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華
黃瓜屬于葫蘆科甜瓜屬,為一年生蔓生或攀緣草本,莖細長,有縱棱,被短剛毛。黃瓜適于在肥沃的壤土上生長,黃瓜耗水量大喜肥,但吸肥能力弱;黃瓜根系分布淺,再生能力較弱,要求土壤疏松通氣能力強,有機質含量高,適合pH值在6.5~7.2的土壤中種植。
黃瓜需肥特點
黃瓜生長快、結果多、喜肥。但根系分布淺,吸肥、耐肥力弱,特別不能忍耐含高濃度銨態氮的土壤溶液,故對肥料種類和數量要求都較嚴格。據相關資料介紹,每生產1000公斤黃瓜約需要氮(N)2.8~3.2公斤,磷(P)0.5~0.8公斤,鉀(K)3.0~3.7公斤,鈣(Ca)2.1~2.2公斤,鎂(Mg)0.4~0.5公斤。
黃瓜對養分的吸收量是隨著生育期不同而變化的,結瓜期前植株各器官增重緩慢,營養物質的流向是以根、葉為主,同時還供給抽蔓和花芽分化發育。這一時期黃瓜對氮、磷、鉀的吸收量較少,分別占總吸收量的2.4%、1.2%和1.5%。此期雖然吸收量不多,但對植株發育和花芽分化影響很大。進入結瓜期后,植株的生長量顯著增加,到結瓜盛期達到了最大值。在結瓜盛期的20多天內,黃瓜吸收的氮、磷、鉀量分別占吸收總量的50%、47%和48%左右。當黃瓜進入結果期以后,約60%的氮、50%的磷、80%的鉀集中在果實中。由于黃瓜需要分期采收,養分隨之脫離植株而被果實帶走,所以需要不斷補充營養元素,進行多次追肥。
由于營養供應不足或失調,常常引發一些果實的畸形。氮磷不足,光照條件差,葉片光合作用減弱,易產生曲形果;氮、磷、鉀充足但鈣不足或鈣運轉受阻,易產生肩形果,即果實呈弓背狀;氮、鉀不足時易產生蜂腰果。
黃瓜施肥技術
合理使用有機肥。黃瓜施肥量大,連續種植幾年后,土壤中的養分有較多的積累。因此,盡量多施一些腐熟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嚴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3年以上黃瓜連茬地,可增施一些酵素菌肥類生物有機肥。土傳病害嚴重的大棚,應增施一些芽孢桿菌類生物有機肥。黃瓜施用有機肥比無機肥效果好,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增強作物抗病性和抗逆性、減輕作物因連作造成的病害和土傳性病害,降低發病率;對黑脛病、炭疽病等的防治都有較好的效果,同時可增強作物對不良環境的綜合防御能力。第二,黃瓜對土壤酸化反應不良,施用無機肥可造成土壤酸化,而有機肥不會使土壤酸化;第三,有機肥在土壤中分解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能被黃瓜葉片光合作用所利用。
科學配制營養土。黃瓜施肥首先要重視育苗土的配制。一般可用50%的菜園土、30%的草木灰、20%的腐熟干豬糞摻和均勻而成。黃瓜育苗營養土除需進行土壤處理消除病蟲害以外,還可以增施磷酸二氫鉀,按每立方米營養土加入磷酸二氫鉀3~5公斤計算,與營養土摻和均勻。幼苗期適當增施磷肥、鉀肥可以增加黃瓜幼苗的根重和側根數量,利于營養吸收和壯秧。也可在幼苗期噴施0.3%尿素和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以補充營養,培育壯秧。
苗期施肥。栽培黃瓜的土壤要求質地疏松,透氣性好,養分充足。在苗期施用一定量的磷肥非常必要,一般施用0.02%~0.03%的過磷酸鈣。磷肥對促進秧苗根系生長有明顯的作用,施入適量的過磷酸鈣,對培育壯苗有良好效果。增施磷肥的效果主要是能促進根系的發育,使根重、根數和根的長度增加。在苗期如發現缺肥現象,可以通過葉面噴施的方法進行補肥。用含有0.04%的硫酸銨、0.03%的過磷酸鈣、0.05%的硫酸鎂和0.04%的氯化鉀水溶液效果較好。把81克硝酸鉀、95克硝酸鈣、50克硫酸銨、35克磷酸二氫鉀和2克三氯化鐵溶于100公斤水中,進行葉面噴施效果更好。
重施底肥。黃瓜對氮、磷、鉀等營養元素需要量大,消耗營養物質的速度也快。底肥的用量根據土壤肥力而定,黃瓜根系扎得不深,主要分布在15~25厘米的耕層內,根系的耐鹽性又較差,不宜一次性施用大量化肥,而黃瓜對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需要量大,吸收速率快。因此,大量施用有機肥是黃瓜高產栽培的基礎,一般以每畝施用4000~6000公斤的腐熟雞糞或其他廄肥作為基肥。另外,再施用20~30公斤的過磷酸鈣。
巧施追肥。根據黃瓜的根系分布特點和需肥規律,每次的追肥量不要過大,追肥的次數要多,一般要追肥3~5次,掌握好“少吃多餐”的原則。在結瓜初期進行第一次追肥,畝施純氮3~4公斤(尿素7~9公斤或硫酸銨14~17公斤),氧化鉀4~6公斤(硫酸鉀8~12公斤)。盛瓜初期進行第二次追肥,在盛瓜期每次的追肥間隔要縮短,結合灌水進行。第三次以前的追肥相同,以后各次減半,最后一次可以不追鉀肥。在結瓜盛期可以用0.5%的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2~3次。
合理施用葉面肥。黃瓜生長期短需肥量大,結瓜盛期之后,在適宜追肥的同時,進行葉面噴肥效果好。可噴0.3%~0.4%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加0.5%的尿素溶液,混合后,畝噴50~60公斤。噴肥應在上午8~10時或下午4時進行。施用葉面肥能促瓜促秧,力爭延長采收期。
增施二氧化氮肥。在相對密閉的大棚內,夜間植株排出以及土壤有機物分解釋放二氧化碳,使得日出前二氧化碳濃度很高,日出后隨黃瓜的光合強度提高而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下降,此時正是黃瓜光合作用高峰期。因此,閉棚提高棚溫,放風量減少,補充二氧化碳尤為重要。晴天上午光照充足應施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肥濃度以1200~1500mg/L為宜。
黃瓜是一種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大,綠色施肥是獲得黃瓜高產穩產的關鍵。根據黃瓜的需肥規律,確定合理的施肥方法,明確適宜的用肥比例,才能實現黃瓜高產穩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漯河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