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貴陽市委黨校 陸葉
對我國依法治國進行確定,是建立起在社會主義發展國家的基本方針,每一級的領導干部在依法執政中依然會出現因私廢公以及知法犯法等情況,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領導干部自身缺少著法治的思維,也是存在著個人利益在作怪。黨校主要是作為各級領導干部在進行法制思維學習的主要陣地,必須要從法學的教育方面進行分析,讓發展教育的相關部門以及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出理論教育具有的作用。
針對我國的法治社會建設來說,最為關鍵的便是人,然而各級領導干部在法治社會進行建設中依然存在著關鍵作用,人的行為則是通過人的思維進行決定的,行為方式也直接體現出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然而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存在著不完善將會直接導致不能依法開展相應的工作,法治思維的強與弱也直接決定了干部依法行使的能力。因此在黨校法學教育的時候,開展相關的工作中必須要完成以下的幾個任務:一是需要讓領導干部能夠對法治思維具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二是需要讓領導干部能夠明白法治思維的建設對于工作開展所存在著的重要性。三是領導干部必須要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不斷地去提高自身的法治思維。通過做好這幾個方面的工作,每一級領導干部將會提高自身的法治思維。
(一)需要講透法治思維的內涵。一是在應用法治思維的時候,必須要根據法律的標準從而去判斷所需要處理的事情是否為法律問題,然而對于生活中一些較為常見的問題和不涉及法律性的問題,采取道德的教育方式去進行解決,在社會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在確定法律問題的時候,便是需要相關的法律去進行處理,是需要站在法律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思考,之后采用法律的思維去進行解決。二是在確定了是法律問題之后,必須要深入考慮是否屬于實體法律的問題或者是程序法律問題,然而實體法律的問題所涉及的實體法律依然是比較多,程序法的問題中也包括了民事以及刑事等問題,因此必須要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在對其本質進行確定之后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三是在對問題的基本性質之后,必須要考慮其需要解決問題采取哪些法律作為依據,在找不到合理的法律作為參考的時候,必須要思考是否相對應的法律原則或者是法律精神是可以作為解決問題的對策,因為確定了是為法律的問題,因此并不會找到相關的法律知識作為參考的依據。
(二)需要對各個方面的教學引起重視。一是需要對領導干部的憲法法律思維進行提高。需要讓法律的思維在領導干部心中進行加固,從而先是讓憲法至上的概念成為領導干部的依據。因此對于各級領導干部來說,必須要堅持對憲法進行遵守,從而將其憲法以及法律作為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對其范圍之內的權利進行確定。二是需要對領導干部的合法性思維進行提高。對于一個公職人員來說,在對國家的公權進行行使的時候,都是需要先確定自己決定的處理方式是否能夠滿足我國法律的規定,如果違背了法律的內容,必須要思考如何才能夠在不觸犯法律的情況下將問題進行解決。領導干部也需要嚴格的遵紀守法的準則,隨時隨地注意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否超過了法律的規定,在發現自己處理方式違背法律的時候,必須要進行及時的糾正。三是需要對領導干部的程序性思維進行提高。對于一些領導干部而言,其心中的程序性并不是很重,同時也是覺得根據程序進行處理是較為麻煩的,因此在一些的時候通常會繞過程序對事情進行處理。因此必須要讓領導干部自身的法治思維進行提高,根據領導干部自身的程序性思維作為建設的基礎,所以程序性的思維能力進行提高必須要根據規定的程序去進行問題的處理。領導干部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需要根據規定的程序去進行,這樣才能夠滿足法律方面的要求,然而對于程序的違反也是違法的一種行為,因此在對領導干部的程序性思維進行提高的同時,必須要不斷提高法治思維建設,同時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也是需要有所涉及,從而不斷促進法治建設的腳步不斷加快。
通過對上述內容進行分析后,在黨校的法治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便是讓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能力得到提高,這樣領導干部在實際及工作開展的時候才不會出現違法的情況,由于法治思維比較強的領導干部明白法律對其有一定的約束,需要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負責,因此黨校的法學教學必須要綜合地去應用多種方式,對其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進行提高,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這樣才能夠促進社會得到和諧的發展,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法治社會的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