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新區平昌幼兒園 魏 妍


近期,幼兒園倡導從“兒童本位”的理念出發,重新審視原來預設的活動主題。要求教師通過對幼兒的細致觀察來了解他們的興趣,利用他們的興趣拓展生成新的活動主題,并組織孩子開展相應的探究活動。教師們紛紛表示園領導高估她們的能力了,她們都是普通的一線教師,只能執行預定的活動主題,開展預設的活動,放手讓她們通過觀察幼兒去生成新的主題活動內容似乎有些天方夜譚。很多老師躊躇良久,不知如何入手。
這天早晨,雨后初晴空氣清新,大五班的丁老師和保育員龔老師帶領一組幼兒來到騎行區開展晨練活動。孩子們分工合作,不一會兒就將騎行的場地布置好了,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角色的分工。丫丫坐在妞妞的車子后面,妞妞蹬著小車用力地行進在隊伍的前面,丁老師在后面囑咐著不要騎得太快,注意遵守交通規則。突然,妞妞的車慢了下來,丫丫也從車上下來,蹲在地上觀察著什么,其他小朋友也都停了下來,丁老師趕緊走了過去……
怎么回事?原本對孩子們誘惑力極大的快樂騎行之旅怎么打斷了?心愛的車子扔在一旁,一個個的都聚在一起干什么?我也困惑了,快步走向圍成一圈的孩子們。原來,他們發現了一條蚯蚓,不知道是誰不小心踩到了它,蚯蚓正痛苦地扭成一團。妞妞用小手指著蚯蚓說:
“好可憐的蚯蚓啊,它快要死了。”
“是的呢,可是它是從哪里來的啊?我們以前怎么沒有發現這條路上有蚯蚓啊?”丫丫接著說。
誠誠四下看了看,說:“是不是從草地里面爬出來的啊?我們找找看還有沒有了?”隨著他的話,孩子們散開,在路上仔細地尋找著。“哎,你們……”丁老師剛想制止,我對她搖了搖手。她不解地對我說:“園長,這是晨練時間。”我微笑著對她說:“沒關系的,既然孩子們對蚯蚓有著這么濃厚的興趣,不妨放手讓她們觀察。”不一會兒,萌萌嚷了起來:“這兒還有一條蚯蚓呢!好大的一條啊!”孩子們連忙跑了過去……近40分鐘的騎行時間在孩子們的快樂尋找和熱烈討論中結束了。排隊離開之際,孩子們還戀戀不舍地看著他們發現的小蚯蚓,一個孩子還拉了拉丁老師的衣角,擔心地問:“老師,那條可憐的蚯蚓會死嗎?”
今天騎行活動中的小插曲——孩子們對蚯蚓濃厚的探究興趣,不正好是教師拓展幼兒學習活動,生成新的課程內容的契機嗎?我將這一想法與班上的兩位老師進行了溝通,她們恍然大悟,一拍即合,決定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帶領孩子們開展以“蚯蚓的秘密”為主題的學習探究活動。
“關于蚯蚓的探究活動太多了,生成的主題活動內容應該如何選擇呢?”班主任王老師帶著困惑敲響了我辦公室的門,我建議她們去聽一聽孩子們的想法。于是她們從調查“孩子們到底想了解蚯蚓的什么知識”入手,讓孩子們將自己的想法用繪畫的方式表達了出來,結果發現全班38名幼兒的興趣統計如下:
通過篩選,老師們發現蚯蚓的生活習性、身體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是孩子們共同的興趣點。依據這些共同的興趣點,老師設置了相應主題活動的目的、內容,帶領幼兒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探究活動。活動中,孩子們興趣濃厚,自始至終都能專注地參與各種探究學習活動之中。然后我又請她們將新主題的開展過程以案例的方式與全園教師進行了分享,老師們表示收獲很大,對于如何生成新的主題活動有了生動的認識。
大多數幼兒園課程都圍繞主題而設計,教師們總是習慣性地遵循已有的預設課程,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內容,導致于許多教師剛接觸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時會感到不知所措。對于幼兒會做什么、是否能做好總是持有懷疑的態度。然而以上的案例證明,只有幼兒自發的、有意義的活動得到教師的支持,并在教師的幫助下得到拓展時,幼兒的活動才會更加的專注,才能產生復雜的學習。教師要堅信幼兒有能力專注于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幼兒應該享有基于自己興趣而建構的課程。
新主題的設計需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慧眼。在日常生活活動中,密切關注幼兒的游戲和對話,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并進行經驗的篩選和做出價值的判斷,尊重大多數孩子的興趣,就可以拓展生成新的主題探究活動。
在新課程的設計中,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主題課程的選擇應易于幼兒觀察和參與探究。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主題的選擇一定要與幼兒的生活相關,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2.具體活動內容的選擇應以幼兒的視角、問題和追求為出發點。
只有幼兒感興趣的、需要的活動,他們才能全身心的沉浸其中。教師在選擇活動內容時,可以蹲下身來傾聽孩子們的意見,和他們一起商討確定即將開展的活動內容和方式。
3.充分利用家長資源。
家長是幼兒園合作的伙伴,他們應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支持者、參與者。幼兒園需要借助家園互動的資源,積極倡導家長參與,滿足不同幼兒的探究需求。

附表.幼兒對蚯蚓的了解興趣統計表
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要牢牢記住“兒童立場”這個關鍵詞,努力做到兒童在前,教師在后,創設“適宜”的環境,提供“適宜”的材料,采用“適宜”的指導方法和評價方式。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適宜的“鞋”才能讓“腳”走得更舒服更穩當。新主題的產生及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牢牢記住“兒童本位”這個關鍵詞,努力做到兒童在前,教師在后,時刻追隨孩子的腳步,課程就會因為追隨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