動,出現費用漲幅現象則增加承包企業的成本支出。
2.5 工程價款結算糾紛風險
工程款結算糾紛在許多領域的工程建設中有經常發生。現今工程建設中基于工程量清單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廣泛應用,在光伏發電項目EPC管理中,有關價格多是固定的,如果遇到工程變更、費用上漲或國家政策更新等,改變合同價款以及修訂合同條例等就成為了重點關注的問題,此時爭議就會出現。
3 EPC總承包方自身存在的主要風險
3.1 決策方面出現偏差
決策方面出現偏差主要是由于信息獲取不真實,或相關數據不全面,以及代理方由于失誤產生風險問題;另外保標與買標風險和報價失誤風險也是常見的決策錯誤風險。
3.2 締約和履約方面存在風險
合同簽訂中,出現不平等條約,合同的條款說明不清晰、有漏洞;履行階段,各部門工作出現不協調問題,管理模式過于傳統滯后,索賠管理無論在方案還是技巧方面都顯得乏力。
3.3 分包過程中的風險
(1)分包方資質信譽問題。分包方的工程履約過程中,受其自身資質、資金、信譽狀況的制約,在項目建設時的協調建設能力、資金融合能力、工程款再利用等方面都會受到一定額影響。通常分包企業資質信譽良好表現為經營穩定及增長,同時具備優秀的履約能力還可以減少在落實預算和進行采購過程中的風險問題。而分包企業的運行出現波動,會降低其履約能力并給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具體實施帶來各種風險,從而使項目實施受到限制。(2)預算執行問題。預算執行中的是分包單位根據合同的規定嚴格執行工程預算,將項目成本控制在有效范圍內。如今,眾多的大型工程建設發生超預算問題,甚至使投資失控并無法按照預期收回。總承包單位的分包費用控制與分包方的預算執行有著直接關系,如果分包企業違反合同約定,超出概預算范圍,不合理的增加工程量或肆意變更工程,將給總承包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帶來不可估量的投資風險。(3)采購供應問題。光伏發電項目中所應用的材料設備質量與工程的建設效果有直接關聯,進而對投資收益產生影響。分包企業在材料設備供應中,如果不能夠嚴格執行合同標準、采購質量低下的供應材料,將影響光伏發電項目的技術參數,存在的各方面風險更會危害到項目后期的運行效果。例如,由于過于看重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而忽略了防水材料的實際性能和效果,造成工程建設后不但發生防水隱患,影響到后期總承包單位與建設方的履約結算問題[3]。
3.4 工程質量方面的缺陷
光伏電站工程施工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如施工操作與設備保護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而實際作業中,會存在由于運輸保管不利、操作失誤或操作不當導致設備元件損壞以及設備性能下降,因此,在工程建設中,需要在EPC合同管理中進行責任明確,還需要加大質量監督管理力度。同時,因為組件破壞與施工行為不當所擔負的責任方是不同的,為了避免在具體實施中難以界定,需要在約定中將責任進行明確,以最大限度保護各方利益。交易過程中,大多對質量檢測期不能實現單獨約束與規范,一旦組件、材料出現質量問題,即使有關司法條例中規定了可以結合實際狀況并在誠信的基礎上對“合理期間”進行確定,然而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需要就元件設備的質量保障期限以及瑕疵擔保事項進行明確,并寫入合同約定中。
3.5 工期延誤及索賠方面
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期與投資資本化和投資收益有一定的相關性,光伏電站施工工期盡可能多的控制在預期內,會給電站建設帶來良好的收益和投資回收效果。然后由于施工規劃以及施工進度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資源供應機制存在問題等,會造成施工工期過程或延誤;另外一些分項工程的實施跟蹤控制不足,使得正常的進度實施受到影響。所以,工程勘察設計與規劃管理十分關鍵,應當通過詳細規劃并逐步落實來保障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承包方在工程款結算過程中,發包人時常借助一些理由來增加結算難度,例如工程質量存在缺陷或工期沒有按時完成等等。根據發包方提出工期延誤索賠,應當具有雙方責任人簽訂的具體合同以及竣工驗收報告,如果實際工程開展時間超出了合同約定的工期,則說明工期延誤實施存在。而根據承包方的索賠過程,不僅如此,還需要出示具有發包人許可的工期簽證。因此,造成承包人一方提供的工期索賠報告有著諸多的困難,例如,索賠事件的提出是否合理;內容和方式與實際是否相符;流程與合同約定是否一致;業主以及監理人員是否準許簽證等。如果承包方無法提供相應的證明來說明非本方過錯,那么承包方將擔負超出工期的相應責任,從而構成工期延誤及索賠風險。
4 電力工程總承包大型新能源光伏項目建設的風險管控建議
4.1 加強組織管理
首先,總承包單位在項目管理中組建完善的項目經理部,并就部門中的各級管理人員進行明確的任務分工和清晰的職能確認;其次分析項目實際情況實施項目分解,對各參建單位、各分項工程、各發展階段進行目標管理,全面落實科學的施工進度控制;再次,規范協調工作機制,定期進行會議交流;最后,對工程建設的全過程施工資料進行收集、保管,健全資料管理制度并實施高效的問題報告制度[4]。
4.2 加強施工管理
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復雜而系統,其特性使得建設中的普遍性風險與特性風險并存。施工階段作為風險管控的重要環節,是規避主要風險、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的關鍵。首先,根據項目方案嚴格執行施工標準,保證管理者和施工人員均具備良好的施工建設理論和綜合技能,在了解施工要點的基礎上,遵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提高施工進度和質量。總承包風險管控中通過對檢驗制度的規范能夠提高工程質量,規避由于疏忽大意而帶來的風險隱患,例如可以完善自檢、互檢及交接檢制度,通過有效的監督檢驗,避免在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中蘊藏隱患問題。
4.3 加強企業自律
現有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中各企業應當根據產業升級要求,加強自我規范,在國家政策引導下,通過技術升級與結構發展優化達到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的規范條件和要求。例如投資決策、資金管理、質量監督、安全監管等方面,滿足工程建設需求。各級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當地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企業進行監督檢查,實行社會監督、動態管理。
5 結語
綜上所述,大型光伏發電項目總承包管理模式對于承包方來講,是促進自身企業發展的一個良好機遇也是嚴峻考驗,機遇與風險并存的環境下,EPC項目總承包商應當通過全面的風險識別與分析,提高自身的風險規避能力,通過加強風險管理制度與機制的完善,使各方面風險得到控制,從而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辛方興.新能源行業投資項目財務資產管理的現狀及應對措施[J].西部財會,2018,(6):24-27.
[2]王劍鋒.淺析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EPC總承包的風險管控[J].太陽能,2018,(3):73-75+8.
[3]羅健明,鄧璞,馬詩鈞,萬華山.大型光伏電站EPC總承包項目風險管理[J].東方電氣評論,2017,(3):61-65.
[4]曹文嬌.基于EPC總包模式的大唐青海10MW光伏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