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津市排水管理處 孫智
依法治國進程的加快離不開信訪建設的保駕護航。但在各方面因素作用下,重復信訪頻繁增加,糾訪鬧訪案件增多等,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已被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國必須深入剖析涉法涉訴信訪工作開展現狀以及具體化特征,從依法治國的角度出發,深化信訪工作機制,加大法律監督力度,強化涉法涉訴信訪建設,提高涉法涉訴信訪法治化水平,充分發揮信訪建設在依法治國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
在新時期,我國法治社會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涉法涉訴信訪已提到議事日程,不斷探索各類型涉法涉訴案件高層次處理方法。在信訪建設過程中,各層次人民群眾法律意識持續增強,更加注重自身合法權益保護,信訪主體日漸多樣化,體現在多個方面,企業職工、待業女性、下崗職工等,而弱勢群體的個體比例持續增加。同時,信訪案件與信訪問題日漸繁雜化,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大幅度增加,處理過程中極易出現無法調和的矛盾。刑事類信訪案件處理難度較大,這是因為刑事案件處理注重追溯時效,法律政策與條文修改極易導致在不同時間段相同刑事案件處理結果不相同,無理信訪案件增加,主要是因為部分當事人信訪以及訴求存在盲目性,不符合新時期信訪的客觀需求。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急需要多層次加強涉法涉訴信訪法治化建設,有效提高政府部門辦事效率。
(一)正確認識涉法涉訴信訪,深化相關法律法規。在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我國要多角度準確把握依法治國理念,正確認識涉法涉訴信訪,明確涉法涉訴信訪的內涵、性質、特征等,從法治化的角度入手,圍繞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優化涉法涉訴信訪各環節,高效開展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在此過程中,我國要將涉法涉訴信訪放在日常各項信訪工作開展的核心位置,深層次剖析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包括相關法律法規存在的漏洞,綜合分析各方面影響因素,科學修訂《信訪條例》,制定新的涉法涉訴信訪法律法規,確保日常各項涉法涉訴信訪工作的有序開展都有制度保障。我國要注重信訪法律法規的統一化,簡化繁雜的信訪機構,優化信訪事項涉及的各個方面,同步提升立法層次以及法律效力,規范涉法涉訴信訪工作,使其具有鮮明的法治化特征。此外,在信訪建設過程中,我國要從依法治國的方面入手,以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為導向,圍繞最新《信訪條例》,在梳理、整合過程中,制定操作性較強的信訪管理規范,便于涉法涉訴信訪“主體、職能、程序、責任”幾個方面處于統一網絡結構體系中。我國可以圍繞涉法涉訴信訪具體法律法規,將黨委、法院、檢察院等部門中分散的涉法涉訴信訪職能統一化,由單獨部門嚴格按照信訪程序規范,統一化管理涉法涉訴信訪,而信訪當事人必須依法而為,依法承擔相關責任,在落實黨的十九大理念中提升涉法涉訴信訪法治化層次。
(二)加大監督力度,提升辦案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說,涉法涉訴信訪案件總量減少和辦案質量提高密切相關。在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處理中,我國要全方位強調“公正、文明”執法,要求信訪相關部門要相互監督,有效防止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處理過程中出現越位或者錯位情況,借助可行的宣傳手段,在各層次人民群眾中大力宣傳涉法涉訴信訪及其法治化,有效指引他們參與其中,全方位動態監督信訪相關部門,加大涉法涉訴信訪監督力度,促使各類信訪案件處理具有法治化特點,符合我國在信訪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規要求,為提高辦案整體水平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在涉法涉訴信訪法治化建設中,信訪相關部門要注重日常辦案水平的提高,要對崗位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化再教育,使其掌握最新涉法涉訴信訪理念、內涵等,完善自身已構建的知識結構體系,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以及業務能力,不斷規范自身執法行為,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化處理各類涉法涉訴信訪案件,確保其和實際情況吻合,實時提高信訪辦案水平,實時提高人民群眾在涉法涉訴信訪方面的滿意程度。
(三)民意表達機制與司法救助體系。1.深化民意表達機制。從某層次上說,信訪是當下不同層次人民群眾表達自身利益訴求的有效途徑,是對民生現狀的真實折射。信訪相關部門必須全方位仔細研讀合理合法的信訪,根據具體規定,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科學處理信訪案件。在此過程中,我國要深層次把握黨的十九大內涵,深化涉法涉訴信訪民意表達機制,將“以民為本”理念落到實處,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我國要以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為基點,借助涉法涉訴信訪民意表達機制,從以理服人的角度出發,深化信訪案件辦理秩序,促使涉法涉訴信訪工作規范化開展。我國信訪要注重陽光信訪與接訪,科學設置信訪者接待場所,加大信訪窗口建設力度,對日常來信來訪采用專人專辦方法,做好登記備案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國要明確各類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辦理部門、辦理期限等,要求信訪相關崗位工作人員要深層次分析對應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性質、特征,對其進行合理化分類,比如,要將投訴干警違法違紀的信訪案件及時移交給紀檢監察部門。如果屬于再審改判信訪案件,信訪部門要積極配合相關工作人員再次對信訪案件進行規范化處理。我國要根據依法治國建設背景下各類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具體處理情況,堅持依理依法原則,從明理釋法的角度出發,深層次剖析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深化構建的涉法涉訴信訪民意表達機制,借助信息化平臺,對各層次信訪工作人員以及人民群眾進行規范化教育引導,注重依法處理信訪案件以及依法信訪,加大對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處理中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實現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在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全方位加快涉法涉訴安信訪法治化建設步伐,便于各層次群眾更好地表達自身合法意愿。2.完善司法救助體系。在涉法涉訴信訪建設過程中,我國要以法治化為切入點,以黨的十九大會議精髓為媒介,完善已構建的司法救助體系,促使涉法涉訴信訪、司法救助二者處于相同網絡體系中,發揮司法救助制度功能作用,深層次解決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處理中出現的法律等問題,給予案件處理中瀆職違法違紀工作人員針對性懲罰,促使各層次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在司法救助體系作用下得到科學解決。在此過程中,我國要注重黨政聯動,科學轉變信訪相關部門職能,借助司法救助體系,科學解決涉法涉訴信訪問題,促使相關信訪工作更加規范化、法治化,符合黨的十九大中在信訪建設方面提出的具體實現,做好信訪維穩工作。
總而言之,在黨的十九大展開背景下,信訪部門需要重新認識日常開展的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注重信訪法治化建設,根據涉法涉訴信訪多樣化特點,巧用現代化方法以及手段,科學處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提高信訪案件處理效率以及質量。以此,確保日常各項涉法涉訴信訪工作的開展有著鮮明的法治化特征,為新時期信訪建設構建全新的格局,同步速推進信訪建設與依法治國進程,在涉法涉訴信訪法治化建設中客觀呈現黨的十九大會議精髓,將我國和諧社會建設推向更高的階段。