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梁市離石區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隊 李薇
在現在社會中,我們的職稱檔案管理制度與從前大不一樣,對于職稱檔案管理制度來說,不僅需要嚴謹精確,更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唯一性,但是這些特點恰恰又是很多入職新人眼中的“雞肋”。此外,當今社會中還有一些領導干部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有的比較看重個人福利,致使他們不按規章制度辦事,比如一些傳統的職稱檔案管理制度中會有很多障礙影響制度的正常實施等。這就導致一些“棄檔”或者“死檔”的出現,有時也會出現“虛假檔案”或者“人檔脫節”的情況等。一個人的職稱檔案與其崗位的變化、公司或企業的福利待遇以及工資水平是息息相關的,這就會導致很多“虛假檔案”的出現。有時很多人為了一己私利就會偽造一份檔案或者將自己的檔案進行涂改等,這就大大降低了檔案的可信度。尤其是近些年來,很多事業單位的員工為了迎合上級領導的檢查或者為了提高自己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也開始涂改自己的檔案。種種行為都說明我國當前的職稱檔案管理工作的狀況很不樂觀,需要大力整治。
在當今社會,職稱檔案管理工作中已經出現了很多阻礙其發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職稱檔案的整體管理比較亂。目前職稱檔案自身就存在很多問題,再加上現在一些不規范的操作,導致很多檔案的可信度大幅度下降。最初的職稱檔案目的是控制人、制約人,而采取的主要管理模式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檔隨人走、人檔不分”的。最初的檔案主要記載的是一個人的家庭背景以及社會關系等內容,而現在的檔案記載內容大部分是一些個人的專業特長、學歷以及工作能力等等。由于現在的檔案都比較看重個人學歷,卻忽視了個人的工作能力,很多檔案記載的個人資料不全面,也沒有及時補全資料,這樣就無法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實際情況了。
(二)在當前的職稱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制度交易”的情況。由于檔案的特殊性,使得原本公平的雇傭關系演變成了一種“幕后交易”,以至于出現了吃拿卡要現象。
(三)在很多職稱檔案中出現了相似甚至是一模一樣的檔案記錄。眾所周知,在正常的情況下,一個人只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檔案。雖然現在也有重建檔案的情況,但是重建檔案是有前提條件的,比如說檔案遭到了損壞,或者是檔案由于保管不當丟失了,否則是不允許重建檔案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遇到老單位不想放人于是不同意調走檔案,但是新單位又想用人,只能用不正當的手段來“復制”一份檔案。這就嚴重違反了檔案的基本原則。
要想使我國當前的職稱檔案管理工作走上正規的發展道路,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來對其進行改革和完善:
(一)我們應該為職稱檔案建立一個信息化的網絡結構。
建立職稱檔案的網絡結構就好像是建立公民身份證號碼的社會號碼一樣,但是職稱檔案當中應該包含更多的個人信息,比如個人的學歷記錄、工作經驗、獲獎記錄等等,這樣的檔案不僅社會性強,同時也比較方便查閱。建立完成之后可以放到互聯網上,但是需要加上特定的密碼,這樣就可以使檔案的真實性得到保障,同時也可以向使用者提供一份完整的檔案。
(二)我們應該建立一項關于領導干部信用的法律制度,同時還應該不斷完善當前的職稱檔案管理制度。比如我們可以將所有的征信數據都完全展示,不斷完善關于信用的一些法律和法規,不斷健全相應的征信體系等。對于那些中介機構的檔案管理部門,更應該不斷增加自己的征信力度,這樣才可以將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并且將其共享給其他使用單位。要想建立和完善社會的信用體系,我們還應該及時與那些企事業單位進行溝通,比如我國的公安部門,此外還有一些法院、企業單位以及銀行和稅務部門等等。當然在對職稱檔案進行管理的時候不僅需要公開透明,同時更應該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比如在查閱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相應的制度進行查閱,對于那些檔案管理人員之外的或者是沒有權利查看的人員堅決不允許其進行查閱。
(三)我們應該對領導干部加強行政教育,加強倫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比如我們可以經常組織一些領導干部參加培訓,公開一些教育班等,而且我們還應該把黨性教育作為一門必修課來進行學習,不僅要增強他們的政治責任感,提高他們的道德使命感,同時還應該培養他們的道德修養和自律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急需改變當前的職稱檔案管理現狀,只有采取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才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當前的糟糕情況,才有利于促使職稱檔案管理事業步入正軌,才可以實現職稱檔案管理工作的最初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