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僑英中心幼兒園 黃君雅
開學初班級購買了一些民族風和海洋風的彩繪串珠,串珠玩具是稱斤買的,十分零散。我將材料投放于生活區供幼兒玩串手鏈和項鏈的游戲。有經驗的老師建議說:“這種珠子的孔比較小,小班幼兒的手指還不夠靈活,對于他們可能難度較大,這份材料還是比較適宜投放于中班。”但是我想:還是試一試,相信孩子們,看看孩子們會和這些材料發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區域的時間到了,宸宸和媛媛來到生活區,看著生活區中滿盤漂亮的珠子,兩個小女生露出了開心的表情。宸宸看著珠子,小小聲地看著我說:“老師,好漂亮!”媛媛激動地說:“哇,有蝴蝶的,我喜歡蝴蝶!”于是伸手往托盤里面抓,想找出蝴蝶圖案的珠子。宸宸撥了撥舒媛的手,小聲地說:“不要!我要愛心的。”只見宸宸認真地一個一個將愛心圖案的珠子挑出來放在桌子上,邊挑邊說:“我要很多很多愛心的喲。”媛媛瞧見也不認輸地說:“哼,我也要挑很多很多蝴蝶的。”珠子放在桌子上,時不時地滾到地板,這時媛媛說:“哎呀,珠子又掉到地板上了,要是有個盒子可以把珠子裝起來就好了。”只見宸宸放下自己手中的珠子,到美工區的柜子尋找著。不一會拿來了一個分裝盒給媛媛,說:“裝在這個盒子里,珠子就不會掉啦。”

宸宸拿起一個笑臉的珠子說:“這個不是愛心的”,于是把它放在了愛心珠子旁邊的一格。又拿起另一個小花珠子說:“這個也不一樣”,放在了分裝盒的另一格。媛媛拿起一個小花的珠子說:“這個跟你一樣,放這里!這個不一樣,要放這里!”……
宸宸是個害羞的小女生,每次說話總是小小聲的。從她看到珠子羞澀地對我說“老師,好漂亮”中,可以看出宸宸是個愛美、喜歡漂亮事物的孩子;而媛媛的性格則與宸宸不同,她比較隨性和大方。她們倆都喜歡漂亮的珠子,都想找出自己喜歡的種類。但是在找珠子的過程中,她們發現了珠子容易滾落到地板上,這時候媛媛提議如果有個盒子可以裝珠子就好了,而宸宸則想到了可以運用美工區空的分裝盒來裝珠子的好辦法。從中可以看出媛媛和宸宸都是愛動腦筋思考的孩子,而宸宸留意身邊的事物,對班級物品的擺放位置十分的了解。
幼兒對于美的事物總是無法抗拒的,尤其是女孩子。小班幼兒對于形狀已有了一定的感知,她們從挑自己喜歡的珠子種類,改玩起了分一分的游戲,將整個托盤里的珠子按照形狀進行分類,游戲進行了整個區域活動的時間,她們不以串項鏈為目的進行游戲,而是享受挑選和分一分的游戲過程。這份材料在孩子們的游戲中開始顯示出它獨特的價值。
宸宸用小剪刀剪了一段小繩后,從分裝盒中取出喜愛的珠子開始穿項鏈。只見宸宸右手拿著繩子的一頭,左手拿著一個小珠子,將繩子對準珠子的孔,穿了好幾次才把小珠子穿進繩子里。當她穿好了一條項鏈后,不小心動了一下,整條繩子的珠子全都散開掉了出來。這時她又重新拿起繩子和珠子繼續穿項鏈,可是穿到一半時,繩子下方的珠子又跑了出來。宸宸將跑出來的珠子重新撿起又從手拿的這端開始穿。試了幾次,繩子下方的珠子總是會不斷地跑出來。這時宸宸著急地拉了拉我的衣服:“老師,珠子會一直跑出來。”我一瞧,原來是繩子的尾部沒有打結,我摸了摸她的頭對她說:“沒關系,老師幫你這邊打個結,珠子就不會跑出來了。”
過了一會,宸宸又跑過來拉了拉我的衣服說:“老師,我串好了,可是我不會打結。”我幫她把頭尾兩端打好結,放在她手上,她開心地笑著說:“老師,好漂亮!”。
盡管珠子的孔比較小,宸宸試了幾次才把繩子成功穿進珠子里,但是通過幾次的練習,宸宸已經能夠很好地掌握一手拿著繩子的一端,一手拿著珠子,將繩子穿進珠子里的技巧。而在穿項鏈的過程中,好幾次珠子都從繩子的尾部跑了出來,但是宸宸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嘗試,不放棄。從中可看出宸宸有耐心、能夠堅持到底的學習品質。另外宸宸在發現問題和遇到困難時,她懂得告訴老師尋求幫助。可以看出,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積極調動原有經驗,向老師求助來解決問題,并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這天區域時間,茂茂串好了一條項鏈后,興奮地將項鏈戴在脖子上,跑到娃娃家對娃娃家的媽媽欣欣說:“你看,我串的項鏈好看吧?”欣欣說:“好看,可以給我的寶寶也戴一下嗎?”茂茂不開心地說:“不行,這是我辛苦串的。”說著他想了一想又說:“只能戴一會哦。”欣欣點點頭:“那我們一起幫寶寶戴項鏈吧。”只見欣欣將小寶寶放在沙發上,然后將項鏈戴在了寶寶的脖子上,戴好后抱起小寶寶開心地對茂茂說:“我們一起帶小寶寶出去玩吧。”
第二天的區域時間,娃娃家的媽媽欣欣對生活區正在串珠的小俊說:“我是媽媽,我可以買兩條手鏈嗎?”小俊說:“要一塊錢。”欣欣把錢遞給小俊,小俊從串珠展示架上拿了兩條手鏈給欣欣。欣欣開心地將兩條手鏈戴在自己的手上,抱起寶寶對著娃娃家的爸爸小杰說:“你看,我和寶寶漂亮吧!”……
生活區的串珠材料,吸引了班級的許多男生和女生。從茂茂在串好項鏈跑到娃娃家中,可以看出茂茂在游戲中并不是獨自游戲,他想要與人分享,獲得肯定;而在欣欣向他借項鏈時,他一開始的不同意到后面同意借一會兒,這說明小班幼兒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但茂茂是個情感能力較豐富的孩子,懂得同情和關心別人,同意借項鏈給寶寶戴一會。
而欣欣是個經常選擇娃娃家、對角色游戲比較熱衷的女孩子。一開始欣欣被茂茂制作的項鏈所吸引時,她采用“請求”策略,希望茂茂把項鏈借給她的寶寶戴一會。而在茂茂原本的不同意到后來答應借一會時,欣欣又采用了“邀請”策略,邀請茂茂和她一起帶著寶寶去玩,使得茂茂更加樂意將項鏈借給她。在第二天的游戲中,欣欣有了上次的經驗,她采用了向小俊購買項鏈的策略,成功為寶寶買到漂亮的項鏈。可見欣欣能夠較為熟練地運用角色游戲中的相關經驗和策略,并與生活區的小俊形成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游戲水平正在逐步提升。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將這份珠子材料投放于生活區,讓我驚喜的是幼兒能夠自發地玩起分一分的游戲,逐漸體現了這份材料的價值。在故事一中,我感悟到一份低結構材料的玩法并非是單一,而是可變的。教師應相信孩子的能力,不宜過多預設玩法和干預幼兒游戲,學會放手,給以孩子自主的空間。孩子們往往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想法,能夠與材料碰撞出不一樣的花火,產生令人驚喜的時刻。
故事二中,宸宸在穿項鏈的過程中,珠子總是從繩子的下方跑出。雖然宸宸懂得向老師尋求幫助,幫忙打結,但是小班其他孩子的能力有限,他們還不會自己打結,教師可以通過物質支持:事先將繩子一端的結打好,并提供一些小夾子,讓幼兒能夠較快的將項鏈串起來,獨立完成作品,以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另外教師還可投放大小不一的珠子,供幼兒使用,為能力較弱的幼兒提供支持,獲得成就感。
班級的男生女生對穿珠子特別感興趣,教師可利用生活區的墻面創設展示架,展示幼兒制作的作品;開設項鏈鋪,吸引更多的幼兒前來購買,與其他區域進行聯動,在買賣的過程中促進幼兒交往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