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遼職業學院 張梅春
當下我國正逐步邁向世界強國之列,同時也經歷著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洗禮,在這種環境下對各類人才的需求顯得更加緊迫,因此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建設知識性、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這也顯示出我國最高領導層對弘揚和培養“工匠精神”的重視程度。而思政教師作為培養和教育學生的最前沿教育工作者,更要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弘揚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師,要貫徹并落實好教育部對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意見,首先思政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并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前行,通過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加強自身思想品德的修養,并持續提升教學水平。因此,思想政治教師作為“育人工匠”中的先鋒教育者,結合時代的需求,以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為基礎,不斷提升精益求精的教學態度和嚴謹的學術精神,在引導學生茁壯成長的過程中,使優良的工匠精神得以充分弘揚。
首先要正確理解工匠精神的內在涵義,顧名思義,“工匠”指的是專業技術方面,同樣思政教師作為育人工匠,具備著專業的學術知識,是社會專業技術人才的一部分;“精神”指的是從業過程中的職業態度和素養的具體表現,作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思政教師,更要時刻關心學生的心理動態。
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專業的知識擬作工藝,力求精益求精,以完美的狀態傳授給學生,將學生擬作產品,通過教學的手段,對其精雕細刻,促使學生的品質趨于完美,通過精湛的教學技藝,使得思政教師的價值得以升華。培養出更多高品質的學生,便是弘揚思想政治教師工匠精神的具體表現。
一名優秀的思政教師,首先要夯實優良的職業道德基礎,并在學生中樹立高標準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教師在工作中,要時刻保持為人師表的模范形象,作為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人生導師、學生的榜樣,要以身作則,持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修養,才能引導學生學習。
作為思政教師這一崇高職業的從業者,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時刻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在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不受當下經濟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高標準要求自己,每時每刻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淡泊教學以外的名利,摒棄社會的誘惑、浮躁和陋習,保持為人師表,以身立教、不計個人得失的優良品德,將全部身心投入在教育事業當中,盡職盡責開展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為思政教育工作奉獻終生。
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要想為社會輸出更多的專業人才,教師與學生一樣,同樣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信息儲備量。思政教師具備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掌握實時的政治動態,將專業的基礎知識和高標準的業務素質有效結合,這便是培養人才的必備條件。
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以工匠精神要求自我,對待整個教學過程中所發生的活動和環節,都要精雕細刻,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追求完美的教學精神,來完成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過程。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改變以往傳統的說教模式,要以學生為出發點,考慮學生對知識需求的心理動向,增加思政教育課堂的互動環節,因此思政教師,首先要對教學內容深入鉆研并精心準備,結合社會的熱點問題,提出新的理論,并采取與學生互相探討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以此提升思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思政教師的工匠精神得以發揮。
受當下應試教育環境的影響,不僅僅使社會充滿競爭,在校園當中同樣充滿了殘酷的競爭環境,學生之間成績的競爭、教師之間教學成績的競爭,因此勢必會給大家帶來無形的精神壓力。思政教師要通過專業的政治基礎,釋放自身的工作壓力,營造平和、寬容的教學心態,面對教學過程,更多的關心受到競爭影響的學生,幫助其去除心理的陰霾,使得這部分學生對待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更大程度弘揚思政教師的工匠精神。
思政教師要時刻保持將“工匠精神”切實融入思想政治培養教學過程當中,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榜樣力量,使其在弘揚和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